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一篇文章引发的感触

最近一时兴起,打算记录一下工作中的一个项目,遂写了一篇科普文。最开始的时候,想着不如写的搞笑一点,所以里面穿插了无数的段子和包袱,刻意卖弄文笔。结果发给一个朋友看,人家生生的没看懂我想说什么(心疼小白鼠10s)。受打击之后,停了一个月。

然后重新写,主要是此时相对简洁的英文版写完了(英文版主要是写给内部,所以注重事实和逻辑,不需要科普什么。但我承认,中文我是习惯性的废话...),所以打算参照逻辑清晰的英文版重新写一遍。大刀阔斧的删掉了无数不相关的段子(其实也不怎么好笑),然后居然还啰啰嗦嗦的写了7000多字。自己看了几遍之后,发现自己的东西自己没法改,所以求救于几位朋友们帮忙审稿。

最初吐槽我写的一塌糊涂的朋友,大概是看到了第一版的惨不忍睹,所以对修订版格外包容,来了一句,至少能看懂了...我默默的偃旗息鼓。其他的朋友就没这么客气了,噼里啪啦给了各种修改建议,到最后我都觉得,我到底为什么班门弄斧的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不过讨论的过程也是交流,有些没想到的问题变得清晰了一些。

几点感触吧。

  1. 不同的人看问题肯定是不同的(废话)。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井底之蛙。评价标准其实很简单——解释一个问题是不是费力。如果毫不费力的直达核心,那就是对于这一类问题看的都很通透,所以并不需要绕着弯子废话那么多。而像我这种半瓶子晃荡的,就产生了无数废话,效果也并不好——事情没有讲清楚,还造成了各种模糊和误解。这也是我一遍遍删改的过程中,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把自己知道的讲清楚,自己不知道的索性不讲,或者明说不知道。含混其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贻笑大方。
  2. 受众与定位。其实写什么文章都是这样,作者不应该期待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并不是白居易写诗的年代。写科普文也是如此——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有点贪心,希望就算读者不怎么了解这个领域,也可以大致看懂一些东西。结果适得其反,一位朋友直截了当的说,你这样写,懂的人没必要看,不懂的人也看不懂。醍醐灌顶,然后我决定把跟主旨不相关的删掉——要么另写它文再做深入揭示,要么读者的定位就是有一定基础的。很多问题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强行放在那里只会喧兵夺主。
  3. 学无止境。好在我还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那也就说明了还有一番广阔的天地。每当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就是指明了一些学习的方向。比如,计量经济学里面的structural model, instrumental variable等等,和统计里面的基于贝叶斯网络做因果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propensity score模型怎么可以扩展(Rubin&Imbens 后面的章节我并没有读完...汗颜)。实践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操作后面有没有理论依据(比如capping and bias, aggregation)等等。越到这里,越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很多事情就这么木然的按着所谓“直觉”做下去了,而其实做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回头想想,有些真的是无知者无畏的后怕吧。尤其是在被懂行的人问到语竭词穷的时候,那是一种从头到脚的尴尬。

感觉其实把自己做的事情写出来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意识到哪些地方其实自己并没有想得很清楚,反而可以激发求知欲。不说了,我准备这周末再把Rubin&Imbens拿出来读一下。除了技术细节以外,还要试图理解一个问题——他们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并不可行。有的时候真理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那种醍醐灌顶的乐趣吧。

谨以此,警示一下一度飘飘然的自己。天外有天,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