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对前辈的敬仰——凯恩斯《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读后感

学习经济学这么长时间,读了很多书,也在正规的科班好好的学习了很多方法论。但是总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框架中,会分析问题但是走不出来思考其缺陷和现实的冲突。这也是最为欠缺的地方——没有创新,只是重复劳动。虽然可以很功利的协议写论文之类的东西,但毕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怎么说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方法始终是方法,形式的完美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数学只是一种最为严谨的逻辑推演方式而不是替代一切的真理表达。因而,沉迷于那么方法的形式完美中并没有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让我现在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诚然,思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略了思想的学习是我现在很急功近利的一个表现,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在忙碌的被动地应付考试中不断的试图沉淀自己的思维,用一系列经典的文献来调节心情,并主动地去思考和理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观点——其实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点形成的过程和问题的实质——这又有些可以归结为哲学问题的范畴了。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在不同的时间读会产生不同的启迪和思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看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限于手头资料,读的是中文译本,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失真,但是读完了对于心里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凯恩斯作为开创一代理论的经济学大家,其想法自然有独到之处。虽然现在很多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也在标榜自己的由经济道理的经济散文,但是相比于凯恩斯来说,尤其是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来说,实在是不足一提——这有点是当代中国学术浮躁的反应。凯恩斯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的思维远远不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有很多对于社会、哲学、宗教等等领域的思考,其经济学家“悲天悯人”的天性自然的流露于字里行间。

一个人思想是不是深刻,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我标榜和考虑到社会每个层次就可以的。在我看来,能不能关注到是一个层次,关注到之后怎么去分析和演绎又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了。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因此,显而易见,我们是凭借我们的天性——包括我们所有的冲动和最深层的本能——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进化发展起来的。如果经济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人们就将失去他们传统的生存目的。

……对那些为了每日的面包而辛勤劳动的人来说,闲暇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乐事;而当这种向往成为现实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是另一番滋味。

这段话在我们看来并不新鲜,或许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不是什么独创。但是当你在这篇文章中看到这些文字,在被前面的思维所影响着的时候,突然间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这并不算得上什么写作的技巧,而是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说理说得透彻,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家最为难得的技能。其实单单这一段,已经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分析的框架——或者说我们必须在原来的框架里面进行一些所谓的拓展——但是这却是很多经济学家恐慌的缘故,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害怕经济学基础的颠覆。正如科斯在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的伟大贡献,还有后来引入不确定性分析的贡献,经济学每每都经历了一次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痛苦”过程。这人为的延缓了经济学发展的进程,也是其现实解释力和预测能力颇有有限的诟病所在。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喜欢引入不同形式的效用函数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但事实是人们的行为真的能够用一个足以概括的函数来抽象描述吗?当然我不否认贝克尔和冯·诺依曼的伟大贡献,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他们的伟大思想框架下耕耘着,他们给了我们一种认识这个世界的科学方方。只是我一直认为宏观经济学缺少一些真正的分析立足点,始终难以接受它把所有的社会现象视为同质化基础上的分析——虽然在统计学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我只是想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究竟离社会发展的本事规律偏离了多远?还能走回正确的轨迹上吗?

凯恩斯想到了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也意识到了经济学现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但是他所处的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萧条)赋予了他更为神圣的使命,而上帝并没有留给他更多的时间来完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每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到最后,都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但是思想和感知有了之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很多代人的努力。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又会很好的指导实践。

马克思一语道出了理论的实质。虽然我不欣赏现在大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但是实质上马克思哲学原理可以很深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他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目前看来是一种颇为客观和使用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方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哲学并不是背背书就能够学好的,是要随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加深而形成的。况且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思想家,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有哲学领悟。如同“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物理学家“一样。

诚如题目所指的,读完凯恩斯的文章,在被他的思想深深震撼后,对于他的印象决不仅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提出的意义了。有的时候我们说历史很重要,因为历史给了我们一个看问题的依据——以史为鉴。这里想说的是,理论本身并不重要,结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伴随着它的假设在一个理想的框架内如何分析,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应用,然而最后是,他的思想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下去?我承认,我的思想越来越多的被不同的“大家”影响着,或许暂时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实践来印证,需要经历去感知。我想后面的,正是我现在最为欠缺的。

2 replies on “对前辈的敬仰——凯恩斯《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读后感”

[...] 当经济学的范围越扩越广,当我们有能力越来越广泛的吸纳数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精华,那么是不是可以期待,经济学会越来越接近现实了呢?宏观和微观分析之间的鸿沟,是不是有朝一日可以稍稍填平呢?每念及此,我都对凯恩斯这个伟大的先人又爱又恨。AD-AS,或许是最最缺乏微观视角的模型了吧?而它,为什么偏偏又那么有效呢?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