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捡到的诗集

虽然最近一直在三藩活动,但是还是有一些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的地方。比如今天终于找到时间和理由来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City Lights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听名字就是一个很有感觉的地方,城市光线城市之光。以前留意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这里,就大概估计这会是一个类似于诚品那样的书店,可以坐下来慢慢喝茶看书的。结果,我又以东方思维来推测西方生活了。这就是一个书店,一个纯粹的书店,一个不卖任何饮料的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然后随处可见的标示提醒着浮躁如我的都市人:坐下来,看本书(have a seat + read a book)。于是果断收起手机,随手翻起一本书,寻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大概是也没想读一本很厚的诗集,于是随手选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本也没想读完,却没想到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然后竟然就坐在那里翻完了,伴随着心中感慨万千。严格地说,虽然这本书被放在poetry那边,但更像是文化记录的缩影,只是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录罢了。

IMG_3316

这本书的名字是,I am the Beggar of the World, Landays from contemporary Afghanistan. landay大概相当于歌谣,并不一定是用文字(暂不论语言)记录在纸上,而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和电子记录(这里还要多谢智能手机的发明,很多语音资料得以被很方便的记录下来)。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书店的定位,粗粗扫了一眼大致以文学书籍为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出版的。直接的感慨就是美国的文化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允许人们出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句题外话,原来只是感慨有墙的存在所以大家翻墙查阅电子资料不方便,上周一个朋友说其实在国内做人文研究也很苦,因为很多国外出版的书籍都买不到、甚至连图书馆里面也很难借到。这样想想,貌似像我这样随便走进书店然后偶遇一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样的隔阂,到底会造福谁。我们甘愿沉浸于禁锢的思想和快餐娱乐吗?

我以前对中东(广义范围,包括西亚)的了解其实还是非常有限的,除了去年夏天非常幸运的在以色列待了两周。说来有些惭愧,我对于很多国家地区的了解竟是多数来源于读一些相关的论文,尤其是一些development economics 和 economic history的论文。这些经济学的论文虽然冗长(动不动五六十页),但好处就是会把背景故事非常客观而简洁的交代的一清二楚,所以很多论文读下来也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了。说到阿富汗地区,脑子里的印象除了当年美国和塔利班打仗、然后就是阿富汗撤军,然后就是好像隐隐约约的在那里看到过战前阿富汗的繁荣开放和战后的一片狼藉的对比。这本书更真实的记录了关于阿富汗的一些故事和细节——性、强奸、奴役、战争、婚姻、家族、交易、教育。很多事实残酷的摆在人们面前,很多选择其实是别无办法。比如妇女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早时,很多阿富汗地区缺水,家家户户的水便是靠着家中的女人们一壶一壶从河边背回来的。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观——一些家庭开始挖深水井取水,于是家中的女人们便不必出门背水回来。但有趣的也是,对于战乱中的阿富汗家庭来说,若不是必须的出门背水,很多女孩们便被紧紧的看在家中,因为随时存在着拐带和被强奸的风险。这样一来,对于青春期的男男女女来说,见面的机会反而变少了。至少在我读下来,是一种略略忧伤的社会进步感。相比而言,互联网对于阿富汗人民的影响怕就是更正面一点了,人们用facebook保持联系,传递心底的声音。

IMG_3319

除了恋爱,还有婚姻。我想我这一代人大多是幸运的,至少在我的周围,arranged marriage越来越少——虽然很多人还是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婚姻,但至少父母还是相对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恋爱和选择权的。但是在战乱的阿富汗,婚姻就更彰显了它所承载的经济意义——家族联姻、交易、繁殖。男性的地位被不可避免的增强——毕竟在战争中,男性所承载的战斗角色还是不可或缺的。当雄性的战斗力被唤醒,雌性自然而然退居一种相对辅助的地位——毫无贬义,这大概就是造物主当年赋予世界多样性的意义。于是很多男人扛枪上战场、保卫家园,然后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寡妇和幼儿。改嫁无论是在一个世纪前的中国还是现在的阿富汗都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想到这里我觉得似乎社会风俗和传统与否倒并不是那么决定性的因素,说到底经济的负担才是大家在贫困的境况中不得不实际考量的因素。书中有段小诗,大概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家族配婚给了另外一个同龄的男孩子,但是男孩子在战场中不幸阵亡,于是女孩子只能选择嫁给那个男孩子的兄长或者幼弟。然而无论是兄长或者幼弟,都不愿意娶她,因为女孩子的父亲已经拿不出来嫁妆。另一则小诗也颇为有趣,说的是女孩子之间赞赏的是她们的兄长有多么的威武,而男孩之间讨论的则是如何交易他们彼此的姐妹以达成有利的婚姻。在这些看似有趣的歌谣背后,其实还有惨不忍睹的数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阿富汗内战(civil war)期间,1/4的阿富汗人(150万人)逃亡至巴基斯坦,上千妇女在逃亡途中被强奸。记得看过一个研究,说是人们对于单张图片的反应远远大于统计数字,我相信这个结论也主要是参照最近叙利亚难民的媒体反应,一张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成就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高潮——而不是冷静客观甚至有些冷血的统计数字。

IMG_3324

书本身的题目来源于其中一首歌谣,大意就是说,“我在梦里是个国王,而现实中只是一个乞丐”。背景则是另一则催人泪下的故事。吟唱歌谣的是一个妇人,她和她的丈夫生活在战乱之中,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当她的丈夫晚上回来,温馨的吃完一口温热的饭,相拥而眠,在梦里她感到非常的安全和幸福,是谓“国王”。然而次日黎明,丈夫外出谋生计,她一个人在家里就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变成了现实之中衣衫褴褛的“乞丐”。

IMG_3323

还有一首小诗很有意思,却也很让人心头一疼。

IMG_3326

如果不是左页的照片、我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就是我当年看到的战前的阿富汗。一瞬间就明白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那年的我们,春光灿烂、欢歌笑语。我所成长的二十多年,中国经历的是翻天覆地的正面的变化,所以物质生活的水平是越来越高。而阿富汗则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让我难以想象这样鲜明的对比是如何可以发生的、人们又是如何坦然(或者无奈被迫)接受这样的巨变的。然而阿富汗并不是唯一一个,伊拉克、叙利亚、还有很多很多中东国家,都经历着历史的巨变。我在难民问题之前感到巨大的苍白无力——一方面是中东局势跟中国的关系相对疏远(记得在以色列的时候,很多以色列人对中国的印象良好,一方面是不熟悉,一方面也是他们觉得因为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中国承担着一种斡旋各方政治力量的期望),所以没什么难民逃到中国来,也没有什么治安新闻出现;另一方面则是我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是一种旅居的角色,很难站在当地人保护自己家园的立场上体会他们的想法。看了很多新闻,只能感慨这是一个不存在帕累托改善的困局,无论事态怎么发展,总有一方是要受伤害的。怎么可能欧洲收留了那么多难民、而难民们自然而然的就和当地居民和平相处、融入当地社会了?隐隐觉得把很多事情归结于种族问题是有些不公平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持均衡是有很多条件的,一旦这些条件不成立、和平美好的局面势必就会被打破——比如最近沸腾不已的性侵事件。

还有很多很多小故事伴随着大脑中的喧腾。可能另外寻个时间来记录一下更多的故事和感慨吧。看完这本书,唯一的感慨就只剩了,出于和平年代的我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不发达的一面是什么样子。无论是中东的动荡局势、还是非洲的不发达经济、甚至几个小时航程的东南亚(比如印尼、斯里兰卡)的贫穷问题,我都一无所知。去缅甸看到的是一个非常不发达的国家,但是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不会真的作为游客深入到当地生活、看到的也只是游客们会一直赞叹的蒲甘佛塔,然后不停的抱怨没有干净的水源、不发达的交通和只能靠油炸来保鲜食物。这些现实的贫穷的生活,真的离我太远太远。很多东西不是我看看书、看看新闻、看看纪录片就可以感受到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却远远不及自己真实看到的震撼心灵。

如此有格调的书店也不适合我这样直接掏出电脑来打字,想了一下就干脆买了这本诗集,然后跑到街角的咖啡店,点杯咖啡、配块甜品,然后静静的坐在落地窗边,在人群的喧嚣中安安静静的打字,故而有了这篇越写越长的记录。偶尔还可以出神的望一眼行色匆匆的路人和车水马龙。大致心里所想还是不想错过记录震撼、矛盾和相对比而言我自己的无奈但看似优雅的状态。实话讲,即使对我来说,这样的思考和阅读的时间也是异常珍贵的,很久没有机会这样放松了——在很多匆忙和热闹过后,难得有个下午可以随心所欲的回归那种一直向往的休闲生活。读书、写字、发呆。任时间流逝,没有一杯一杯喝着鸡尾酒看落日,却也可以慢慢观察着日暮黄昏不同人的不同姿态。无他,文艺的细胞在叫嚣,思考的力量在慢慢觉醒。

IMG_3344

4 replies on “捡到的诗集”

你在别处翻书,我在墙内看你。周末固定翻翻几位的博客,看看你们的生活,也甚是有趣,园主大人,给我等墙内人,一种生活的向往。

园主大人,我刚开始学建博客,使用的多说。结果在一篇文章下评论了,所有文章下都会显示。请问您多说评论的代码里,thread-key,data-title,data-url分别是怎么设置的呢?

中国也未必会一直和平和稳定。只不过我们赶上了一个相对好的时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