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维基百科被“墙”后启发了经济学家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总是能无意间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今天本来只是在看传说中的复旦青年学者宋铮发表了一篇A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但是无意间却发现了一篇已经通过AER审核待印刷的文章,那就是《群体规模和贡献激励:在中文维基百科上的自然实验》(Group Size and Incentives to Contribute: A Natural Experiment at Chinese Wikipedia)。乍看这个题目,挺学术的嘛,其实就是研究,在中文维基百科被“墙”了之后,贡献者的一些变化啊什么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张晓泉和朱峰(音译)分别是香港科大和南加州的。

文章不是很长,具体的计量啊、经济理论啊细节们我就不说了。我们感兴趣的是结论嘛!结论大致有二:

  • 如果某一词条合作者越多,那么每个人的贡献就越多。通俗点就是,现在不是三个和尚没水喝,而是三个和尚水多多(感谢原作者Michael纠正)!
  • 那些更为关注社会利益的人对这种变化反应更大 。通俗点就是,爱之者心切。

为啥我这么关注这篇文章呢?要知道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自然实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我们伟大的 功-G 夫-F 墙-W 可以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这么卓越的铭记历史的贡献,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它,感谢国家花了那么多科研经费、耗时那么多年、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进行封锁。话说,此次的苍井空事件,是不是也是一个绝好的“自然实验”呢?有人说经济学家是“不讲道德”的,那么我们就不妨以小见大……

其实我一直想研究的一个题目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底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还是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由此延伸下去,可以进一步探究,信息是否推动了经济发展(注意是发展而不是增长)?看起来蛮有趣的样子。

注:原文下载http://blog.mikezhang.com/files/chinesewikipedia.pdf (这两位作者貌似很关心有多少人下载他们的文章呢,各位给点面子下下来看看哈!)

9 replies on “维基百科被“墙”后启发了经济学家什么?”

en, 你总结的第一个点整个和原文的结论是反的。 传统经济学里free-riding的故事说的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原文是说贡献的时候如果考虑了社会因素,其实应该是三个和尚吃不完的水。维基被墙以后,和尚数减少,贡献减少。

用成语总结就是: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结论是与众乐乐乐。最后那三个字读做 "yue4 le4 le4"。

What a stupid mistake!"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size and contributors’ contribution levels"……天知道我当时看原文的时候在想什么。sorry~
《孟子》……哈哈,看来是饱读诗书之人,佩服佩服。
我这个“布道者”做的也太失败了,见谅见谅!其实是我没弄明白你说的那个“social benefits”具体是指什么,能举个例子么?等价于考虑外部性么?

social benefits 应该是一种外部性吧

就是说我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我多喜欢贡献,也取决于别人从我的贡献里得到多少好处,如果我的贡献能让更多的人受益,我的贡献就多一些了。

got it! 一种社会认同感?比如我写博客,读者越多订阅量越多,我就越来越注重文章质量和更新频率。如果大家没有积极的反馈,可能我写的也就少了也就更偏流水帐了。是这个意思吧?
Thank you!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