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城市,语言与印记

我看的电影电视剧不怎么多, 自我归因是我的情感其实很丰富,容易入戏太深。偶尔沉浸一两次无妨,天天沉浸这就要命了。情感丰富的体现之一就是代入感,容易把自己带入到戏中人物的情感波折之中。若对方所处的情景、地方或文化又是我略知一二的,那就更要命了,会让我不自主地联想起来很多前尘往事。

我是个一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习惯的是密集的楼房里面大家各自忙碌的身影。然而我生活过的那些城市,每一个给我留下的印记又是个有不同的。生活过和旅游过的城市区别挺大的,因为只有认真地去生活过,才会更努力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学习当地的语言,才会在心里狠狠地扎根。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已然不尽相同。在美国,西海岸的风情独自摇曳。在欧洲,南欧和西欧又相互纠缠。居住城市的变化也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心境的变化,在每一个特定的时点发生的故事并不会那么容易再重复一遍。

最近在看《繁花》。因为年少时在上海生活过一些时间,稍稍能听懂一些上海话,便更有了代入感的韵味。很多东西会随着时间流逝, 却并不是雨过无痕,心中多少留了个交流承载着那时的印记。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在二三十岁的年龄做了很多看似疯狂的事。回头看,有的时候会惊诧于自己当年那里来的毅然决然的行动力。眼瞅着奔四十岁越来越近,却发现这份勇气已然变成了个性中无法磨灭的一部分,无论外界环境已经如何天翻地覆。这或许是年少的时候在上海滩听过了太多的传说,这或许是旧金山的淘金热和硅谷的创业交错,这或许是巴黎的批判风情和巴塞的特立独行,年少的我血液中一直沸腾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绝不会像平淡如水的现实妥协。

每一场冒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时冲动的。或许是生活过的城市在我身上留下了这般印记,也或许是我不经意间选择了这些气质特殊的城市。空气中交织的是那些鲜活的记忆片段,亦是倔强的个性。

永不言败。越是困难,越是折磨,越磨练人的心性。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回顾2022 

终于又是拖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来回忆一下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其实中间很多东西想写出来,只是拖呀拖,一不小心就得拖到明年了。也罢,明年还想写的,应该才是经过沉淀的想法吧。

那么2022,发生了什么呢?三十之后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然一部分是新冠的原因,没有办法做很多大的改变。更多的则是生活本身进入重复的节奏,自然不会意识到时间已经无情地过去。

2022,终于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实现一些陈年旧梦。

第一件值得提的,应该是十一年后,我终于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欧洲。在巴黎住下之后,终于找到了新的活力。迫不及待的把十几年前的遗憾一一弥补。当年的遗憾有点多,主要是没钱也没时间。现在终于没有那么多约束,加之身体状况还好,感到是人生的最佳时刻。

第二件值得提的,应该就是有了一个终身的陪伴,一只让我无比平静的喵星人。这也多多少少反映了我的心理状态:我终于有能力给予我的猫一个安稳的环境。这不是说地理上的安稳(即定居),毕竟她已经开始了长途旅行,随我跨越大西洋,也开始陪我探索欧洲。更多是一种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有能力保护她和我自己的信心。

第三件值得提的,是我终于开始正式学法语。十二年前的这个时候,为了生存,我开始学西班牙语。如今,没有什么特别的生存压力,我却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算是我的第四语言吧。巴黎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法语环境,而这么多年我英文词汇量的积累也帮我降低了学习法语的畏惧感。以后会专门写一下从英语到法语的转变。学习对我而言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可以选择学习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的时候。譬如,年初的时候重新学了一遍贝叶斯统计,觉得自己以前未必真的理解贝叶斯,这种爬到更高的地方回头看以前的无知的感觉,让人颇为欣慰。

此外,父亲退休了之后,又有幸去新疆继续教育工作,也算是然后我颇为欣慰的一件事。一是我自己很神往新疆,父母率先实现了我的愿望。二是他们能做他们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自是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也就少了一份对他们退休之后心理状态的担忧。

2022世界并不平安,我有幸居安,也不敢忘记思危。下半年的折磨主要是生病,希望明年身体可以少受些折磨。希望明年可以继续这样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

最后,以法国人最钟爱的liberté结尾吧。

Liberté!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价格的感受

虽说在媒体上看到美国通胀数字会让人心里一颤,但实话讲每次我爸幸灾乐祸地打电话嘲讽美国通胀的时候,我是没啥反应的。一方面是吃穿住行各方面的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我几乎不怎么特别计较这些基础花费,所以也没什么概念。鸡蛋以前是多少钱呢,牛奶又是多少钱呢,我对这些完全没印象。刚需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是吧。

直到最近我开始清理家里的一些旧物,因为要腾出来一片地方留作活动区域。一收拾就发现家里不知不觉堆积了很多闲置物品,比如用了一次的工具,比如太占地方的茶几,比如跟扫地机器人过不去从而闲置的椅子。进行了一番更新换代之后,我本来想把旧物捐掉算了。可是我没车,捐东西也不容易。后来我就想那就放在二手市场上卖卖看吧。我不想把这些东西标为免费,因为我觉得人只有付出代价才会珍惜。定价的时候,我基本是去搜了搜这些东西现在新品的价格,然后对半标价,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

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搜当前价格的时候,我发现几年前买的耐用品有些不知不觉都翻倍了。比如我当年花了80块买的茶几,现在已经翻到200多了,对折我还是可以卖100块。我就照着这个原则把家里七七八八的东西都放在网上去卖了,结果没想到,居然很快就都卖出去了。闲置的东西我一般都是放在原来的包装盒里,所以保护得还算不错,很多看起来跟新的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很多买家来取货的时候都是特别开心,一脸“太划算了”的表情。

其中有很多刚搬到旧金山的学生,比如一个小姑娘也没有车,就坐着轻轨来我家,背后还拉着一个带轮子的购物小推车(那种很多老年人买菜用的)。她从我这里把我疫情开始那年买来用来消磨时间的缝纫机买走了。那个缝纫机我大概用了不到十次,看起来跟新的无异,零件什么也都在,还附带了我当时额外买的一些配件。她很开心地付钱然后抱着缝纫机就走了。我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很喜欢手工,她说是的,她来的路上还在织毛衣。她以前也有个缝纫机,后来搬家的时候卖了,于是在旧金山需要重新买一个。对我来说,能给自己的闲置物品找到合适的新主人,也是一件让人颇为欣慰的事情。

那为什么又要说到通胀呢?主要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些七七八八的闲置品居然还能卖出去不少钱。从我的角度,它们已经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所以只是占地方。我并没指望能卖多少钱,只是希望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人。若不计通胀,按照我当年购买的价格半价标出去,估计邮箱立马就要爆了。按照现在的价格的一半卖出去,还是基本一周之内卖完,可见通胀的威力有多大。

虽说美国对于二手商品接受度很高,但谁又会去为了几十块的东西在网上盯着、然后不辞辛苦地上门取货呢?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很多就是当时需要随手网上一搜就买了,根本不会花精力去找二手。肯花这个力气的,都不是什么经济宽裕的人群,除了学生就是偏体力工作者。比如一个华裔移民来我这里花十块钱买了个电热锅,说是要拿到店里去用。他一开始要晚上十点来拿,我觉得不安全就说周末吧,他说他是周三周四才休息,于是我便把锅给他多留了几天。看到锅他也很开心,因为我保护地比较小心,他兴奋地解释他准备怎么用。我心里想,这锅我当年也就从网上花了20块钱买来,没想到过了这么几年居然还是热销品。

我大概是太久没有接触过正常人了,看到他们辛辛苦苦省钱的样子也让我回想起我上学的年代,那个一张饭卡200块可以在食堂吃一个月的人生阶段。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食堂的刀削面才2块钱一碗(当然高校食堂是有补助的),还不用排队,所以我们宿舍手头不宽裕的姐妹们特别喜欢去吃面,我就被她们带着吃了很多刀削面。再往前,小时候的夏天喜欢去批发冰棍儿,记得零售五毛的批发才三毛,就经常拉着爸妈去把家里的冰箱塞满,要不济南四十度的夏天实在是太难熬了。最近刷视频刷到“雪糕刺客”,惊奇地发现原来现在国内便利店里买的雪糕可以动不动卖到二三十块钱一支,简直不可想象。刚工作的时候,哈根达斯冰淇淋在国内还是奢侈品,上海的商圈有他家装潢奢华的专卖店。然而现在在美国,看到哈根达斯的第一反应是太甜了,我一年到头若不是被朋友带着,估计都买不了一根冰淇淋。公司里面也有免费的冰淇淋机,我却几乎都没碰过,因为怕高血糖。对我来讲,价格已经不是考虑因素了,然而我也再也无法感受冰淇淋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了。

作为一个对数字多少还是有点敏感度的人,想想这些价格标签,仿佛联系起来很多几乎被遗忘的人生碎片。人有时候并不那么理智,比如我前公司有位稳稳高富帅的高管,跟我们说他最耿耿于怀的就是餐厅的水要收钱,搞得有他在的公司聚餐我们都不敢点水,直接点酒。一瓶水三五块确实比超市贵许多,但相比于动辄上百的酒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吧?他也不是真的在意花销,就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值而已。想想也是,我当年也是下了很多电子书和游戏的人…有些东西开始收费了,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本不是免费的。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咨询模式

前段时间见了一位老朋友。人到中年,经历了婚姻重组,整个人好像也被打碎重新拼起来一样。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以为人家都会充分地享受单身生活,毕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结果没想到几年没见,新的人生伴侣已经就位。

这一对儿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大部分我见过的亲密关系(包含但不仅限于婚姻,恋爱,甚至暧昧),多少都是相似多于相异。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走入亲密关系都是因为共同的回忆,然后这种穿越时间的共鸣将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一对儿却是不太一样,两者在前半生并无任何交集,然后也找到了舒服的相互支撑模式。女方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与生俱来的倾听技能。她会温婉地问问题,引导他人来思考一些人生中举棋不定的决定。和她聊天就像和心理咨询师(英文为Therapist,亦有治疗的意思)一样,只会让人慢慢释放压力。男方属于挺骄傲的那种,显然对自己要求过高就会产生无数的心理负担,这时候两个人相处变成了心理支撑就很重要了。

不知不觉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的不再是相互依存,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他们开始寻求理解,寻求倾诉,寻求平静。沟通,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变成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撑。当然,年龄的增长往往也赋予人们更多的宽容性,有足够的力量和独立性来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与人际。

一方面是为朋友找到一份舒适的亲密关系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启发了我亲密关系到底可以如何帮助身在其中的个体。这种相处模式变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彼此启发,彼此扶持。两个人都可以真实地活出自我,同时在亲密关系中达到另一层面的均衡,自然也颇为稳固。

有一说一,单向的Therapist模式是不可持久的,还是需要互动。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减少选择

前几年硅谷很流行一样的衣服买多件。这风潮以男士为主,但也把我搞得心里痒痒的。我跟老板(女)说,我也想这么搞。她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没好意思说“你疯了吗?”,委婉地来了句“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

最近又跟同事讲起这个事情。我虽然没买一模一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退化成每天早晨随便抓一件就行了,完全不用脑子。同事笑我说,“你已经达成目标了。”我一想也是,目标是不去做选择,而不在于是不是用同样的衣服强迫自己不去做选择。这还有个好处就是买新衣服也不用纠结太多,看着顺眼就买了,或者旧衣服穿坏了就再买同款补上。人生只要减少不必要的尝试,就会减少失望的可能性了。我出门住酒店经常住万豪旗下的,被人笑“你不觉得他家酒店全世界都长一个样子吗?”我说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出门本来就很辛苦了,我不需要任何惊喜,我只希望不要来任何惊吓。减少选择和担心比心怀期待更重要。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想买一样的衣服,还是我们现在日常需要做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微不足道的选择根本不值得费脑子。疫情之后,不需要通勤一下子减少了我对于出门的各种选择。以前出门需要查交通状况然后考虑是火车还是打车还是开车,现在好了,只有步行和打车两个选择,而且只有距离这一个决定因素。同样的,家里温度基本是一年四季没啥变化,穿衣自然也就不需要考虑温度等等因素。人生突然多出来好多时间。

感觉现在大部分选项都留在“今天吃什么”这个生存必需的话题了。点外卖还是自己做,哪个菜系,等等。这也间接影响到买菜买什么,毕竟很多蔬菜放不住。有时候挺羡慕那些只吃汉堡披萨的美国人的,生活单调却简单。我的味蕾比较做作,所以这项多少恼人的选择还是逃不掉。怀念以前被公司投喂的日子,不用选到点去吃就行了,怎么也不差。

其实近几年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想想要不要买个车,然后一想到跟车相关的各种麻烦事,我就退缩了。打车租车多简单,干嘛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做。这么多年试图减少不必要的选择和维护的结果就是,生活变得无比单纯,原来曾经的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

以前我还挺喜欢在上海逛街的,总能发现各种好玩的小东西。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美国连锁品牌哪里都一个样子,还是我年纪大了变迟钝了,我基本上已经放弃逛街这件事情了。随便吧再也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的心里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