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90后

我不知道现在应该感慨的是别人的生活充满乐趣,还是应该感慨自己的不思进取。今天看了花总记录的一位《口罩猎人》(https://youtu.be/N6DMviPqNEI),90年的在腥风血雨中冲锋陷阵。我自问没有这种勇气,否则人生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偏居一隅。

人类的本性中大概总是在敬畏英雄的。看很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会觉得那样的人生过于戏剧化,而看到花总这部短短一个小时的记录却更像是真实的冲击。不否认花总这些年摸爬滚打,对舆论的套路更驾轻就熟。然而每当意识到我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中埋头入沙,甘做井底之蛙,就觉得人生还是太虚度了。是的,人各有志,不过我不觉得自己有多少志气。活得如此安逸,还有什么资格说这个世界是无尽可能的。

若是冒险才是人生,那么一时的安稳并不是一世的和平。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居家三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一月份的时候还是隔岸观火,现在就发现已经烧到眉毛了。三月初开始在家办公,然后几乎不怎么出门。一边适应着多少被削减的自由,另一边望洋兴叹。一落千丈的股市特别应时地反馈着社会经济未来的动荡。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可能远远比其他战争要来的持久惨烈。

我以前觉得我是一个相对宅的人,现在才发现原来有选择的“宅”和被迫“宅”之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家里实在无聊,就开始作天作地,琢磨着有什么可以打发多余精力的办法。另一个不适应的就是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每天就是对着一个屏幕、复制粘贴各种数字串,然后就从一个会议空间切换到另一个空间。空间的穿梭是容易多了,但是肉体上其实还是没有适应这样的节奏。另外,作为一个不怎么喜欢即时通讯软件的人,被迫天天看各种即时消息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算我可以mute一时,我可以mute一日吗?并不能...

一般说来,在家时间多的话,其实是很适合我这种内向的人收拾自己的心情。最近开始用ipad练字和画画,然后发现字也不会写了,画也画不出来。叹一口气,又不想沉迷于switch,只能琢磨一下可以不可以重操旧业写点东西了。或许是时候读一些需要连续投入的书,每当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其实都是更有激情的。最近几年读书越来越杂,其实最忧心的还是信息的碎片化。虽然很多书废话很多,但至少逻辑上比碎片信息还是要连贯一些,多少成一些体系。

最近也在反思为何自己的写作欲望下降得厉害。其中一条,大概就是写作内容很不一样了,更多时候需要写的是创作性的而不是记忆性的知识复述。另外有一点,则是现在大部分工作内容的写作是英语,而作为第二母语,我的英文表达远远比中文简洁。好处是读者可以很快地得知信息,坏处就是写的时候要字斟句酌。中文虽然啰嗦,但是写起来负担小的多。只是不知不觉,我中文写作的风格也被英文影响到了,越来越注重信息量和逻辑性,而不是只是写作本身的表达欲和一时快感。

最让我自己伤心的大概就是,翻读很久以前的blog文章,会质疑自己为何写出如此幼稚的东西?然而这又是相对的,如果我没有进步过,就不会觉得曾经的自己幼稚过。这么一想,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

常交流的一位编辑大人希望我多创作一些科普内容,殊不知科普远远比写技术性的东西还难写。用一种模糊的语言描述一个精确的东西,这是一种多么高深的技能,得反反复复全都理清楚了,才能深入浅出波澜不惊。写一篇科普,大概要耗掉几十个小时的阅读量和十几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读起来十分钟五分钟?不过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说,若能启发一些后来者,也是物有所值了。要么这些时间用来打游戏,也不过是白白浪费了。

Categories
日常应用

用R做过的最无聊的事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当你无聊的时候,就去背英语单词吧。

于是乎,曾经特别无聊,直接自己写了个R程序帮自己背单词。基本就是一个伪装在Rstudio里面的gre单词选择器。大致原理就是,死记硬背。每次显示一个单词和对应的四个选项,然后记录一下选没选对。下一次,自动优先没有选对的词,提高其出现的频率。大致就是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我对于一个单词可能的出错率。

至于为啥要在r里面做这件事...因为我天天上班用r啊,成功地伪装在rstudio的界面里面,就没有人知道我是在摸鱼还是在正经工作了呢。当然,这都是陈年往事了...现在已经不需要背单词了,而且很多单词死记硬背其实没啥效果,最后不会用还是不会用。阅读量上来的词汇才是真的记住了。

不过死记硬背也大概是某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吧。不能读一篇文章一直查单词去了。所以这段代码我准备留着,说不定二十年后自己的孩子还能用到呢?谁知道呢对吧。

截图一张留念吧

RStudio里面背GRE单词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NeurIPS 2019的一些观感

前几天有提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去NeurIPS 2019晃了一圈。除了开篇那个演讲之外,那周我还去围观了不少其他的东西。NeurIPS开到如今,万人大会,熙熙攘攘地其实挺难甄别信息的。第一次去这种顶级的计算机会议,经验不足,只能按图索骥般地一点点拾遗。

好在,我目标相对明确,并不是一味的去凑热闹的。那些火到爆的GAN之类的,我就只能远远地围观一眼,然后不明觉厉,去找自己相对更能看懂的东西去了。于是,我就很无聊的,去看了两个主题:因果推断相关的,以及隐私相关的。

因果推断这块儿,能到NeurIPS自然是被选择过的,不会是太纯理论的这种。跟机器学习相关的自然是要跳出简单的线性回归了,否则大家写什么呢?其次呢,就是跳出随机试验的框架,否则哪里用得到那么多高深的预测模型呢?七七八八看了不少poster论文,大部分都是各种花样繁杂的算法。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的做法,然而却哀叹一声,浮沙筑高台,又有多少可以大浪淘沙始见金。(插曲:后面那个causal inference workshop,直接就是Susan-fest...哎,她也算是扛起来一面大旗了。)

隐私相关的,其实是加密+分布式的结合,基本要实现的是在客户端进行计算而不是需要把原始的隐私数据传递到服务器端。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各种基于分布式算法的演化,加一些随机的因素在里面,就得到了一些隐私友好的算法。也挺好玩的,有助于想清楚一些分布式算法的设计。

笔记本身是用英文整理的,直接在这里贴一份好了。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索尼a7r4相机初试

感恩节的时候发现已经服役了8年的sony nex-5n罢工了,各种动不动死机、过曝、对焦不准,让我在回头翻照片的时候略感遗憾。那是我工作后用自己的收入购买的第一个相机(在其之前蹭家里的尼康5700),磕磕绊绊这么多年,陪我翻山越岭,踏过五大洲。虽然舍不得,不过也确实可以考虑换个相机了。

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入手了a7r4。毕竟可能下一个十年并不会换机子了,于是沿用了“除了贵没啥毛病”,也是激励自己多拍多练习,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

镜头方面,前面的微单习惯了16mm的饼干头(真轻啊),所以这次就准备买个定焦头用用(其实是被索尼的gm系列镜头的价格吓到了,完全不比机身便宜)。想了半天,大概还是以风景为主,就入手了sigma的35mm f1.4 art。其实挺纠结的,因为这个镜头并不轻。a7r4本来就比以前的微单重好多,镜头也重了好多,这爬山真的是要负重了。自从a7r4入手了以后,我已经不怎么挂脖子上了,实在是疼。以前nex5+饼干头、毫无重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到手第一日,正好赶上部门晚间聚餐,在三藩海湾大桥下一家风景秀美的餐厅。我就趁机拎着去拍夜景玩。当时刚刚入手,菜单按钮都没摸熟,说明书也没看,就只能靠着自动模式直接按快门。没想到,自动高iso的情况下,噪点居然控制得那么好,让我这种以前依赖延长曝光的新手泪流满面。大光圈虚化起来简直毫不费力,拍人像真的是美美的。下面这张是jpg直出,什么都没改...大家可能也好久没见我了,也算是趁机放张近照吧。还不算太显老对吧?

夜景人像直出,ISO 12800!

被这个效果惊艳到了,于是乖乖地回家研究起相机手册来。首先,现在的相机已经进化到可以直接连手机了,不仅仅是无线传照片,还可以直接遥控。这就给自拍更大的发挥空间——相机放好,人站在远处,然后手机上可以看构图,还可以调参数,然后在设置一个2秒延时曝光,把手机藏起来,顺利地自拍完成。

然后,设置好蓝牙连接,就可以读取手机的gps位置,然后记录到照片的信息里面。这对于iphone这种搜索相片极其困难的系统来讲,能按照地理位置搜索是很重要的。毕竟不可能随时带着笔记本给人看照片是不?

这两项功能让我极大的满足之后,又体会了一下自动对焦黑科技。果然,以前那种对焦凭运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a7r4自动人眼对焦实在是太强大了...感觉拍出来人物都是炯炯有神的。虽然以前的时候对焦也是可以到脸的,但是眼睛和脸这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居然还是造成了照片质量的不少提升。

接下来的任务,居然是开始研究lightroom...我已经很久不用照片编辑软件了。nex5摸熟之后,直出的效果已经让我很满意了,就算有需要修修补补的,也可以在手机上简单的编辑完成,我已经很久没用电脑修图了。换到a7r4,我之所以又回到电脑修图,主要是因为raw格式。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a7r4的6100万像素造成动不动每张图片都是30m+,手机那点小屏幕确实比较吃力。以前修图的时候常用的是photoshop,但是这两年陆陆续续听大家说起Lightroom,感觉还是可以试一下这个新软件的。上手并不复杂,基本就是photoshop的简化版(主要保留的是调色功能而不是绘图功能),可以很容易地搬运以前的知识来。在b站看了几十个视频之后,顺利地上手了。我一般也不是很喜欢调很夸张的图,真实的记录美丽就好,所以简单的修修补补就让我很满意了。

大致摸熟之后,我就开始扛着它在三藩扫街。拍拍动物园的动物,拍拍夜景,拍拍安静的假日氛围。

虽然用的35mm的类广角镜头,但是6100万像素裁个1/4还是很高清的!
广角原图,拍巨大的长颈鹿完全无压力

下一步,在想要不要陪一点基本的相机滤镜。在bilibili和youtube上学习了一点简单的滤镜效果,比如偏光镜啦渐变镜啦,可以消除上图那种玻璃反光之类的。但是我连三脚架都懒得带出门的人,真的会记得住怎么配滤镜吗....算了,虽然有些后期是没法改出来的,但是带滤镜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低iso长曝光,拍车河

到现在,已经手动模式无压力了,压低iso,大光圈,长曝光,拍车河真的是简单啊...

入手两周,至今很满意。经常有人问我,花这么多钱买个相机,和最新款的iphone的拍照效果有何区别?我只能说,光线好的时候,怎么拍都好看(把感光看成一个搜集数据的过程的话,数据流量越大,收集起来越容易对吧?),确实可能没区别。光线不好的时候,专业相机毕竟是专业相机....

希望a7r4摸地更熟悉了之后,且适应了35mm这个焦段之后,可以拍出更好看的片子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