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一篇文章引发的感触

最近一时兴起,打算记录一下工作中的一个项目,遂写了一篇科普文。最开始的时候,想着不如写的搞笑一点,所以里面穿插了无数的段子和包袱,刻意卖弄文笔。结果发给一个朋友看,人家生生的没看懂我想说什么(心疼小白鼠10s)。受打击之后,停了一个月。

然后重新写,主要是此时相对简洁的英文版写完了(英文版主要是写给内部,所以注重事实和逻辑,不需要科普什么。但我承认,中文我是习惯性的废话...),所以打算参照逻辑清晰的英文版重新写一遍。大刀阔斧的删掉了无数不相关的段子(其实也不怎么好笑),然后居然还啰啰嗦嗦的写了7000多字。自己看了几遍之后,发现自己的东西自己没法改,所以求救于几位朋友们帮忙审稿。

最初吐槽我写的一塌糊涂的朋友,大概是看到了第一版的惨不忍睹,所以对修订版格外包容,来了一句,至少能看懂了...我默默的偃旗息鼓。其他的朋友就没这么客气了,噼里啪啦给了各种修改建议,到最后我都觉得,我到底为什么班门弄斧的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不过讨论的过程也是交流,有些没想到的问题变得清晰了一些。

几点感触吧。

  1. 不同的人看问题肯定是不同的(废话)。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井底之蛙。评价标准其实很简单——解释一个问题是不是费力。如果毫不费力的直达核心,那就是对于这一类问题看的都很通透,所以并不需要绕着弯子废话那么多。而像我这种半瓶子晃荡的,就产生了无数废话,效果也并不好——事情没有讲清楚,还造成了各种模糊和误解。这也是我一遍遍删改的过程中,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把自己知道的讲清楚,自己不知道的索性不讲,或者明说不知道。含混其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贻笑大方。
  2. 受众与定位。其实写什么文章都是这样,作者不应该期待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并不是白居易写诗的年代。写科普文也是如此——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有点贪心,希望就算读者不怎么了解这个领域,也可以大致看懂一些东西。结果适得其反,一位朋友直截了当的说,你这样写,懂的人没必要看,不懂的人也看不懂。醍醐灌顶,然后我决定把跟主旨不相关的删掉——要么另写它文再做深入揭示,要么读者的定位就是有一定基础的。很多问题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强行放在那里只会喧兵夺主。
  3. 学无止境。好在我还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那也就说明了还有一番广阔的天地。每当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就是指明了一些学习的方向。比如,计量经济学里面的structural model, instrumental variable等等,和统计里面的基于贝叶斯网络做因果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propensity score模型怎么可以扩展(Rubin&Imbens 后面的章节我并没有读完...汗颜)。实践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操作后面有没有理论依据(比如capping and bias, aggregation)等等。越到这里,越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很多事情就这么木然的按着所谓“直觉”做下去了,而其实做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回头想想,有些真的是无知者无畏的后怕吧。尤其是在被懂行的人问到语竭词穷的时候,那是一种从头到脚的尴尬。

感觉其实把自己做的事情写出来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意识到哪些地方其实自己并没有想得很清楚,反而可以激发求知欲。不说了,我准备这周末再把Rubin&Imbens拿出来读一下。除了技术细节以外,还要试图理解一个问题——他们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并不可行。有的时候真理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那种醍醐灌顶的乐趣吧。

谨以此,警示一下一度飘飘然的自己。天外有天,脚踏实地。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我的互联网十年记忆 (A decade long faith of blogging)

2006年11月14日,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我,在手头并不宽裕的前提下买下了loyhome.cn这个域名。没想到十年之后,这个域名还在我手里,而落园则即将迎来她十周岁的生日(虽然落园的主域名变成了loyhome.com)。

screen-shot-2016-11-02-at-8-12-50-pm

十年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而落园作为一个独立博客存在的十年,其实是见证了互联网的很多变化。我们不妨看一下落园的大事记

2002-2004.9:第一个网站(落园雏形),手工制作,大概总共加起来有十个左右的静态页面外加几个Flash,放在163的个人主页服务上,现在已消失。

那个时候flash刚刚兴起,跟现在的孩子追连续剧一样,那个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等着SHOWGOOD的《大话三国》系列更新。那个时候网游也是刚刚兴起,不知谁还记得《第九城市》原来就是一个虚拟社区,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拨号上网玩着《石器时代》,以及后来一窝蜂去网吧玩《传奇》。嗯,那个时候我还用QQ,还给QQ秀充过值(捂脸)。

2004.9-2006.11:正式开始写博客(定名为落园),寄居于Blogcn

博客的兴起就像一阵风,突然间发现,咦,我原来不用自己建网站。青年少女们总是多愁善感的,风靡大江南北的是《萌芽》和郭敬明(他居然还火着...)。太多的离愁别绪无处发泄,文字就成为了最好的记录方式。话说,2012年底blogcn关闭之前,我还特意登录上去看了一眼。然而记忆已经格外遥远了。

2006.11:开始独立博客历程,使用域名loyhome.cn

说起独立博客的建立,主要是我在网上结识了一帮喜欢玩电脑的相同年龄的朋友。那个时候大家纷纷开始购买域名、自己搭建blog。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概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也不怎么重吧,我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各种建网站的技术(图书馆借的书有一大半都是各种编程书),神奇的是那年我居然没挂科。

随后不久,另一阵春风拂来,新浪博客借助明星的力量遍地开花。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有了rss阅读器,在google还不需要翻墙的年代舒舒服服的刷着google reader。后来google reader也被关掉了,转成feedly之后很忧伤的发现,当年订阅的博客大都已经荒废了。时至今日,每天依旧会刷新rss,只是里面英文的内容越来越多,中文渐渐无人更新,只能依赖微博了。

2008.9:从textcube转到wordpress。

现在依然很佩服当时的自己——说上就上,生糙猛的把textcube的mysql数据库搬到了wordpress...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这大概也是独立博客的一个趋势吧。wordpress时至今日依旧是独立博客的最佳选择,而源源不断的各种插件开发者把wordpress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php平台——对的,还有多少人记得php? 时至今日,我依旧会习惯性的架一个LAMP环境然后进行各种小规模开发(测试)。

2009.8:英文博客建立,使用域名blog.cloudlychen.net

建立英文网站(博客)其实是那时候准备申请出国读书了,所以卖弄一下,顺便天真的以为可以弱弱的监测到底有多少国外教授点击过我简历上的网站(然而并没有多少)。英文博客神奇的一直存在并且被更新着,只是更新的频率我自己都不忍说出来丢人了。

2010.10:注册loyhome.com域名

由于.cn域名的管制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不怎么放心的情况下注册了一个.com的域名。虽是抱着有备无患的想法,但那个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中国的互联网会发展到如今的封闭状态。

2011.9:全面转向国外空间,停止国内“镜像”,loyhome.cn做301永久重定向。

互联网管制的寒风越来越凛冽。本来一直顾及教育网的学生读者,不想搬到国外的服务器上去。可是实在是没办法了,随着服务商几次三番停机或者备案以及备案更新等等,我终于不堪其烦,搬到国外的服务器上了。这个时候,微博开始大热,人们用微博简直和今日用微信没什么区别。从我的角度,互联网进入了全民化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后大概就是各种智能手机的百花怒放。

2016.1: 更新全站域名 www.liyunchen.com,但落园依旧保持独立。

其实也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去买下全名域名,只是更多的对于自己网络身份的一种理解。刚开始上网的时候,大家都是起一个网名,反正都是陌生人,顶着网名聊天也挺好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开始有线下圈子向线上扩散的趋势,以至于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开始使用实名(反正都是认识的人)。英文网站一直就习惯署名liyun了,所以干脆域名也就换掉算了。从某种程度上,这反应了我们生活的高度信息化——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不论是邮件、即时聊天工具还是身份注册等等。这和十几年前、互联网只是少数人的一个娱乐工具的情况大不一样了。

不知怎么写着写着,这篇十年庆祝文就成了十年互联网发展的回忆文了。来不及一一列出那些难忘的互联网瞬间,相信我的同龄人很多也有着和我类似的记忆。有幸经历了互联网辉煌发展的十几年。在其中的时候可能并不觉得,但回头看五年前、哪怕只是两年前,都已经大不相同。互联网正从一个茁壮成长的初生儿开始盈盈学步。而我们,也并未老去。

下面是作为一个典型数据分析师,对十年落园数据的分析。由于其中各种迁移等等数据丢失,大部分分析是基于wordpress本身内容的(文章和回复)。

screen-shot-2016-11-02-at-9-34-43-pm基本来说,2008之前更新的并不多,然后08-09年间居然可以日均一篇(图中数据为月度,可见有多么灌水),然后10年下落,11年开始反弹,12年重回频繁更新,然后13年至今不断下落,但好像会收敛的样子...

screen-shot-2016-11-02-at-10-09-06-pm

貌似近几年读书笔记增多;流水账和软件应用类、网上乱看到的各种东西越来越少(估计是都转移到微博了....),但是为什么...和经济有关的也越来越少?游记写的也不多了(主要是懒得写了)。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三藩的雨

在南湾住的时候,大家都在纷纷的抱怨加州不下雨。听听广播看看新闻都是加州大旱,号召大家节水。后面发现,其实这种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还是事实的。只是雨比较受温度的影响,故而一般都是晚上和清晨,白天下雨倒是不太常见。

后面搬到三藩,才知道原来一年四季都可以阴雨绵绵。好不容易九月份温暖了几天,过了十月这又开始冷了,也开始不时地飘点小雨。不过倒也不至于措不及防,一般就是飘飘的,外套不透水便也不怎么担心。

下雨的三藩适合躲在暖暖的书店里。三藩的图书馆其实也是一个优雅的地方,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其周围有那么多流浪汉,每次路过都是提心吊胆地,后来索性不怎么去了。想不出来读什么书的时候,就毫无目标的在书架之间走来走去,随机的搜寻着有意思的话题。或许翻了几十页就累了,累了就累了,然后走几步还可以听听文学创造者的且问且答。虽然,我每次去city lights的时候都心生怀疑——他们是怎么养得起这个书店的?后来想想,作为三藩这样规模的城市,确实应该养的起一些先锋文化的标杆。如果没有city lights,三藩会不会变得平淡无趣?

每次我在三藩起起伏伏的小山路上开车的时候,都在期盼下坡时候的惊喜——有的时候是恶魔岛和其周围冰冷的海,有的时候是海湾大桥星星点点的光,有的时候是泛美金字塔包围在重重大厦之间的层峦叠嶂。加之风和云雾的变化,每一次的体验都是各有不同,却也让人分外沉醉在一种迷离的梦。

倘若雨再大一点,我是不是会分不清春夏秋冬?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三藩的秋天

在一个城市住一轮春夏秋冬好像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每个季节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三藩的春天是初来多雨而后绿茵漫地,而三藩的夏天却笼罩在浓浓的海雾里瑟瑟发抖。终于夏天过去,秋天一扫夏日的寒冷,开始艳阳高照万里晴空,温暖的周末让人觉得舍弃室内的舒适便也值得。

正是秋日好风景。金门大桥清晰可见,湛蓝的海水配上飞舞的战机(上周有飞行表演)。好像我也不再去抱怨为什么野草依然枯黄,每天开过280高速的时候都饶有兴致的欣赏山脊那边的云彩变幻。三藩的秋日是格外迷人的。是一个属于城市的秋天,一个热闹喧嚣却沉迷在阳光的沐浴的秋天。

也许正是大家期盼了太久的秋高气爽,目不暇接的活动纷至而来。看不完的展览听不完的歌剧。翻出靓丽的裙子再也不惧怕寒风瑟瑟。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些奢侈,无可挑剔的奢侈。几乎踏遍了三藩的大街小巷,吃遍了中西珍馐。夫复何求。

这,大概就是真正生活在一个异国城市的意义吧。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对欧洲的纪念(二)

玩耍的时间总是一晃而过。来不及遍历所有的博物馆,启程的火车票就已经滴滴答答的提醒我该收拾行装了。伦敦的火车站有点多,去剑桥、去牛津和去考文垂的火车分别是三个车站。旅途永远是风景和人的结合。风景美则美矣,全世界的海大概也是用同一种方式让人窒息。人却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触动记忆的心弦。最珍贵的瞬间可能是风景美人也美,也可能只是某人的回眸一笑。记忆的构造有时候复杂的难以解释。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英国的城镇都有一条high street,可能就像每一个中国的城市都有一条人民路吧。在牛津斑驳的院墙之间穿梭,听不懂老头的呼喝,也看不明白哪些古老的仪式。那些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终于变成了实质的存在,而一堵堵院墙围起来的又是怎样的群体?剑桥似乎荡起了更多的碧波,虽然不免奇怪的看着各个学院把自己围成景点。不知道凯恩斯在的时候,街上是不是也会有这么多的游客。我想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吧。那个时候是不是更加经常下一些小雨,然后人们就这么披着风衣赶着马车在石板路上滴答滴答。

上次读《傲慢与偏见》大概还是初中时候的事儿了吧。那个时候英语不好,看过的外国文学基本都是翻译的。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呢还是我实在是对西方庄园式生活提不起兴趣,读这些名著显然不如读中国四大名著顺畅的淋漓尽致。然后就贸然闯入了达西庄园,一种横跨两个世纪的体验。庄园的壮阔放一边不谈,游览的过程基本就是脑子里面想像着电影的场景,试图穿越回十八世纪。或是浮华或是迎不来皇家莅临的哀怨,这个庄园就这么矗立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芳草萋萋上。穿梭在牛羊群中,不知道是庄园刻意营造的布景,还是生态本来如此。

白天的庄园一晃而过,晚上就是开心的围在火锅边大快朵颐。风格的切换乍一看有点突兀,其实大家只是在尽力的狂欢。很多年一晃而过,记忆的种子依旧在暗暗萌发。一团团冰冷的肉片下锅,化在水里,变了颜色。而我们的记忆,不知是不是也不知不觉的变了颜色。

今日一别,下周再见,也不算太过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