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When we were young

想到了以前的一些有趣的事儿。

从有记忆开始(我的记忆开始的很晚, 大概6岁以前几乎没什么,12岁以前的我也忘的差不多了),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记忆,总感叹小时候的成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每年每月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而青春期的各种尝试、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蛮有意思的记忆。

那个时候,有幸可以和一些好朋友一直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若有若无的定义大概就是,一年聊天个一两次吧,但每次都是各种有深度的长聊。那个时候最喜欢想的问题就是成长是怎么一回事儿,然后最经典的对话就是彼此提醒对方若干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事情已经变了很多不是么?记得一句经典的评论就是,“每次回头看看那年的自己,都觉得很幼稚”。能有此感概,怕是一种成长的阅历了。

有的时候觉得可笑,在这个信息交换无比畅通的年代,我却真的可能跟旧时的好友失去联系。其实很简单,总有人不去注册校内,总有人不愿翻墙查facebook,总有人不去用qq,总有人不去上微博,总有人不堪微信的烦扰。这样一步一步筛选完之后,突然间发现,在每个新的工具上面结识的都是一群新的人,然后重新经历一遍初识的热火朝天、了解之后的心有灵犀、若有若无却依旧可以为某个隐晦的段子相视一笑。好像每次都是打开一本书,其实看到2/3就不用再往下去看什么结局了。结局是有一定的仪式感和强迫症,但是其实最惊心动魄的初识和高潮已经过去了。

我不知道那些年少时候的朋友们会不会看到此篇。我只想说,能在这里细细回味那年成长的乐趣,幸亏有你。Glad we met when we were young.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意识到新的模式——《体验经济》读后感言

刚刚读完了约瑟夫的《体验经济》,虽然出了有些年头了,但是还是值得一读的。

说起来体验经济,也是很简单的。就是花钱去买体验。在迪斯尼是一种体验,去探险也是一种体验。这里书中对于体验经济的定义就是花钱而不是为了获得什么的活动,只是为了过程的快乐。

体验经济在中国其实很发达,比如近几年流行的CS真人秀之类的,但是目前大都归于服务业了,没有单纯的提出来过。不过文中的一项比较很有意思:CPI(消费价格指数)、商品价格指数。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一统计指标,正如图1-2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看到产品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不及工业商品(这里使用新的 小轿车来表示典型的工业经济提供物),工业商品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不及服务,而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又不及在政府统计中找到的一种典型 的体验产业—娱乐活动(电影、音乐会、运动会,等等)的门票价格—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其实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涉及到诸如此类的服务,但是一般都用现用的框架归进去拉到。比如在品牌经济学中,我们把它归为品牌的内涵——快乐。就是说把此类的盈利模式归结为品牌的价值之中,来从建设品牌的角度探讨。但是从纯经济学角度,我们似乎缺少以后一个特别的框架来解释,虽然在微观经济学涉及到了“门票定价和价格歧视”的模型,但是其实看起来体验经济并不仅仅定价这么一个层次可以加以研究。

说起来,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也是蛮有意思的,这也是经济学所谓人诟病的“将世界变得复杂和混乱”。还好,作为一个消费者,不需要关心那么多理论上的逻辑,只要知道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就可以了。或许管理学家们更为关心企业怎么去利用体验经济来赚取更多的价值。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我们看到的是GE等巨头的体验经济模式、很多大商场的体验经济模式。虽然很多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被理论一凝练就会出现全新的状况,这也是颇为让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或许,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