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复习一下Advanced Macro...

今天来上班的路上依旧堵的一塌糊涂...然后一路就在琢磨这个信息不对称到底会有多严重(洗澡、堵车、睡觉前一向是灵感多发时段)。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某几个models(表示这几个models是在BGSE时候最喜欢的professor教的,所以无论如何也忘不掉...可见一个好的professor是多么的重要,一下子把我扯后腿的宏观拉到了三高平均水平),复习一下。

Competitive Equilibria and Social Planner's Problem

Economic growth model中的经典问题就是自由市场竞争均衡和中央决策者选择的社会最优。很多时候这两个解出来是一致的...实在是懒得打字了...直接找个slides贴一下。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and the Welfare Theorems.pdf

2013-08-28 11_20_24-slides2.pdf - Adobe Reader

重点highlight出来了...市场均衡等同于中央决策者的最优解。这牵扯到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理。若干年前郭凯就写过一段文章通俗的解释这两个定理,我也就不再赘述了。有意思的是这里该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

1.充分竞争2.没有信息不对称3.没有外部性。

重点想说的是第二个。信息不对称。

最近去很多投资大数据的会议啊沙龙啊,不断的强调什么信息化啊,智慧城市啊之类之类的,一副扬言大数据和互联网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所有模式的态势。最好的例子怕就是打车app了吧?就是建立了这么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打车者和出租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于是很多人在说,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外(修更多的路、更合理的规划立体交通),我们应该更合理的安排车流,避免大家都拥挤到同一条道路上。这么说下去,仿佛给交警们建立一个实时车流量监控平台、他们就可以更科学的引导车流、就能解决局部大塞车的问题。而这个平台需要什么呢,无非是更多的摄像头或者其他感应器、以及更好的图像识别技术。(其实如果真的一个平台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它应该早晚会自己出现吧?比如淘宝或者ebay这样解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不充分的平台,利润大大的啊。我一直觉得ebay淘宝和amazon、京东之类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平台、用于交换信息,后者是整合的大型厂家,用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早早晚晚的,两类之间的分离会越来越大、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少吧?)

听完这番言论,典型的“social planner"掌控一切的态度就出现了。只要我的信息是充分的,我就能找到最优解,blabla...

大家觉得呢?理论上只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由市场也可以自动克服这个矛盾吧?我倒是在想,social planner是不是应该更好的致力于解决“修路”等囚徒困境呢?与其试图掌控更多信息然后制定规划,不如充分的把信息散布出去然后让大家自我规划...那些不能自我解决的问题,再交给政府统一规划吧。至少我现在对于social planner的过度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越来越反感了...同样的,也很反感某些个体炒作这些概念来骗政府投资。

嗯,最后是不是还该加上一个条件?social planner是绝对理性且大公无私的?呵呵,这个假设多大程度上成立,大家心里自有体会...

------------------------废话分割线---------------------

发现不能总是从macro economics的角度想问题,否则会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没希望、越来越可怕。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网络新发现

解决婚姻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神器?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条状态,不知是真是假,姑且转到这里玩玩:

Twitter 新第三方应用 みみうち:在框里填入你喜欢的人,别人无法看见。但是如果你喜欢的人填的也是你,那么应用会发一封私信通知双方。

感觉好巧啊,不知为什么最近总在讨论mate-matching market,就是传说中的月老牵线配对市场。这个市场最最最最大的问题自然是信息不对称——我喜欢你但你不知道哇,我又不敢表白~当然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爱情至上”的理想层面的话,不考虑那些理智到冷血的经济分析

其实这个应用的idea真的好简单啊:引入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中介,然后双方的交易在其保证下进行——怎么看都有点支付宝的影子???哈哈。这 么简单的机制设计,就有希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相爱的人免受折磨,多好啊。至少我还是蛮看好这种应用的。谁说经济学是废品来着?当然开发者不一定 学过经济学,但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应用简直是,太美妙了!

说到支付宝,顺便贴另一条欢乐的状态:

其实交学费应该用支付宝,成绩出来了再确认支付,好评差评看个心情。挂了科就他妈的申请退款……

哈哈,人生苦短,乐一乐无罪~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维基百科被“墙”后启发了经济学家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总是能无意间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今天本来只是在看传说中的复旦青年学者宋铮发表了一篇A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但是无意间却发现了一篇已经通过AER审核待印刷的文章,那就是《群体规模和贡献激励:在中文维基百科上的自然实验》(Group Size and Incentives to Contribute: A Natural Experiment at Chinese Wikipedia)。乍看这个题目,挺学术的嘛,其实就是研究,在中文维基百科被“墙”了之后,贡献者的一些变化啊什么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张晓泉和朱峰(音译)分别是香港科大和南加州的。

文章不是很长,具体的计量啊、经济理论啊细节们我就不说了。我们感兴趣的是结论嘛!结论大致有二:

  • 如果某一词条合作者越多,那么每个人的贡献就越多。通俗点就是,现在不是三个和尚没水喝,而是三个和尚水多多(感谢原作者Michael纠正)!
  • 那些更为关注社会利益的人对这种变化反应更大 。通俗点就是,爱之者心切。

为啥我这么关注这篇文章呢?要知道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自然实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我们伟大的 功-G 夫-F 墙-W 可以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这么卓越的铭记历史的贡献,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它,感谢国家花了那么多科研经费、耗时那么多年、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进行封锁。话说,此次的苍井空事件,是不是也是一个绝好的“自然实验”呢?有人说经济学家是“不讲道德”的,那么我们就不妨以小见大……

其实我一直想研究的一个题目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底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还是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由此延伸下去,可以进一步探究,信息是否推动了经济发展(注意是发展而不是增长)?看起来蛮有趣的样子。

注:原文下载http://blog.mikezhang.com/files/chinesewikipedia.pdf (这两位作者貌似很关心有多少人下载他们的文章呢,各位给点面子下下来看看哈!)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说点生活中的经济学——买菜

这个题目起的真的挺俗的,不过我也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就借用茅于轼老人家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吧。

今天要说的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买菜。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总得有原料啊,所以必须买菜(挺废话的)。不过不买不知道,真正隔三差五买起来才知道家庭主妇原来是这么有学问的一项工作。原来一直不理解为啥老太太们喜欢比较不同超市的海报,然后东买点西买点。现在才明白,原来市场竞争并没有使得各个超市的价格达到完全的一致,由于地理位置、货源等等因素,各家的不同商品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价的,从而吸引不同的消费者,各自赚取一点垄断利润。这个,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最最简单的“差异化竞争”,换个时髦点的词儿就是“蓝海战略”。

买菜买多了就知道,最好的买菜的地方绝不是超市。超市里面的菜普遍不够新鲜,而且包装好的菜价格贵的离谱。所以日常饮食所需的菜还是得依赖菜市场。我每天可以去的菜市场大概有四五处,有的稍稍远些,有的近一些,有的正规些,有的凌乱些。然而买了一些时日,就发现这些菜市场之间的价格还是相差不小的。比如春笋,在一个小区小路边上就是3-4元一斤,而到了一个社区菜市场就能买到6元,几乎翻了一倍。同样的还出现在香菇身上,超市里的香菇大概4元,路边卖的也差不多4元,但是社区市场里就能卖到6元以上。但是同样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这种日常菜,路边和社区菜市场价格几乎没啥差别。当然你可以怀疑说社区菜市场的菜是不是质量高一些啊?但在我看来也没啥区别。那么为什么这些菜贩们足以成功的保持这种差异化定价呢?或者称之为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呢?

首先就是地租。说到这个词儿大家别觉得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就好。“租”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含义可深可浅,我这里就指的摆摊位的租金。在社区菜市场,毫无疑问租个摊位要比你在马路边摆摊贵一些。但是也有好处,周围居民每天必去、人流稳定,再者不用担心被驱逐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菜市场里面的小贩们成本要比路边小贩高一些,所以价格贵一些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居民们都知道路边小贩东西便宜,那他们还会去社区菜市场吗?又为什么黄瓜等家常菜各处差价无几呢?

这就要说到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概念。对于黄瓜等常见菜,经常买经常吃,超市上的海报也会经常登出来促销信息,所以大家对价钱大致有数,社区菜市场的小贩们也不敢漫天要价。但是对于春笋等不是每家都会买的菜(仅限北方),很多人偶尔买一次两次也不会太关注价钱变动趋势,所以就算贵他们也觉得应该就是这样吧。用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他们的耐心程度决定的“贴现因子”高于小贩们。这就是由于小贩们拥有春笋实时价格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导致买菜者为之付出的“信息租金(information rent)”,后者成为小贩们的“超额利润(premium)”。多简单的一个事实道理啊,就足以解释信息经济学中这些重要的概念。

那么我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如何最优化我的选择呢(即经济学中的“最优规划问题”)?很显然我需要考虑时间、价钱、质量(菜的新鲜度)等等因素,他们都在我的“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里面。而我所能决定的就是去哪里买,也就是买菜地点是我唯一的“选择变量”。我之所以指出时间因素,是因为需要说说“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所有市场的所有蔬菜价格信息都查一遍,然后选择最物美价廉的买。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斯的话我有着很高的“交易成本”,这里体现为时间,它决定了我要降低我的“搜寻成本”。如果简单的把时间作为一个“约束条件”,比如每天一个小时,那么我就不一定可以达到"全局最优解"(first-best),而只是一个局部最优(second-best solution)的甚至可能只是边角解(corner solution)了。所以,考虑到交易成本,我最后的选择就是固定的去一家买菜,离我比较近价格也比较适中。

那么我的选择为什么是一家呢?这里就要说到“声誉”和“消费者忠诚度”的问题。毫无疑问,我选定了一家之后我对他家的东西信任度就要高于其他的家,他就有可能利用我的信任赚取超额利润。对我来说,或许被他多赚一星半点也不要紧,因为我对价格不是特别的敏感,而且每天都买的话变动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我降低了我的交易成本,使得我的时间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到别的事情上面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都市白领宁愿去超市买菜的缘故吧,一则价格不会太离谱,二则质量稍稍放心些,三则环境也好些。其实对于卖家来说,他更重要的是积累“声誉”,因为若有一次价格要得过高(道德风险)而我日后跟其他家比较的时候发现了的话,那么他就会永远的丧失我这个顾客(博弈论中的“触发策略trigger strategy”,或者叫“冷酷策略”)。所以,考虑到长久的利润,他是不会漫天要价的(无限期动态博弈均衡)。

好了,说了这么多,很多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就全融在里面了。经常有人给我说“经济学就是骗人的”,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说。只是我觉得,它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著名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书作者范里安就曾经在买电视之前做了一个很漂亮的model,决定了他购买电视的最优时机和策略选择(就像我们国内是平时买还是等到五一十一促销买)。用好了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至少对于生活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便利的。

p.s. 今儿下午听了斯坦福一professor讲的“健康保险选择”问题,联系一下美国前段时间的“奥巴马医保改革议题”通过,确实感触到学术界对于实体政策制定的帮助。如果认为经济学是骗人的,那么没有经济分析、国家政策只是盲人摸象,就更好吗?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读《西方世界的兴起》

最近其实挺应该检讨自己的,做事情有些过于功利了,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把自己更好的“推销”出去,骗点老外的钱花花。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周一次的读书笔记被我已经写成“灌水”日志了,有点新想法还好,没有的话就完全成一个“不能失去生活的优雅”的reminder了。

这周听的讲座也很少,最近有些颇为慵懒的缘故吧。只是去“经济学论坛”听了陈新岗老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个比较研究的视角”。不过好在我还没把去听讲座前搜文献的劣习抛弃,因此乖乖的去图书馆借了那边垂涎已久(实际上是已经躺在我的reading list上很久)的道格拉斯·诺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

一说到道格拉斯·诺斯,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对不起徐启福老师。当年我们吵着要弄什么读书会,然后徐老师很热心的推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两本书。然后我当时做的就是去图书馆把两本书抢了回来……而后就是静静的在书桌上躺了两个月,最终又回到图书馆了。而后暑假一看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倒是被我老妈先看完了然后沉浸其中的思想久久不能自拔,开始源源不断的教育我。至于诺斯,来源于我上半年期末考试的时候向刘院长抱怨说我们的经济思想史学的真的是“历史”,而不是经济。他很无奈的说我们现在很少有既懂历史又懂经济的老师,所以“未来在你们手中”……怎么听着这话越来越像更流行的“我们缺少既懂经济又懂数学”的老师?可见现在这学科分割的……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吵着要去听历史学院的大牛们的课,这种不用顾忌分数、只为享受的时日着实已经不多了。可惜与我达成一致的那位舍友一直忙碌着保研,现在尘埃落定还在悠悠然然的喘息着。不知道为什么,原来看文章,有数学模型的直接跳过;后来看文章,没有数学模型的直接鄙视;如今看文章,有数学模型依旧直接跳过……当然跳过的原因已经大不相同,对于金融的模型没什么兴趣,对于其他宏微观的模型扫一眼大致就知道起源在那里,因此只要去看他分析的问题就可以了。我一直觉得一篇好文章不在于模型,而在于对于模型的解释,这是很能看出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能力的。

最近院里比较流行一句话,或许是从人大流传过来的:“我们对于文献的熟悉程度一点都不比国外的一流学府中的博士差”。初看这句话,你会觉得热血沸腾:我们几十年来“一夜之间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夙愿即将在我们手中实现。但是细细看看《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的文章,就会觉得其实还差得很远。看看那些所谓的“对文献滚瓜烂熟”的人写个文献综述都写不好,害得我每次看综述都是直接跳到“参考文献”一栏去找那些经典文献,就大概可知国内的“文献熟悉”是个什么层次上的熟悉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理解也敢拿出来卖弄?

我一直觉得经济思想的成长是远远慢于数理工具的熟练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导师很高兴的看着我的论文,大赞“技术分析很规范”的同时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的缘故。昨晚花了几个小时重新疏通了一下文章的脉络,将最终的结果画了两个图直观的表示出来。说实话,我并不在意所谓的模型用了多少技术手段,我写论文又不是为了展示数理工具,也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思想:为了保持市场的运行,我们必须有所牺牲。而这种牺牲,正是源于信息(不对称)。

好像扯的有点远。和一些学长达成的一点共识是:直接看国外的文章吧。国内的一些博士的文章实在是有名无实,不看也罢。

最后回到诺斯和《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是诺斯1973年的著作,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近几年随着诺斯本人思想的进一步深刻,他也在最近的著作如Violence and Social Ord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Recorded Human History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人的意识层面的问题。这本书中译本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稍稍有些晦涩,从头到尾都在用一种历史的观点和视角来阐述“高效率的经济组织”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个分析的脉络就是,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踏出了环球探索的步伐(至今在南美洲说这两国语言的还有很多国家),却被后来的英国和荷兰后来者居上?

其实陈新岗老师的讲座中涉及到的西方世界兴起的理论大概分为了八派,涉及到了很多大家的观点。他的框架总结的很好,很清晰的展示了一种历史分析和逻辑上的脉络。像我这种历史积淀这么少,对于经济增长理解也很有限的人都多多少少从中理解了一些东西。

才疏学浅,不再对这么一个宏大的问题进行评价。想到这里,就暂且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