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一气呵成与字斟句酌

我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风调雨顺,一口气把自己脑子里想好的东西写出来,只有一气呵成才叫爽快。让我今天填一点明天挪一块,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同样的,我很难体会到字斟句酌的微妙。可能对我来说,整体的浑然天成感远远重要过细枝末节的完美。我一直不喜欢词藻堆砌的文章,觉得那些没有灵魂。有灵魂的文字是自带张力的,哪怕是用最普通的词语。

这也注定了我不适合当一个需要不停写论文的学者。有幸跟一些研究者一起做过东西,他们可以一遍遍改自己的文章的精神真的是让我折服。我是不行的,重复修改会让我觉得身体不适。与其改动,不如重写,一定不能打断文章逻辑上的连贯性。很多反反复复改好的文章,读起来都是局部最优,整体就缺乏火候了。可能作为读者我觉得这样的文章难以阅读,从而自己也写不出来。

如果不能一气呵成,我觉得很多时候还是作者本人没有想清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学术文章自然是有自己的八股文格式,但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不注重逻辑关联的。前面缺失的一个细节可能让读者到中段就不知所云,后面再补上来更是一头雾水。可能作者想的是如何把自己做过的东西展现出来,而读者想的是如何捕捉作者思考中最精华的部分。浑然天成的文章是自带气势的,悄无声息地就把读者笼络怀里,如痴如醉。

可惜很多科学家不擅长写作,他们文字能力限制了把大脑中复杂的思考表述出来的程度。晦涩难懂便成了很多学术文章的弊病。虽然不排除有人故弄玄虚,但是缺乏表达能力却是一个常见的事实。母语写作也不例外。当然,纯文学创作比科学写作对文字表达力的要求更高,而很多作者也是写写流水账,没有真正赋予文字灵魂。

我不喜欢字斟句酌改文章也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就像我做一件雕塑,粗粗成型之后,我就懒得细细打磨了,那这还能叫做精品吗?有筋有骨,且肯花时间耐心打磨的,才能出好的文章。我两者取其一的话,只能舍弃细节了。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注意力集中区间

最近工作上很多琐事,都是short attention span这种,搞得我很疲惫却没什么成就感。说起来有趣,工作上最能让我有一个专注力区间的就两件事:写作和写代码。琐琐碎碎的其他事情只是烦躁,急剧消耗脑力电量。注意力集中有个特点,就是一点都停不下来,跟上瘾似的,直到把自己累坏。但和上瘾不一样的是,进入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没那么容易,往往需要准备时间。

周末可以完全放空,但我也知道放空对我来说不是最有效的充电方法。一定要去做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让大脑进行不一样的锻炼,才是真正帮助我恢复状态的办法。

这样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高强度的持续的注意力集中的过程。比如爬五六个小时的山,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走路上。比如驾驶小飞机,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保持所有状态均衡上。亦比如做衣服。我最近点亮了一个新技能,缝纫。本来只是想修修补补的,结果入坑之后开始心心念念要做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衣服。周末连续花了近二十个小时做了一条真丝小裙子,从设计裁剪面料形状开始,一直到做完,特别有成就感。

这种不一样的劳逸结合也挺好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这大概印证了我是个内向的人吧。跟自己对话,专注自己的事情和内心世界,对我来说是最享受的事情。很羡慕那些可以享受社交和演讲的快乐的人呢。

p.s. is short attention span harmful for a person’s brain?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居家三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一月份的时候还是隔岸观火,现在就发现已经烧到眉毛了。三月初开始在家办公,然后几乎不怎么出门。一边适应着多少被削减的自由,另一边望洋兴叹。一落千丈的股市特别应时地反馈着社会经济未来的动荡。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可能远远比其他战争要来的持久惨烈。

我以前觉得我是一个相对宅的人,现在才发现原来有选择的“宅”和被迫“宅”之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家里实在无聊,就开始作天作地,琢磨着有什么可以打发多余精力的办法。另一个不适应的就是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每天就是对着一个屏幕、复制粘贴各种数字串,然后就从一个会议空间切换到另一个空间。空间的穿梭是容易多了,但是肉体上其实还是没有适应这样的节奏。另外,作为一个不怎么喜欢即时通讯软件的人,被迫天天看各种即时消息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算我可以mute一时,我可以mute一日吗?并不能...

一般说来,在家时间多的话,其实是很适合我这种内向的人收拾自己的心情。最近开始用ipad练字和画画,然后发现字也不会写了,画也画不出来。叹一口气,又不想沉迷于switch,只能琢磨一下可以不可以重操旧业写点东西了。或许是时候读一些需要连续投入的书,每当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其实都是更有激情的。最近几年读书越来越杂,其实最忧心的还是信息的碎片化。虽然很多书废话很多,但至少逻辑上比碎片信息还是要连贯一些,多少成一些体系。

最近也在反思为何自己的写作欲望下降得厉害。其中一条,大概就是写作内容很不一样了,更多时候需要写的是创作性的而不是记忆性的知识复述。另外有一点,则是现在大部分工作内容的写作是英语,而作为第二母语,我的英文表达远远比中文简洁。好处是读者可以很快地得知信息,坏处就是写的时候要字斟句酌。中文虽然啰嗦,但是写起来负担小的多。只是不知不觉,我中文写作的风格也被英文影响到了,越来越注重信息量和逻辑性,而不是只是写作本身的表达欲和一时快感。

最让我自己伤心的大概就是,翻读很久以前的blog文章,会质疑自己为何写出如此幼稚的东西?然而这又是相对的,如果我没有进步过,就不会觉得曾经的自己幼稚过。这么一想,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

常交流的一位编辑大人希望我多创作一些科普内容,殊不知科普远远比写技术性的东西还难写。用一种模糊的语言描述一个精确的东西,这是一种多么高深的技能,得反反复复全都理清楚了,才能深入浅出波澜不惊。写一篇科普,大概要耗掉几十个小时的阅读量和十几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读起来十分钟五分钟?不过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说,若能启发一些后来者,也是物有所值了。要么这些时间用来打游戏,也不过是白白浪费了。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闷冬

往年的三藩,冬天一直是很晴的,也不会特别冷,让人一点都没有离开三藩的欲望。今年的冬天却格外温润多雨,而已经不习惯下雨的我,只能温温润润地闷在家里,看书写字。

这么多年过去了,落园大概也开始积灰。每年域名和空间续费的时候,倒是提醒自己还有个自己的空间可以吐吐槽。时隔多年,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一说,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会变慢。以前二十多岁时候发挥不尽的能量,到了今日,也就开始消极怠慢了。思考的速度在减慢,写作的热情在降低,唯一可能还坚持的就是对于信息孜孜不倦地摄取。

说起信息的吸纳方式,我这么多年倒是越来越倒退回书本文字了。以前小时候很喜欢坐在电视前,后面渐渐地不爱看电视了,到现在连看youtube的视频都没有什么兴趣了。感觉视频的内容对我的大脑来说并没有那么好吸收,而文字则是可以轻易地激活大脑里面的反应。只不过可惜的是,写的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现在越来越佛系,很多事情不会咋咋唬唬,换做了波澜不惊。另一方面,文字表达能力在肉眼可见地下降。以前依靠文字那种抒情的畅快,已经越来越难以唤醒了。

有的时候不得不说,还是把自己养得太舒服了。温度越来越挑剔,食物越来越挑剔,连旅游都越来越挑剔。世界上还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冒险的精神在缩退。说到底,湾区还是太舒服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呢。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一篇文章引发的感触

最近一时兴起,打算记录一下工作中的一个项目,遂写了一篇科普文。最开始的时候,想着不如写的搞笑一点,所以里面穿插了无数的段子和包袱,刻意卖弄文笔。结果发给一个朋友看,人家生生的没看懂我想说什么(心疼小白鼠10s)。受打击之后,停了一个月。

然后重新写,主要是此时相对简洁的英文版写完了(英文版主要是写给内部,所以注重事实和逻辑,不需要科普什么。但我承认,中文我是习惯性的废话...),所以打算参照逻辑清晰的英文版重新写一遍。大刀阔斧的删掉了无数不相关的段子(其实也不怎么好笑),然后居然还啰啰嗦嗦的写了7000多字。自己看了几遍之后,发现自己的东西自己没法改,所以求救于几位朋友们帮忙审稿。

最初吐槽我写的一塌糊涂的朋友,大概是看到了第一版的惨不忍睹,所以对修订版格外包容,来了一句,至少能看懂了...我默默的偃旗息鼓。其他的朋友就没这么客气了,噼里啪啦给了各种修改建议,到最后我都觉得,我到底为什么班门弄斧的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不过讨论的过程也是交流,有些没想到的问题变得清晰了一些。

几点感触吧。

  1. 不同的人看问题肯定是不同的(废话)。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井底之蛙。评价标准其实很简单——解释一个问题是不是费力。如果毫不费力的直达核心,那就是对于这一类问题看的都很通透,所以并不需要绕着弯子废话那么多。而像我这种半瓶子晃荡的,就产生了无数废话,效果也并不好——事情没有讲清楚,还造成了各种模糊和误解。这也是我一遍遍删改的过程中,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把自己知道的讲清楚,自己不知道的索性不讲,或者明说不知道。含混其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贻笑大方。
  2. 受众与定位。其实写什么文章都是这样,作者不应该期待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并不是白居易写诗的年代。写科普文也是如此——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有点贪心,希望就算读者不怎么了解这个领域,也可以大致看懂一些东西。结果适得其反,一位朋友直截了当的说,你这样写,懂的人没必要看,不懂的人也看不懂。醍醐灌顶,然后我决定把跟主旨不相关的删掉——要么另写它文再做深入揭示,要么读者的定位就是有一定基础的。很多问题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强行放在那里只会喧兵夺主。
  3. 学无止境。好在我还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那也就说明了还有一番广阔的天地。每当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就是指明了一些学习的方向。比如,计量经济学里面的structural model, instrumental variable等等,和统计里面的基于贝叶斯网络做因果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propensity score模型怎么可以扩展(Rubin&Imbens 后面的章节我并没有读完...汗颜)。实践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操作后面有没有理论依据(比如capping and bias, aggregation)等等。越到这里,越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很多事情就这么木然的按着所谓“直觉”做下去了,而其实做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回头想想,有些真的是无知者无畏的后怕吧。尤其是在被懂行的人问到语竭词穷的时候,那是一种从头到脚的尴尬。

感觉其实把自己做的事情写出来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意识到哪些地方其实自己并没有想得很清楚,反而可以激发求知欲。不说了,我准备这周末再把Rubin&Imbens拿出来读一下。除了技术细节以外,还要试图理解一个问题——他们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并不可行。有的时候真理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那种醍醐灌顶的乐趣吧。

谨以此,警示一下一度飘飘然的自己。天外有天,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