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读书有感

一些实验设计的小聪明

主要是最近看到了一系列相似的文章,就忍不住说说这一系列文章的好玩之处。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用假的CV来投简历,然后根据HR的电面反馈来探究CV中不同因素对于求职者的影响。当然一开始最关注的就是是不是就业市场中间有性别歧视——即给定两个能力一模一样工作经历也类似的,一男一女,难道女生会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受歧视么?

鼓捣出来这种折磨我们亲爱的各大企业HR的方法的就是芝加哥大学的Bertrand, Marianne和Mullainathan, Sendhil (其中后者已经转战到哈佛去了),以及他们那篇著名的AER论文:

Bertrand, Marianne and Mullainathan, Sendhil (2002). "Are Emily and Jane More Employable than Lakisha and Jamal? A Field Experiment on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4 (4): 991. doi:10.1257/0002828042002561.

哎,可能开始接触计量经济学或者劳动经济学的,这都是逃不掉的一篇paper吧。idea 真的是很简单:搞一堆相似的简历,只是姓名和性别有所不同,然后投到各大公司,追踪反馈。这样就回答了那个本来看起来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观察到的女性平均工资低于男性,是因为性别歧视还是因为女性的能力较男性差一些?在这里相似的简历代表求职者有着相似的能力,所以能力那个因素就变得可控了,只需要探究性别上的差别就可以了。这样就把一个本来没法做随机试验的内生性问题,巧妙的用另外一种实验设计来稍稍回答了(毕竟只是电面通知,而不是最终的录取。CV容易fake,面试就没办法了)。

结果这篇文章一出,因其idea简单、可行性好、成本低(找几个学生发发邮件就可以了),一下子受到很多被折磨经久的经济学研究者的青睐,然后类似的paper便如雨后春笋般的爆发——不仅仅是美国公司的HR开始遭殃,瞬间各国有着发paper需求的劳动经济学家们开始纷纷效仿、一拥而上,先是席卷欧洲大陆,然后亚洲自然也难以逃掉。嗯,于是就看到下面这些paper:

  • 西班牙:Albert, Rocío, Lorenzo Escot Mangas, and José Andrés Fernández Cornejo. "A field experiment to study sex and age discrimination in selection processes for staff recruitment in the Spanish labor market." Papeles de trabajo del Instituto de Estudios Fiscales. Serie economía 20 (2008): 3-46.
  • 澳大利亚:Booth, Alison, and Andrew Leigh. "Do employers discriminate by gender? A field experiment in fe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Economics Letters 107, no. 2 (2010): 236-238.
  • 英国:Riach, Peter A., and Judith Rich.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in the English labor market." Advances in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6, no. 2 (2006): 1-20.
  • 中国:Zhou, Xiangyi, Jie Zhang, and Xuetao So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Evidence from 19,130 Resumes in China."
  • 意大利:Patacchini, Eleonora, CEPR Giuseppe Ragusa, and LUISS Guido Carli. Unexplored Dimensions of Discrimination in Europe: Homosexuality and Physical Appearance. No. 9179. CEPR Discussion Papers, 2012.
  • Duration Dependence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Fabian Lange and Matthew J. Notowidigdo).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orthcoming.

其他的我暂时没有搜了,已然觉得足够了。最后上一张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果——怪不得现在研究劳动力市场都要把中国作为一个outlier呢,华夏女性实在是太强了!

gender_preference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读书越多,被“剩女”的可能性越大?

今天例行的刷Marginal Revolution,果然发现一篇比较好玩的paper

Housewife, “Gold Miss,” and Equal: The Evolution of Educated Women’s Role in Asia and the U.S.

简而言之呢,就是作者在好奇,为什么亚洲国家高学历的黄金剩女越来越多?嘻嘻,这也是作者Tyler Cowen 的Job Market Paper。虽然数据不涉及中国,但是眼瞅着韩国和日本现在的景象大概就是中国几十年后的必经之路,所以看看也是挺赏心悦目尤其是有借鉴意义的。

2010827112221图片与正文几乎无关...

我就勤劳的翻译一下摘要吧: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拥有大学学历的女士结婚或曾经结婚的比例、较之于教育程度稍逊的女士,在逐渐升高。然而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亚洲的发达国家该比例却在降低——也就是说出现来越来越多的“黄金剩女”。本文认为,亚洲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两代人之间的择偶观念传递共同造就了该现象。
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拥有大学学历的女性,从而增加了高学历女性供给;然而与此同时,男性对其妻子家务劳动的需求减少的却比较缓慢,尤其是受到他们母亲在家中角色的影响。(换成人话就是,现代女性在进步,而男性的择偶观依旧停留在找保姆阶段,尤其是在婆婆的观念中...)。本文中,我发现一个正向的工资刺激、较之于缓慢的工资增长,会造成婚姻市场中受教育女性和男性更大的不匹配(换成人话就是,女性工资涨得快结果择偶越来越难)。我使用了如下三个数据集来检验这样的结论:the Japa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the 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and the U.S. Census and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日本的数据显示,母亲的教育和工作程度会影响到他儿子的择偶观;在美国,亚洲女性家务劳动的时间和其丈夫母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呈负相关;最后,日韩裔的大学毕业女生在美国婚姻市场有着更多的选择——她们更可能嫁给美国人,而与此同时日韩男生则没有此优势,并且这样的性别间差异在出生于外国的人群中更为明显(较之于出生于美国)

Abstract: The fraction of U.S. college graduate women who ever marry has increased relative to less educated women since the mid-1970s. In contrast, college graduate women in developed Asian countries have had decreased rates of marriage, so much so that the term “Gold Misses” has been coined to describe the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combined with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gender attitudes causes the “Gold Miss” phenomenon. Economic growth has increased the supply of college graduate women, but men’s preference for their wives’ household services has diminished less rapidly and is slowed by women’s role in their mothers’ generation. Using a dynamic model, I show that a large positive wage shock produces a greater mismatch between educated women and men in the marriage market than would gradual wage growth. I tes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 using three data sets: the Japa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the 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and the U.S. Census and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Using the Japanese data, I fi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other’s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nd her son’s gender attitudes. In the U.S., time spent on household chores among Asian women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in husband’s country of origin. Lastly, college graduate Korean and Japanese women in the U.S. have greater options in the marriage marke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rry Americans than Korean and Japanese men do, and this gender gap is larger among the foreign born than the U.S. born.

总而言之这个逻辑就是:

  •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学历女性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高学历男性的择偶观依旧停留在他们上一辈的观念(要求老婆在家更多做家务),就算移民到美国了依旧如此,所以造成了高端女性“被剩女”;
  • 此外如果亚裔女性到了美国,她们更容易嫁“美国佬”,而亚裔男性则很少娶西方女性。
  • 不过那些出生长大在美国的就没有这么明显的现象...

还是蛮好玩的是不是?我看完了之后觉得优秀的女孩子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跑到美国,嫁美国人...不要对本国的男士抱太高期望...汗。或者,谁来向男同胞们呼吁一下——你们是娶老婆,不是娶保姆!哈哈...

另外扫了一眼下面的评论,给出了一些蛮好玩的统计数字:

“The marriage competition is fierce, and statistically, women hold the cards. Given the nation’s gender imbalance, an outgrowth of a cultural preference for boys and China’s stringent family-planning policies, as many as 24 million men could be perpetual bachelors by 2020,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2400万单身汉...(重男轻女+一胎政策的恶果)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文化差异,实验科学~

感觉自己好就不说“文化差异”这个词儿了,有的时候毕竟只是个体差异没有必要非归根结底到文化上,不公平。可是有件事儿除了文化差异我实在想不出来别的词儿来解释了,那就是abortion,即中文的“堕胎”。

这学期在听labor economics,而其后半部分正是关于family economics的,所以我们就整体热火朝天的讨论堕胎等诸多事宜。我感觉(希望不是太离谱),在中国堕胎其实是很普遍很容易的,依稀记得原来在教室上自习的时候都能不时受到各种“无痛人流”的小广告卡,一打开报纸也都是类似的广告,可见这个产业有多么发达。所以我一直不觉得堕胎是件多么大不了的事儿,不过是无知少女付出的代价而已。没想到在这点上,西方反而比我们保守。这里面有宗教的原因,觉得堕胎是谋杀生命,尤其是在美国;还有健康的考虑,医生只在特定的某几个月对孕妇实施堕胎手术(西班牙当地的情况)。结果一讨论起堕胎,就看到周围同学的脸色煞然间严肃起来,只有我若无其事的夸夸其谈,然后还很天真的问“这在美国算个大事儿么?”,预期到同学们很无奈的回答我“要知道这东西在美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哈哈,有点以此为乐的感觉。同样的还有避孕套这个东西,据说米国有些人是不用的,出于的是宗教的原因。想想国内这东西的承认度好像蛮高的,没听说啥宗教的考虑,也没啥传统文化的约束。说到堕胎,还想说一下中国的性解放……感觉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特别矛盾,一方面是传统家族文化施加的压力下各种保守,以及有点极端的“处女情结”泛滥;另一面又是性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对于年轻少女们的保护远远不够,导致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堕胎的危害,只是一味的不肯承担后果。我想知道的是,如果她们知道“堕胎三次以上就会习惯性流产以至终身不孕”,那么还会这么伤害自己的身体吗?性解放如果只是行动意识上的解放,而不是教育上的解放,这恐怕会有点悲剧的色彩。某种程度上我还比较幸运,生物比别人学的多一些,所以从科学的层面了解的多一些;却也每每看到听到各种花季少女的故事,不禁感到遗憾和悲伤。

插一句很悲惨的事儿,最近development在讲国际贸易、生产力之类的东西,然后这老师好像格外偏爱中国似的,篇篇文章都以中国为例子。可怜我对这东西一点知觉都没有,上课的时候听的云里雾里的,问问题也问不出来,回答问题也没话可说,好像这里的“China”我不曾呆过似的,一点都没有熟悉的感觉。真的是上课倍感悲凉啊,看来我的宏观和国际经济学基础真的是差到一定程度了,连别人为什么研究TFP之类的东西都没有直觉,嗯……

然后突然想起来曾几何时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忘了是谁写的以及在哪里看到的了,作者很悲伤的感慨“我认识的很多做理论做得好的,做着做着就转计量了”,然后一片悲摧的神情几乎跃然纸上。我原来也是有点多多少少偏向modelling而不是empirical的,现在却多少改变了一些想法,实证的很多估计还是能给人带来很多直觉的。如果实证研究做得好的话,对于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况且,计量还有计量理论本身是不是?那些天才相当于半个统计学家呢!原作者的理由大致是计量好出文章,所以很多人迫于生存压力就转行了。我就在想,计量某种程度上是好出文章,但是现在大家都玩到这个程度了,实证方面的经济学越来越有实验科学的倾向了,难道实验科学好出文章?没有那么简单吧。

最近也算自愿、也算无可奈何的要在一周内做两个research proposals,一个是关于sexual education的,大致是想看看如果通过社会网络进行性教育,会不会比传统的课堂教育效果更好,毕竟这东西这么敏感是不是;另一个是marriage market的,大致是整合一些心理学方面对于情侣配对的研究然后放在经济学里面,争取在 partner matching阶段做出一点有意义的解释。没办法,这俩东西都是for family economics的,所以逃不开这些话题。不过还算幸运,是跟两个group一起做,我的实际工作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提提idea然后有人去写下来成正式的文章,嗯啊。某种程度上的轻松。关于sexual education那个,显然是要做实验了。然后我最近一直在跟同伴们强调的就是“如果我们在experimental design层面做的好一点,那么后面的计量分析会轻松许多”,这是在我突然间发现他们在research proposal的大纲上酣然列下了probit model之后惊出的一身冷汗。还没设计好实验呢,就开始考虑计量模型和那些fancy的方法了,晕。虽说实验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总是可以尽力做的更理想一点,控制的更好一点,实在不能控制的再用identification strategy去弥补嘛!毕竟一旦到了计量上,就是一个“效率(efficiency)和一致性(consistency)的平衡”问题了。我是宁愿选择前期多做一点,后面可以让结果用相对简单的模型也能估计的很有说服力。

说到一致性,在我脑中往往的联系就是“统计上的因果关系”。计量的一大目的就是做"causal effect"估计,中文自然就是“因果推断”……不知为什么每次这么翻译的时候都小小的犹豫一下,觉得这四个字重若泰山。说具体一点,其实是统计上的因果推断。这个idea大概来源于生物实验,最有名的自然是孟德尔的豌豆基因的实验,想必大家高中生物课上都学过。这里不重复实验的细节了,想说的是那个实验提供了对于染色体、基因工作规律的直觉,后面科学家才能更进一步的挖掘其中的原因。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统计推断做出巨大贡献的例子。然后计量上,尤其是在田野实验中,我们也跟科学家似的弄个实验组(treatment group)再弄个对照组(control group),然后控制一下随机分布就可以说是因果关系了(实验设计理想的话)?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很多,一大批判来源于structural那边,大致就是说你只知道结果可能是这样,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这实验能不能重复(internal validity),以及推广到其他情形有多大效果(external validity),都是未知的。当然,这个也得看你到底想得到什么了。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知道这玩意儿到底为什么工作,只要知道这个政策能工作就好了。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作为一般电脑用户,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电脑为什么会工作,不知道CPU是怎么处理0101这些二进制东西的,只要我能用Photoshop修个图、word排个文件就行了。所以有的时候,我对reduced form也不是那么的反感,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看你想要什么了。

最后还有一点点想说的,就是赚钱和经济学的事儿。labor economics里面很关心教育回报的问题,其中就有很多人研究过各个大学专业与毕业后工资水平的问题。如果市场的选择是理性的话,那么从现在大学录取时候的分数线就可以看出,那些专业前景相对较好。当然,经济学首当其冲。不过“经济学”这个词儿看起来太过美妙,大到可以“经世济国”,最不济也可以养家糊口,所以很多家长就抱着美好的愿望毅然决然的把孩子送到经济学专业里面来了。其实本科的时候还好,相比于其他纯理科,经济学和现实应用的距离稍稍近一点,换句话说就是和市场脱轨的不是那么厉害。但是一旦到了学术那一面,其实啥子学科都是一样的,学术永远是和赚钱不是那么直接相关的。不知道这是一种科学家的清高,还是学术界和市场的本质目标不同。但是经济学依旧那么热……一个被“曲解”的绝佳例子就是Laffont的《激励理论》,明明是一本很技术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的教科书,就是配上了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名字,于是就被某些管理学MBA课程之类的拿去当作“员工激励”之类的东西去讲了……当然我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演绎着这东西的,毕竟确实是有CEO等代理问题可以通俗化的解释,不过无论如何总是感觉怪怪的是不是?话说回来,相比于其他学科的不着边际,经济学还是稍稍好一点点的——我是说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所以,选专业的时候选经济学或许真的是市场理智选择的结果……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从竞争者说起

前两天说过,买菜的时候碰到了俩朴实的小贩儿。今天很热闹的发现,院子里来了另外一个卖菜的小贩。哦,这下独家垄断成了双寡头竞争了……

作为学经济学的,总是乐意见到竞争的,因为这意味着价格的下降嘛~说白了就是,你降一毛我降一毛,不一会就到成本价了。

我回来的比较晚,已经临近暮色了,所以并没有看到两家是怎么竞争的,只看到冷清的场景。一家已经准备收摊了,另一家摆了很多东西但是好像没卖出去多少。或许对任何一者来说,都没想到另一者会出现吧。很显然,对于我们这个小区来说,这个是自然垄断的,也就是说只需要一家来卖菜就足够了,多了只是供大于求。况且,这绝对是个规模经济的事儿,因为我们小区较市区偏远,来一趟的车费油费不少,载多一点菜才会有的赚。

话说,只有两家,会不会商量一下“我们一人隔一天来,大家都有钱赚”这样呢?或者干脆达成价格同盟,也就是常说的寡头“串谋”。还是两家差异化经营,例如一个卖水果,一个卖蔬菜等等?

今天在看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与林润(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其中的核心观点就是企业家因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所以他们的利润不仅仅是工资和资本回报,而有“超额”的风险溢价收入,也就是因为承担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补偿(要不就没人愿意承担风险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虽然此书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了,现在看来他的观点可能不够新颖,相应的技术分析也很多了。但是毫无疑问,奈特在当时是少有的举起自由主义大旗,在凯恩斯主义泛滥的时代静下来反思的经济学家,还培养了萨缪尔森等一系列杰出的弟子。

对于学术、思想来说,百家争鸣永远是个好事儿。

而后,把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看完了。他对于“效用”的认识,对于“婚姻和子女”的分析,在当时都是非常新颖的。只是我们现在看了越来越多,劳动经济学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越来越成体系,也就不是什么独树一帜了。但是回去看当时他分析的原文,仔细体会他分析问题的脉络,不得不对他越来越赞叹。继舒尔茨之后,贝克尔将经济分析广化和完善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足以流芳百世。

p.s. 最后汇报一下最近厨艺练习的结果:大概就是,知道控制火候了,知道怎么加盐了,也会把自己喂饱了^_^最经常做的有:炸馒头片、红烧茄子、韭菜炒鸡蛋、紫菜汤等等等等。希望可以日后养活自己,别饿死……

再p.s.昨天和一同学Gtalk聊到邻近半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俩都不适合搞学术……都属于耐不住寂寞的……巨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