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哈哈,所谓承诺

前段时间一直在上IO,然后终于讲到了那个“可置信的承诺”的问题。记得去年在北京旁听机制设计的时候,就一直在惦念着这个commitment的事儿,劳烦好几位博学的学长学姐们解释了好久……终于,这次轮到自己重新学一遍了。

其实commitment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有点“事后毁约”的味道,因为事后就不是最优了嘛!记得有个经典的例子是数码产品,一开始为了吸引大家购买,厂商会特别豪气的承诺“永不降价”,让那些心存犹豫心理的消费者赶快掏腰包。可是产品上市一个多月后,如果再不降价,厂商就赚不到更多的钱了,所以不降价是一个非常不激励相容的选择。然后大家就会选择性记忆,该降价降价,该促销促销。记得这个故事当时是暗喻苹果来着,好像还跟索尼搭上界了。嗯。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承诺可不可以置信的问题。话说,可能是跟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有关,我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在爱情中人们的承诺。显然,爱情这个东西是强烈依赖距离的,距离远了看不着摸不着,所谓爱情必然就那么淡去了。long distance love有很多结局,大多数成功的无非就是双方都保持着对对方的承诺,然后终于等到了可以常相厮守的那一刻。这里就有一个承诺的问题:毕竟大家都在不断的遇到新的人、新的事物,总有诱惑,那么是什么可以保持住承诺呢?记得在这些模型中大多都会涉及到“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概念,而这样的概念又强烈的依赖于信念——嗯,只有对未来相聚保持一定的信念,才会有力量坚守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的理性啦,所以到底经济学或者博弈论的模型有几分的解释力,还有待考量。

话说最近这个“贝叶斯均衡”可是整的我够受,social learning……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就脑袋一热挑出来这么一话题来写毕业论文。各种痛苦煎熬啊。不过也好,强迫自己不断的阅读各种文章,嗯,各种文章,光zotero里面就存了快200篇了吧,可见写论文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该埋怨一下我的coauthor么,毕竟是他坚持要写应用的文章,所以弄得我不得不读了几十篇关于青少年行为、HIV/AIDS等等的文章,虽然有意思,但是好累啊!我宁愿看故事哈哈,还是给我份报纸吧!

嗯话说最近很有意思啊,流行起来了“私奔体”:两位投资界大佬居然就这么华丽丽的在众目睽睽下私奔了。我也顺带体验了一把微博的力量,虽然我已经跟不上潮流啦~这个,到底是爱情的力量呢?反正我总觉得这故事有点过于罗曼蒂克了!有意思啊。由此可见,当制度带给人们悔约的成本很高的时候,这个制度本身就有问题了。不过话说回来,记得在各种实证研究里面当离婚的条件变低之后,往往受益的都是女方啊(当然受害的自然是孩子,唉)。不知道这一次,如果真的牵扯到离婚,是不是会有新的故事呢?制度的成本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什么样的制度是最优的,马克思和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家各持己见(话说根据前一段时间的一个在经济学家圈子里面的调查,马克思还是很受欢迎的!略逊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而且马克思本身也是西方人吧)。关于制度,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若是改日有时间,会在这里再说说,嗯。

今儿就到这儿吧,各种欢乐啊~好久不见“私奔”二字了,该有多么的华丽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你的选择理性吗?

好久不讲故事了,今儿讲个故事,也算个测验。大家来玩玩~

现在有一种彩票,一等奖200万,二等奖50万,或者啥都没有。假设现在有两种情形供你选择:

1. 100%的概率获得二等奖,0%的概率获得一等奖,0%的概率啥都没有。

2. 10%的概率拿到一等奖,89%的概率中二等奖,1%的概率啥都没得到。

哪一个更合你的胃口?是不是现在已经两眼放光了?冷静冷静,哈哈,只是个测验。

别急,游戏还没结束,我们再接着玩,

现在形势突然变化了,你的选择变为:

1. 11%的概率获得二等奖,89%的概率啥都没有,0%的概率获得一等奖。

2.10%的概率中一等奖,0%的概率二等奖,90%的概率啥都没有。
这时你又更倾向于哪一种?

lottery-money

测验做完了?好吧,记下你的答案,我们开始讲故事。话说这个小测验是从鼎鼎大名的MWG书上抄来的,称之为Allais Paradox,是很经典的对“预期效用论 (expectation utility)”的挑战。前阵子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就拿这个游戏了我们一番,不过貌似结果不是那么满意啊。我当时就在嘀咕,谁让你在一群学了经济学那么多年的人身上做实验呢?谁不懂预期效用啊,肯定都照着预期效用最高的选啊。换言之,我们都被经济学彻底的“洗脑”了,不由自主的计算起来预期效用。

好吧,回到测验,其实答案很简单:

如果第一次你选了1,那么第二次你也应该选1,因为这样说明你是相对“风险厌恶”的,喜欢确定性稍高的事情。

如果第一次你选了2,那么第二次你也应该选2,因为这说明你是希望稍稍冒些风险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的(比如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两个2),毕竟平均算起来无论如何选2的“奖金的期望”都是更高的。

好吧,如果你选了一个1一个2(应该是第一个选1第二个选了2吧?),那么从“预期效用”或者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你的选择是“不理智”的。

别着急,这里说你“不理智”不是真的不理智,恰恰相反,第一个选1第二个选2是大多数人的理性选择:在第一个选择中,既然我已经100%的概率中二等奖了,为啥我还要冒1%的概率一无所有呢?同样的,在第二个选择中,既然中奖的概率本来就相差不大,我又为何不赌一赌运气,求个头奖呢?

是的,这不是你的错,而是经济学过于强的假设的错。根据预期效用理论,你是不可能选一个1一个2的,因为你不可能突然间转换风险偏好类型——从讨厌风险的人变成稍稍喜欢冒险的。但是事实中,尤其是在这里例子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风险偏好???

对于这么一个悖论,经济学自然有自己的解释,也有相应的放松条件,比如“后悔理论 (regret theory)”,或者放松“独立公理(independence axiom)”。不过,无论如何,现在大家还都在用着预期效用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大多数的行为还是符合预期效用理论的,尤其是在信息经济学中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的时候。

其实这个小小的例子只是想说,其实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的动辄就“GDP”“国计民生”这种听起来都很唬人的大问题,经济学也是从一砖一瓦慢慢盖起来的。我现在感兴趣的就是如何解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如何放松“理性选择”的假设来更完美的契合真实的世界,然后就是进一步构筑宏微观之间的桥梁。

话说昨天生平第一次彻彻底底的用英文对别人解释我的一个idea,突然发现自己的英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烂。更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不会说我“异想天开”,而是认真的聆听并给出很多建议和鼓励,希望我可以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走下去。感觉在国内的时候,可能周围的人功利的比较多——首先关心学术的就不多(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了),关心学术的关心经济学理论的更少(计量和金融貌似更有趣?),关心经济学理论的又关心这种基础性思维的就更少了(发文章啊发文章)。在这边,我也是一直小心翼翼的面对着这群动辄一泡图书馆就是一天的狂人,总觉得自己基础理论还没学好就跟人家扯这些“虚无缥缈”的是不是有点不着调。但是接触越来越多,我发现他们大多数人还是很关心“思维模式”的,关心如何构筑一个更完美的理论。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的idea,并表述自己的想法。同学还鼓励我去直接找几位相关的教授谈谈,看看能不能获得进一步的指点。只是与我来说,现在很多想法还不成熟(需要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史,还有图论复杂网络理论的很多东西),我一直担心表述不清,所以暂且搁着也罢。至少,我现在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继续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下去了,不用瞻前顾后杞人忧天了。

生活,突然变得无比的明朗和幸福,连problem sets看起来都不那么可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