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未知的价值

[在文章的开头,请容许我祝福一位高中同学及其家人。纵然世界是无常的、生命在某些力量前脆弱的不堪一击,但我们总是顽强的在跟命运抗争着。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自当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今天经历了一个很有趣的环节,被问及我期望中的base salary是多少。我觉得有点出于职业习惯,我居然想到auction模型去了……记得有个model是说大家对于一个价值未知的东西竞标,比如说当年在东南亚一带有“剖石见玉”,很多人看中一块、一次便足够下半辈子的生计了,也因此有不少人宁愿冒险以求在逆境中翻身。后来常见的是南非的钻石矿,也是采取卖石头的策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便是买家在购买之前并不知道里面的钻石成色如何。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油田上,即竞标的人并不准确的知道标的的价值。刚搜了一下,发现这种拍卖被称之为“相关价值拍卖(common value auction)”,还有随之而来的“赢者的诅咒(winner's curse)”。有兴趣的不妨搜搜这两个概念,简而言之,它说的是:

In short, the winner's curse says that in such an auction, the winner will tend to overpay.

不具体的说这个拍卖模型了,说说我自己的亲身感觉。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真实价格应该为多少,但是市场的好处就是重复博弈,可以不断修正自己对自身价值的估量。再者,我也可以参照市场上既有的信息来做一个基本的估量,比如按照今天我们提到的,一个可行的参照是“欧洲经济学硕士”的平均薪酬,或者我可以参照欧洲对于经济学硕士的薪水,经过购买力平价计算一个我可以接受的价格。但是,这个东西又是因行业而异的,国内对于经济学背景(非金融业)的人能做的事情的检验还是不够,不像欧美似的市场已经趋于成熟,能做什么事、拿多少钱大都是已经被长期检验过了。而且我做的事情可能是没有多少人在做的,所以我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能提供多少价值。从我的理念来看,我的价格必然是取决于我的工作能给公司或者社会带来的价值的,既然我本身对于这个东西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预期,自然很难自我定价。这个时候,不如让市场来决定。

在我遇到的情况中,我的问题是这可能不是一个auction,或者说我也没有视其为一个auction。我是一家一家的去谈意向。更多的理念是,我相信我的pay off会是一个对我的价值的肯定,至少在长期它应该收敛到理性预期那里去。所以,既然长期都会收敛,那么短期内我可以放弃对于薪水的要求,更专注于我想做的事情。然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会告诉我我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对自己自然也能形成一个比较理性的预期。从这点说,雇佣一个经济学出身的人会比较有风险,如果我的utility function没有人情的因素的话,那么理论上我是会跟随市场走的。当然,市场有的时候并不是一定有效率的,或者我也不能这么短视是不是?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理应在我的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换言之,未来更重要。

我在想,既然我都不清楚自己的价值,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模型来为自己定价,那么对我的雇主来说,他们也是在take the risk的。无论如何,我理应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自己,从这点来说我还是有信息上的优势的。虽然从agent-principal模型的角度,拥有更多信息的人会相对的得到一个信息租金,然后相比而言风险厌恶的人要为对方付出一个风险溢价,但与我来说这更多是一种静态的考量吧。我一直在想,我首先要做的,并不是面对潜在的雇主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来吹嘘自己有多么大的价值。如果我做不好的事情(例如能力不及、知识不足),就算一时得到了一个岗位,很快的我也会在竞争中失败;相反,如果我可以胜任一个职位,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我的价值必然可以很快的实现,自然我也有了定价的话语权。从这点来说,在国内找工作真的是风险和收益并存:可以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岗位——在欧洲这是相对难一些的;但是,我需要花费额外的努力在证明自己、或者经济学的价值(感觉总体上现存的经济学的应用还是比较naive的……希望不是我的错觉),从这点来说我比如要放弃一些东西。

那么,我的问题就是机制设计:如何设计一个薪酬机制,来更好的分担双方的风险和收益。我不知道我现在的想法、或者说策略是不是最优,但是我觉得至少不失为一计良策:我来更多的承担风险,既然我有信心。一个较低的基本薪酬并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相应的flexible payoff有机制对应的话。当然,如果我要承担风险,我就要获得一个相应的风险溢价——当结果为优的时候,我需要得到一个更高的回报。我想这个应该是公平的吧?此外,如果考虑激励层面(虽然于我而言,既然要证明自身的价值,那么肯定激励不会成问题),无论是按比例提成还是share, options,对我而言都至少是激励相容的。

跟我现在选择的方式相对应的,还要有一个动态的薪酬调整过程。虽然说长期看来,我上面说的种种东西都会收敛,但是我还是希望面临一个较低的“制度成本”和“谈判成本”。竞争的市场有好处,它总会给你一个选项,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好的相互匹配;但是这样的转换自然是有成本的,无论是对我来说还是对我的雇主来说(我还是总是会想到“科斯定理”那里去的……)。这一点大概也是我甘心放弃一个short term benefit来换取更长期的有效机制的考虑吧。

从一个讨价还价的角度,每个人都希望bargaining power在自己这边,以换取更多的payoff。这当然是从纯理性的经济学角度出发的一个考量。于我而言,放开一切其他的暂且不论,我还是比较看重人的因素,这个可能是和纯货币角度的分析有所区别的。这也是我这一次有些格外的cautious,想更好的选择一个和自己更匹配的职位(自然是我会把我更感兴趣的事情做的更好)。我一向是比较讨厌优柔寡断的——有那个时间去想,还不如做好决定赶紧去做事。这一次或许还是时间上稍有些富裕,所以希望更多的搜集一些信息吧。没有选择是坏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回到原点重新选择一遍然后看看另外的结果。所以,我现在更倾向于最大化双方的利益吧——我到底能贡献多少,这个东西不仅决定了我带来的价值,也同时决定着我的价值。然后,相对应的,什么样子的机制是更有效率的、在实现我的价值的过程之中摩擦更少的。

好吧,我希望多多少少这一次经济学多少可以function well...看来还没有开始工作,我已经在实践中检验经济学理论了。我对经济学没有一种视之为“信仰”的态度,只是希望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帮助我自己更清晰的看明白自己所处的状况、并帮助我更好的做决策。当然,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没理由去埋怨经济理论,只能怪自己学的不够吧。不过现实世界总是让人兴奋的——理论世界的完美是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上的,越无暇、越无趣。现在我就已然在享受这个过程了,哈哈。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经济学不是万能的

今天很开心,在北京停留两日的决策还是对的,见了两个非常有趣的人。其中一个是在读Ph.D,专做网络经济的;另一个是一个公司的team leader,谈了一些关于产业界的事儿。我现在是对于产业界格外好奇,特别想知道的是到底经济学应用到什么程度了。

重点说说第二个,至于哪个公司,没有征询过人家同意就暂时不明说了。我们大致说的是跟经济学里面的拍卖理论有关的东西,而且是拍卖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比较出乎我意料,他的问题居然是“如何从一个均衡点跳到另一个均衡点”。呃,首先,我一直不知道原来在实践中是有多个均衡点的,一般经济学模型在模拟竞争的时候由于单调性等一系列假设,均衡很多都是唯一的(最简单的参见古诺模型);其次,就算是有多个(收敛的)均衡点,想从一个跳到另一个(类似于某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低水平陷阱”,或者最简单的博弈论中的“box opera”模型),对外来冲击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最后,也是我更倾向的一种观点是,这个均衡不理想(次优)可能是由于非理性预期导致的。然后,大致的思路就是,要证明均衡不唯一->确定不唯一的原因->针对原因做一个外部冲击或者政策调整。当然,从实践层面来说,只有数据能告诉我们真理(能做实验就再理想不过了)。计量经济学的用武之地啊!Frank兄你赶紧毕业来创造价值吧!(顺便我还把Michael老师卖了-嗯啊,您不是最近刚被MS录用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么?我就姑且卖了一通。您能创造的价值肯定很大啊,不过这个市场需要培育,大家对于经济分析能带来的价值还是有点小疑虑的感觉。)

我拍卖理论学的只限于高微课堂上那些,大致也只是把经典的拍卖方式过了一下(纯属找理由为自己不全面的分析开脱,哈哈);后来在motta的竞争政策课上,多少倒也涉及到了一点点bid的东西,但是看来理论模型还是把现实大大的简化了(话说,当他说到他们也有点“政府”的味道在引导/规制这个市场的时候,我瞬间觉得学的那堆竞争政策/反垄断的东西可以派上用场了。纯市场经济干预啊,还有各类竞争市场的分化机会,好有意思。不过稍稍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有点倾向于培养几个大寡头-大多数经济理论中都是喜欢竞争者越多越好的,最好还势均力敌,那样会比较难以坚守“同谋”策略。这大致是一点实践和理论、长期和短期的不同之处吧)。呃,让我大有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感。不过,顺带想说的是,经济学绝对不是万能的。我虽然很开心的看到国内有远见卓识的一些公司在试图引入经济学分析,到底经济学能应用到什么样子还是个问题。我隐隐约约觉得,如果这家公司真的想在这里舒舒服服的利用经济学创造价值,可能它真的需要一个Ph.D...当时他问我到底master和Ph.D有什么区别,如果只说econ的话,国内的我不知道,美国的master参差不齐,欧洲的某些master项目还是有一些质量的,只是愿意离开学校暂时不读Ph.D的可能寥寥(除了像我这种脑子暂时抽风,就是不想读了,又不想进投行之类的人...)。当然我这里有给我自己的学校做广告之嫌,不过我们这一年上的就是Ph.D第一年的课确实属实,所以和Ph.D的差距就是研究经验和一到两年的topics级别的课程(还是可以归结为研究经验……)。

嗯,可能最近还会回北京一趟,如果能和他的团队一起聊聊的话,看看实践中到底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用武之地。哎,我发现一聊到经济学的应用我真的是挺兴奋的哎,学以致用哈哈!

最终的感觉就是,产业界其实真的挺有趣的……没想到这次回国可以见到这么有趣的人并与之详谈。大概很多学经济学的人都会很乐意看看经济学的应用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吧,拍卖理论又是最直接可以见效的。美国很多产业里面都有经济学背景的人在做事,而现在看来国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不去银行保险证券那些金融机构,经济学也是越来越被认可的。意识到这一点,我真的很开心啊。没想到这次回国收获这么大,看来是有机会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了。话说,下周去上海一趟,不知道来自于另外一个产业的问题和需求又是什么呢?被某人说的总是让我心痒痒的很,希望不是对经济学的过高期望啊。真的,真的,经济学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的;此外,我只是个master,有些活真的可能是Ph.D更能胜任……哈哈,还是先谈过再做个估量吧,我心里总是有点悬着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本周学习感言[4th week, April]

总是感觉这阵子的生活过于慌乱,很多事情都是匆匆忙忙的去做,然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譬如总算考完了GRE AW部分,但是出来之后却没有任何感觉,好的感觉也没有,坏的感觉也没有,就好像只是去测了个无关痛痒的普通话而已。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生活的这么颓废。或者,有点怀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了。

周三下午的时候应付完那个有点无奈的发飙的老师,跑到经管楼和陈老师聊了一会,突然间不知道自己想做的究竟是什么了。昨天春游的时候和王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出国有点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想拿到PHD之后进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实在是厌倦了科研制度的黑暗,不知道这是公共品还是私有品了,反正是一团混乱。不想进某些“血汗工厂”,拿着自己的青春精力去换所谓的高薪。

这一周,匆匆忙忙的,为了赶一些事情,读了这些东西:

  •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GA Akerlof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
    一篇关于“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的经典文章,叙述了不对称信息下旧货市场崩溃的可能性及事实情况。显然,这个是信息经济学课后的参考文献
  • FDI and Infrastructure 的一些文献。感觉中文的文章很少,只有一篇社科院的2005年的专门写过这个问题。更多的则是综合考虑FDI的情况。看了很多文献,发现我们不得不去做实证,理论上没什么好分析和创新的。我也对这个coursework很无奈,但是又不得不去做。所以这周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搜集数据上了,目前选定的是昆山和东莞,想做一个两地的对比研究——因为产业结构等等实在是太像了。
  • 同时,为了应付实证要用的面板数据,我们不得不开始学习panel data那些什么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之类的东西。翻了翻伍德里奇那本书,开始稍稍明白一些了。最终还得仰仗欣欣姐的指点~
  • 《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Topics in Microeconomics:Industrial Organization,Auctions,and Incentives)》这本书,作为初步从中级微观走向高级微观的尝试(虽然以前也读过范里安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组织理论(基于博弈论)”和“拍卖理论”、“契约理论”以及牵扯到激励理论的“锦标赛模型”。用了一下午草草的看了看,总不能对不起花掉的近50大洋。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和印象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的耗费时间去一个个的推导。或许这就是没有老师去讲,不是课本的书的悲哀。也许,只有用到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好好的看一看吧。懒惰啊!
  • 然后就是business week这种充满新闻的尖锐和独特的杂志,当时是为了找点GRE写作的感觉的,看完之后倒是收获不少。颇为欣慰的就是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在这半年的强制锻炼中增加了不少,从英文文献到各种杂志书籍,以及大片的英文网站充斥在浏览器之中,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直接不是一个档次的了——写作时候的贫乏感!什么适合我的英文表述能力和中文能相提并论,我就大大的满足了。
  • 最后就是关于public choice的一些东西。很悲哀的发现作为经济学专业,“公共经济学”这门课居然不开,更过分的是财政学专业虽然开这门课,但是讲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山大经济学院没有研究“公共经济学”的吗?或许我只能这样宽慰自己——就像去年感慨为什么不开“制度经济学”一样(好在这学期的徐超丽老师的法经济学几乎就是串着制度经济学讲的)。没有这门课,我所能做得就是感兴趣的公共选择理论的“投票制度”。记得第一次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还是学习中级微观和阅读科斯的论文、张五常《卖桔者言》和一堆散文集的时候(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才正儿八经的开始学习经济学,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而后就因为课程的缘故中断了对于这一块儿的学习。直到前几天给导师发邮件,他建议我去看看“公共选择理论”,我才开始突然间又拾起这些东西,却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书(布坎南 or Arrow?阿罗的东西我都几乎没看懂过哎)。或者现在,已经不应该依赖教材了?而是应该wiki一下找几篇经典论文读读了?
  • 要读的还有那些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东西,从《理想国》到《思想录》,还有很多很多……突然间觉得自己从未学过这些东西,大有悲哀之感~

好了,啰嗦完了这么多,我也不再哀叹了。昨天做了一件很费心的事儿,就是把自己的简历草草的写了一下,然后开始在招聘网站上四处投了。希望暑假能有个地方去实习,目前倾向的有:零售业、物流业和银行。证券保险我就不去了,那点儿金融投资学的知识还不够丢人的。

还有,昨天的春游很开心,虽然水濂峡那个破地方……还有没碰到辛辛苦苦帮我送吃的来的小C……真是对不住他!还在回来的路上买了两个黄金灿灿的瓜(貌似品种叫”伊丽莎白“?,图片附下),好甜啊!生活真是幸福!
2008325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