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天赋,努力和运气

这个问题从小就被讨论,“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洗脑洗得深入人心。

人生有些经历之后再去看这三者的关系,多少有些不同的感触。比如天赋,真的是事半功倍没法比。很多时候我的感触是,智商大概就是一种大脑控制的高层次的能力,可以随时转移到其他层次(比如小脑控制的运动能力),但这种转移不是没有成本的。当看到别人轻轻松松、不需要大脑的转移支付,就可以胜任某项任务的时候,只能感慨这就是天才(天生的天赋或者通过长期训练得到的)。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大脑的计算能力可以用来弥补其他的不足,但是其他层次的能力是没法反向转移到大脑的。这是一个单向的机制。

意识到天赋的强大之后,我学会的最乖的就是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挖掘自己的天赋(就是那种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就是能做好的事情),通过反复训练弥补致命的短板,但不要去强求短板可以变成优势,否则太累了。对我而言,语言能力是一个天生的短板。我的耳朵对语音不敏感,我的舌头对发音控制一般,我的大脑对单词记忆不佳,所以我的语言学习一直是很慢的。但还好,语言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我只需要在被制约的时候加强就好了。譬如英语,这么多年来磕磕绊绊,最后也混到了算是流利(听说读写包括单词量)的水平。我从来不会奢望自己能跟母语者比肩,毕竟这不是我的天赋所在。但是那些我真正擅长的天赋,嘿嘿,那就不客气了。领悟力强自然要善加利用。

从伦理哲学的角度,公正是不应该建立在人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上的。比如出生家庭贫富不能自我选择,所以社会应该有意识地弥补个中不公。那同样的,天生的天赋也是不能自己选择的,那么这也属于社会的责任范围吗?从一个社会的角度,人尽其才自然是最优解,但是又如何面对“供给(即现有天赋分配)”和“需求(即社会急需技能)”之间的不平衡呢?换句话说,我们总不能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擅长舞文弄墨,而决定没有人去做饭,对吧?那这个社会直接就饿死了。伦理哲学一直强调的是,公正要去形成对于“努力”的正向激励。有意思的就在这里了,努力和天赋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网络流传,“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多少给了很多人当头棒喝。从我的经历和观察来说,努力自然是不可缺失的,但也不是注定有收获的。努力在自己的天赋点上,自然会功成名就。努力若是用错了方向,那就是失意时刻的自我安慰了。选择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努力本身重要的多。从个人的角度,谋定而后动方为上策。那么从社会的角度,又该如何呢?

运气。天赋和运气多少有些类似之处,都是人本身不可控制的,然而运气则更多像是一个短期的冲击。运气公不公平,这个我们挺难比较的,毕竟我们不知道运气本身来源的机制是什么。然而能不能够把握住运气,这是可以事后观察到的。很多成功往往就是一念之间,过了那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刻,再难复制了。我所观察的人群越多,对这点的感触往往也越深。把握住一个机会,往往后面就会顺利很多。你说这很公平吗,也不见得,毕竟也有人一时运气却导致后面满盘皆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彩票巨奖,简直是厄运的诅咒了)。当然还有不可复制的时运,比如影响一代人的恢复高考,比如我这一代人的留学开放大环境,对很多人都有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最近在想这些,多少也是试图理解那些以前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提醒自己不能井底观天。我曾在落园首页挂了许久的标语,“兼济以达,独善则穷”,现在看来并没有过时。独善,或者说自我优化,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任务。兼济,或者说剥离自我利益的层面去思考社会问题,则颇具挑战,却也有意思的多。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学经济和学数学的区别 [4th week, Dec]

原谅我这么一个最近忙于应付数学考试的人吧,要知道这简直是折磨的我快没人形了,尤其是从上海回来之后恍然间意识到自己只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面对接踵而来的数学考试们的时候,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以至于去资料室上自习的路上看到大一大二的孩子们快乐的边走边开玩笑,刹那间觉得自己好老,都没有激情做什么事情了。哎,想起来在上海换地铁的时候也是,中南的那些学弟们跑在楼梯上,而我只能懒洋洋的排队等着扶梯上下楼……真是岁月不饶人么?为什么心态一下子就变化了这么多……好悲哀的感觉。

最近总泡在数学里面,自然无聊之时有些感触,拿出来晒晒顺便证明我的思维还没死亡。下面是昨天晚上实在是被那门叫做“泛函分析泛泛学”的课折磨的脑子抽筋,面对一堆符号再也不反应任何东西的时候,随手写下的。话说陈老师那句“你先假设它为对的”真经典,我总是这么自欺欺人的把那些看不懂的证明“假设它为对的”强行背过而不是去理解那些逻辑了……

如题,写下的是“学经济和学数学的区别”。

  • 学经济学会让你对自己的智商越来越肯定,因为你会发现经济学的那些原理好神奇,一下子世界变得好单纯,好清晰,大家只是一堆效用函数;而学数学会让人越来越否定自己的智商,你会觉得这个东西简直不是人脑子能想出来的,尤其是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那些BT的定理证明……
    推论1:学不会经济请去怀疑你的教科书和老师,学不会数学请直接检讨自己的智商
  • 学经济学的时候也会偶尔证明一下某定理,这个时候如果有什么不知道老师会很简单的说“这个是统计学中的结论”,然后心里默认这个结论是对的拿它继续往下证,然后发现一个看似复杂的定理很简单的就证明了——因为那些复杂的结论都已经在心里“被假设”为对的了;学数学要是证明一个定理,作者恨不得掘地三尺从最基础的公理开始证明,往往感觉到的就是“这不是显而易见的,还用证么”的东西却一遍遍的推来推去……
    推论2:经济中的创新很容易,假设XX加一个条件就是了;数学中的创新很难,因为加一个假设都是难上之难的事儿。
  • 学经济学,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就像是“盖房子”:初级告诉你基本的原理(搭架子),中级拿图形加深一下印象和定量分析(砌墙),高级则是引入更多的数学工具来严密的分析那些熟络到不行的结论(装修);学数学则是“拆房子”,先学学数学分析告诉你怎么把一个东西拆开来看(拆装饰),然后再学学实变泛函告诉你怎么去拆一堆东西(拆墙直到露出架子)。
  • 学经济就像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总在接触现实中的那些dirty data;学数学则总呆在“芝兰之室”,索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现实长啥样!
  • 学经济的处理数据是“逛超市”,拿到数据就把现有的计量模型拿出来翻翻,套进去一个个看看那个最好用就OK了;学数学的则是“定制式服务”,来了数据要根据数据的属性来设计模型,往往是一对一定制式服务,超级suit。

其实说来说去,都只是无聊之时的抱怨而已。无论是经济或是数学,都有一点科学的精神相通——追求简洁。希望能够以一根杠杆,撬动全世界——不过这样看来,数学的野心似乎更大些。

注:上述都只是玩笑之话,切勿当真。

At last,

Merry Christ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