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虚拟世界,社会规则与经济学

大约是去年此时,在某个思如泉涌的日子,想看一下虚拟世界里面的货币供给到底是啥样子的。这个问题很好玩啊,因为很多网游里面都出现了大量的通胀现象,所以单单通过交易数据就可以看到很多通胀到底是不是由于货币供给引起的,至少可以看一下货币数量论是不是那么回事儿。经济学既然是研究人的活动的种种问题,那么就不用在意到底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我倒觉得有时候虚拟世界更容易控制变量,所以反而结果可能更可信一些。

然后时隔半年,有人给我发信把所有的跟虚拟世界有关的资料都要走了,其实我也只是贴了长长的一串参考文献列表给他。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挂在网上的好处就是,经常会有人搜过来然后问你要资料。往往我都是一时兴头过了就没写下去,所以资料攒了一堆没处理,然后就扔给人家了——当然扔的最多的就是参考文献列表,谁让zotero可以这么方便的把所有的东西一个“export”就OK了呢?

这又半年了,从深秋到了春末,昨儿听了一个教授的报告,是关于虚拟世界中的距离问题的。很好玩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他们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做了很多好玩的事儿。然后这篇文章(或者是相关的一篇)貌似也要发到AER上。很奇怪,最近感觉AER接受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啊、实验经济学啊这块的东西,虽然这些都是热点,但是这么集中的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还是蛮少见的。期间大家讨论了很多问题,但只有一个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社会规则”这个事儿。虚拟世界中少了很多约束,所以社会规则不一定和现实中一样,这样的话人们的行为、决策或许也会不一样。这个社会规则应该视作比“制度”更为宽泛一些,糅杂了许多道德、法律等等因素,也难以具体一一下一个定义。

原来在我的感觉,虚拟世界是一个“稍稍没有人情味”的,社会压力和交往纵横要简单很多,所以或许更适合把人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去看。然而现在看来却不是这么的简单,一个社会的运行必然有其既定的规则,人们也不总是“效用理性”的。再者,虚拟世界必然要受到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因素的干扰,比如财富、人脉等等,social network不是新建一个,而是很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了而已。这样的话,对于social network影响就要重新评价了,既不可以简单的平移,也不能直接忽略。

经济学界越来越关注互联网,我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或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依赖互联网,更容易从互联网上寻找他们的问题和答案。可惜啊,我有很多想法却没人去帮我实施,我自己又总是懒得动手真正去做——或许还是觉得积累不够怕自己糟蹋数据。社会总在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着,只是一群经济学家们为了保住饭碗苦苦的研究着。

最后,今儿还看到一篇好玩的文章,把一个古老的问题讲出了新意:电影院的爆米花为什么贵的离谱?从价格歧视扩展到支付意愿等等,看来简单,却也好玩的很。顺手就翻译到译言上了,有兴趣不妨移步去看看(如果打不开请稍候,等待“审核”)。

p.s. 都说经济学家和天气预报员喜欢预测,那我也不妨预测一下:十年内,清华经管学院必然跻身国内经济学三甲。至于原因嘛,不好说,80%直觉,20%是自由和竞争。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The world is FLAT! [4th week, Nov]

今天一觉睡到下午6点,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午吃完饭又睡着了……然后懒洋洋的打开邮箱,淹没在满目的英文中(话说,我的中文最近退化的厉害,我强烈感觉每天用英文写的东西绝对比中文多的多的多!!!),然后突然间很兴奋的发现一封邮件!!!

一个外国人,名字怪怪的,姓的第一个字母L左边竖上还有一个小点,鬼知道是哪国人。还好他写的是英文(要不我肯定直接当垃圾邮件删掉了),然后我就饶有兴致的看起来这封信。不是很长,他告诉我它通过Google搜索到了我的英文博客(不是中文博客哦),然后发现了我的一个Manuscript(也就是未成文的ideas),对那个topic很感兴趣,问我有没有什么相关的资料。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我那篇topic是关于虚拟世界里面的通货膨胀问题的,结果貌似周围没有几个人对这个topic感兴趣,自己也没找到新的idea(我得好好补补宏观),就搁置在那里了。这次终于有个老外被我钓上来啦,哈哈!当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也就是说,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英文博客虽然更新不多(-_-)但是还算有用的,嘿嘿。真是见证了弗里德曼(是那个记者不是那个经济学家)那本著名的书的题目:The World Is Flat! 通过互联网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度兴奋了,说说前几天就一直想写(可惜博客挂掉)而没写成的东西。是Taiyun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美] M·克莱因著)。当时刚从图书馆借出来,心里就凉了半截:咋这么厚啊!书还被前面那些厚颜无耻的阅览者画得面目全非——拜托,有点公德好不好,谁不知道你家荧光笔多啊,不用到这里来显摆!

而后这周开始我就经常背着它去某些着实无聊但又不得不去的课,不时翻开看看,读个一两章而后休息休息。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翻译的也不错。我原来认为数学一直是不注重历史脉络的,但读这本书,从柏拉图到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欧拉、拉普拉斯、笛卡尔、柯西、达尔文、拉格朗日、哥白尼、牛顿等等,我还没看到高斯就已经完全沉浸在一种数学和哲学的美丽之中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伴随着整个人类对于世界认知的发展,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原来,数学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不用管以前发生了什么的……数学的历史、或者更确切的说、哲学的历史,也是也有意思的。

现在大致读了一半有余,由开始的随便翻翻到现在的敬仰之情滔滔不绝,我开始越来越深的被这本书的思维影响着。原来一直知道数学很神奇,但是都是懒洋洋的学一些解法,并没有试图真的去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一些问题。原来只是敬仰数学王子高斯,现在则觉得他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无与伦比的抽象能力。而这种能力,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洞见,这么拨开云雾见天明、透过表面看实质的思维,着实意味深远。

不想再多说什么,每一章其实都有能拉出来扯好多东西的内容,如果我再写下去估计就成了一本更厚的评注(浅薄的读后感而已)了。还是那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志之士理应亲自翻开一阅。

还有很多很多事儿,今儿悍然的发现居然把信用卡刷爆了……今儿下午也很囧的发现把自己用英文写的东西翻译为中文后几乎不通顺(强烈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而后又把下周上课的课件弄完了。博弈论好讲,可是福利经济学实则是我的软肋。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