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发改委打的飞机和引发的地震

最近比较流行的段子,发改委继打完飞机后,又开始引发地震了~

打飞机的段子(截取):

2009年3月25日
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
当天,美国空军一架正在执行测试飞行F-22“猛禽”战机加州爱德华兹空 军基地以北六英里的地方坠毁。
2009年6月1日
发改委发布调价通知,上涨油价
当天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 人。
2009年6月30日
发改委再次发布调价通知,上涨油价
一架载有154人的客机在从也门前往科摩罗的途中坠毁
2009年7月15日
发改委就成品油价格问题发表说明,称价格未调整到位
当日,伊朗里海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该国西北部城市加兹温附近的村庄坠毁,机上15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

当然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大家的情绪,但是这样的东西真的可信吗?“巧合”真的有那么多吗?让我们看一眼最近几年油价调整和飞机失事的记录(完整数据集在这里:oil_price.xlsx,数据来源分别是Wiki的失事记录和搜狐的油价调整记录)。

53d5aaeajw1dr8ovj1649j

(最上面的一行蓝点是涨价;中间是降价;最下面一行红点是飞机失事。点击上图查看大图
看出来了吧,首先呢,发改委的油价调整是有涨有跌的。可是这条新闻明显只挑着涨价的来说事儿;然后,飞机一年失事也得有二三十次,发改委调价也就是一年几次……换言之,发改委要想挑个飞机完全不失事的时间区间,还真有点难!

既然这个明显是选择性样本,那么我姑且臆测一下几个结论:
1. 发改委每次降价,也是在打飞机。
2. 发改委不涨不降油价,飞机也照样掉下来无误,所谓躺着也中枪啊~

其实本来就是无影儿的事儿,真的是黑的也能说,白的也能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统计数字”哦!如果你信这种所谓证据,我再给你抓一把出来~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被我关联起来,亲,你信吗?我还能找出更漂亮的看起来更科学的模型来包装一下,让你觉得“超级专业”……真的是,选择性样本误人啊!

好吧,其实我写这个的目的,只是想说,不要轻易被这种“别有用心”的统计数字骗到!统计一下估计这连个correlation都不算,新闻稿却写的信誓旦旦的跟前因后果似的(关于causality inference的事儿,还敬请期待COS上dingpeng兄的大作哦!)

同样的道理估计也适用于下面的段子,证据我就先偷个懒,不找了。

墨西哥又地震了!!因为发改委又涨油价了 2010年4月13日发改委上调油价玉树7.1级地震。2010年10月25日发改委调油价,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2010年12月22上调油价,日本7.4级地震。 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调油价新西兰6.5级地震。2011年4月7日发改委上调油价墨西哥发生6.5级地震日本再发生7.4级地震

还有这个,我窃以为数字不是这样的,也没去细细的追本溯源。大家可以帮忙斧正一下。

---
题外话:虽说这里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证明这样的段子荒谬之处,但是背后其实可以理解的是,这只是大家宣泄情绪的方式而已。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林林总总,总要给人出气的机会的。不过,也只能出出气而已,深刻的改变需要太多太多的努力,也可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量变产生质变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跨学科研究之殇

今天看到木遥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是件残酷的事,略有感触,在此罗嗦几句。

1. 经济学大量吸收了数学家,Arrow之后更是有一系列微观理论数理化的变革,Laffont的加入对于博弈论的影响扩大也不可或缺。这些人,在当年应该都算是“跨学科”的吧,经济和数学总是走的那么近,和统计学就更不用说了。
2. 很多学科领域都在期待数学工具的变革和进步,很多学科的突破式发展也是得益于数学工具的引入。物理和数学的渊源就不用说了,生物这些年来也多多少少依赖着好多数学工具的发展。另外从某种层次上,计算机和数学是不分家的……
3. 交叉学科研究最难的是,要求一个人具备两个、或者更多领域相对专业的知识。某一个领域少了一点,都不足以支撑一个突破性研究的进展。或者应该这么说,纯知识是好学的,关键是习惯两个以上领域的思维方式,知道他们分别关心的是什么,然后找到交叉点,这是我觉得对人要求最高的。隔行如隔山,很多时候确实如此。

最后补一句,最近常用一句话,

偏见源于无知

无知请理解为“某种知识的欠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统计调查和研究估计往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样本是不是selected sample。简单的说,你不能跑到东北去进行人口身高采样然后回来告诉大家这就是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而某些国际研究,限于资金人力,往往在一个国家就取一个或者几个点)。selected sample,以及我们耳熟能闻的truncted data, censored data 等等,都是样本较之于总体的缺陷,自然会造成最后估计的偏颇。这也是很多时候,为了保持无偏(一致)性,我们需要根据样本的特征加上各种假设(比如Tobit模型)进行修正,然后才能得到基于假设下面的一致估计。

这是从统计或者计量的角度说这个估计的事儿,那么扩展一点,统计的本质无非是“归纳法”(此处特指相比于演绎法),那么自然是基于已有的信息集作出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判断。如果信息集不全,正如我对“无知”一词在上面的运用,那么得出的结论必然多多少少是有所偏颇的(无偏成为了小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跨学科研究对于研究者多领域知识的高要求,在我的理解中,是这些研究突破困难但是珍贵的最主要原因(至于是不是偏颇,我们只能说这里无偏就更加的是一种信念了,没有什么可以衡量比对的依据了)。

终归,在一个充满噪音的信息集里面,找到有效信息,是一个脑力+体力活。Ph.D在我看来,值钱的地方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苦干精神,怕是真的与上上课就能学来的知识、和考考试就能获得的分数或者证书没什么关系。至于木遥所说的就业问题,呃,学界容不下还有业界……不要这么看不起业界……实践也能出真知啊。从学术研究突破所需的资源来看,业界能提供给研究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所谓换个角度看世界嘛。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批判性分析

虽然说我一直有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文阅读,但是回来后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很多东西都显得陌生了。到家后终于有时间小憩一会儿,打开电脑认认真真的看一下报纸和杂志,尤其是后者,以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Google Reader可谓是我赖以生存的阅读工具,里面搜集了比较对我胃口的一些文字。我不是很喜欢订阅纯新闻——大多数新闻看看标题不就知道啥事儿了么,要是真的感兴趣关键词扔到google news里面搜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订阅评论似的东西——其中最合我胃口的东西,就是《南都周刊》。我也忘记了怎么发现这东西的,不过读起来一直觉得很舒服,就一直读下去了。

那天在北京,路过报亭的时候,才知道《南都周刊》真的是有纸质版的。我一直觉得这么有点“左倾”的东西,可能在市场上压力重重吧。《南方周末》已然好久没有看过了,不知道《南都周刊》和《南方周末》又是什么关系。

喜欢读《南都周刊》的一个理由就是,这东西是周刊,更新频率刚刚好——月刊太慢,注定只能谈一些深入的东西;日报太快,注定谈不了深入的东西。周刊大致是一种两者之间的平衡吧。有些时候,我把《南都周刊》当新闻看,也不过是草草扫过标题;大多时候,还是会静下心来单独抽一部分时间来看过所有的段落的,毕竟它很少让我觉得写的很无聊。

读的越多,尤其是读到牵扯到经济学方面的报道,感觉很多时候一种自然而然的批判性阅读就出来了。听百家之言,但是也不是尽信之。长久以来,多多少少的共识是国内有一批喜欢关注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研究者,这是一件好事;这些人也乐于在媒体上扩大经济学的影响力,这自然又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林子大了,难免有一些人说话的目的就是混淆视听,简而言之就是“屁股决定嘴巴”,为谁做事为谁说话。我诚然不是一味的附庸说“西方经济学”就是对的或者就应该拿来做标准衡量他们的言论,只不过至少我们需要在逻辑上自圆其说是不是?尤其是牵扯到宏观的东西,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对错,这个时候能让人信服的言论必然是可以完整的自圆其说的。

相比而言,我越来越讨厌某些“专家”滥用经济学术语,来一味的煽动情绪。记得上几个月写论文的时候,总听到一个同学嘀咕说“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文笔都很烂”,当然他是指的美国那边,“把有意思的东西都写的干巴巴的”。国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擅长舞文弄墨、或者有这个时间和激励去舞文弄墨,只是从我的观点来看,越来越难得看到一些客观的诚实的经济学分析了。这里有些原因是很多问题很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自然当我读到某些文章的时候会从某些角度argue一下,虽然不代表我自己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另外的问题大概就是很多文章只是披上了经济学美丽的嫁衣。

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过GRE这么一个考试,其中AW部分,翻译为“分析性写作”,有一条可以被用作批判的理由就是“选择性样本”。很多人大概考完试就忘了吧,不会再去在意这种分析方式。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仔细看看现在的报道,大多数还是一种乐于选择一个极端样本来煽动情绪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就发生了,但是不要一味的去强调和扩大嘛。除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我想不出这样的夸大意义何在。

总有人会留言或者email问我关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在某些经济学家放出一些惊人的言论之后。当然,首先受限于我自身的知识,很多东西我真的不知道答案。经济学虽然给我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但我还是倾向于不知道的时候就不说得太多为好。能说的只是,阅读的时候不妨保持一点基本的批判态度——但不是一味的否定,很多事情只是to what extent, it is right. 何必太计较绝对的是非。

嗯,如果让我推荐一下经济学博客,我看了一眼现在Google Reader里面还剩下的、我几乎每篇必读的只有郭凯经济笔记都是骗银地。这两者风格不同,郭凯特别象是一派宗师,是难得的可以对宏观大问题娓娓道来的;兰小欢则有点剑走偏锋,喜欢研究一些有意思的小问题,有的时候亦能以小见大。至少,从长期来看,他们是有责任的在写博客的经济学研究者。如果不想看有些古老的一些经济学出版物,如[cref %e6%8e%a8%e8%8d%90%e7%bb%8f%e6%b5%8e%e5%ad%a6%e5%85%a5%e9%97%a8%e7%9a%84%e5%a5%bd%e4%b9%a6%e7%b1%8d%e2%80%94%e2%80%94%e3%80%8a%e5%bc%97%e9%87%8c%e5%be%b7%e6%9b%bc%e7%9a%84%e7%94%9f%e6%b4%bb%e7%bb%8f],或者有点小偏的《魔鬼经济学》,那么这两位的博客还是值得长期一读的。

附带一条让我有点小高兴的消息:毕业论文拿了个A+(9.5/10)。记得去年毕业论文也是这个分数来着,但是相比而言今年的对我来说含金量更高一点吧。这也是这一年唯一一个A+,一般能拿个A心里就蛮开心了。在我离开学校的这一刹那,这么一个消息,多多少少是一种对于这些年来努力的小小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