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读书有感

声誉溢价让资本市场波动愈演愈烈?

按说我一个不怎么研究finance的人,是没什么太多积淀来对这篇paper评头论足的。只是翻这一期AER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了,感觉有点意思,所以简单的说说他的观点。感觉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包括中国),对于波动性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细致,各种可能的因素对于市场的冲击都在其中。相比而言,不成熟的市场就有更多匪夷所思的套利机会,这也是很多量化工具切入点吧……不懂乱说,finance我总喜欢用寡头博弈去理解嗯。

Guerrieri, Veronica, and Péter Kondor. 2012. "Fund Managers, Career Concerns,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5): 1986–2017.

working paper版本可以直接点击上面的标题链接下载。

前几天的那篇讨论薪酬的paper类似,这篇只是更直接的在说基金经理的报酬,当然随着市场的不同有些假设也不大一样。

先说假设。可能大家都知道,金融圈有两种基金经理,靠数量模型的和靠搞市场关系的。前一种基本就是天天对着计算机,后一种则天天到处跑,然后做的就是去找企业的内幕消息。在这样的现实下,肯定有一部分经理对某些企业的违约情况有着更多的信息。

可惜市场永远是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并不知道哪些人确切的有这些内部信息,他们只能参照这些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来决定投资与否。久而久之,我们就见到了很多所谓的“大牌经理”,做到极致的有庞氏骗局的创立者Ponzi,当然他是直接融资了。随着时间的积累,基金经理之间形成了一些声誉之类的信息,可以向外传递。这东西和我们在淘宝买东西时候看到的卖家评价别无二致——亲,这个经理以前没赔过哦~ 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为了规避风险往往会在淘宝选择大卖家,这样大卖家就借助自己既有的声誉可以设置更高的价格(关于在位者与进入者的博弈模型暂时不考虑,那个更符合最近京东和苏宁的故事,有空另外讲~),这就是所谓的“声誉溢价”了。声誉溢价会对基金经理有着正的激励,所以出于对职业发展的考虑他们的投资决策会有所影响——比如当风险极高的时候,一般会选择保守策略。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一般说来“高风险高收益”,换成人话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当企业的违约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其对应的(不违约时候)收益也应该比较高,这样就可以补偿这些基金经理被炒鱿鱼的风险。可是这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嘛,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牌经理的声誉溢价会越来越多的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更多的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高风险还是低风险金融产品),进而“小流汇江海”,声誉溢价会带来金融市场本身波动的放大,于是我们看到金融市场的一起起风起云涌浪潮波动愈演愈烈。市场的过激反应,便有可能来源于这种声誉溢价。

简单的说,这篇文章得出的就是这么一个结论。放大冲击的波动示意图见下。

2013-12-09 16_55_23-guerrierikondor_nov7.pdf - Adobe Reader

让我简单的评价的话...嗯,就算有这么个channel,我们也无力从机制设计上改变什么。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扭曲的人力资源配置

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大家都默默的承认着这个道理。这只手有多厉害呢?很多人看投资的走向,觉得市场的效用太过神奇。而最近,则在深深体会到这只无形的手对于人力资源配置的巨大作用。

这个问题有多现实呢?高中毕业选专业,要选就业好的,然后一窝蜂奔向经济管理计算机;毕业之后要就业,还要选利益最大的,于是公务员、金融大热。

这么说,是因为最近很多本科同学研究生毕业,在找工作。经济金融嘛,大多数都奔向金融业了。投行,券商,最差也要去银行。还有若干希望找个铁饭碗进体制内的。可是,这些地方真的需要这么多优秀的人么?市场不管长远的,市场只告诉你价格是一个决定走向的因素。

想到这里,就深深的感觉到,原来自己所不理解的、那些研究经济体制对于资源配置的distortion的论文价值在哪里了。原来不觉得TFPQ、TFPR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宏观层面衡量生产力的指标。

小小的再一个感慨。国外偏学术的econ项目对学生的训练是什么呢?现在看来答案越来越清晰了,就是培养经济学家,学校里的学校外的都算。没有其他任何其他的目的,干净的纯粹。有的时候翻翻所学的东西,到硕士已经是在“精”和“专”上走的很远了,真的只能为做经济学家而准备,就算economist这个词儿快被用滥了。其他任何事情,在业界,还是欠缺的太多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从经济理论到商业模型

宏观经济理论比较难以直接转换为微观的商业模型,就不说了,毕竟关注的问题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那么微观经济学呢?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可以转换为一个可实践的商业模型呢? 除了金融之外?

这可能是经济学院和商学院最大的区别吧~就像物理和工程的差别。从我的感觉,最普遍的就是各种拍卖理论和模型,但是这个就有点鸡生蛋、蛋生鸡的味道了。比如Groupon,这种互联网时代的团购模式是不是我们以前所未曾闻及的?那么,在每一个传统的商业模式搬迁到互联网这个平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信息的优势(用户注册资料、购买记录、地理位置等),来针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弱项有所弥补呢?

电商在过去的2011年为广大群众贡献了无尽的福利,这个看看双11和双12抢购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吧?各种烧钱烧的没完。从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认为他们对平抑物价做出了杰出贡献……当然这个是暂时的,可是是什么样子的力量让各大电商这么火拼呢?我个人认为,还是信息优势和物流瓶颈突破,带来的电商较之于传统卖场库存、场地租金等等大幅下降的优势和对于顾客的准确感知。

作为一个有羊毛一定要蓐的半家庭主妇,我就很直接的在淘宝商超买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肉和蔬菜牛奶等这种暂时没法买的之外。一袋大米,比1号店还便宜,联想起1号店每笔单子都亏,我就更开心的蓐淘宝的羊毛了。真慷慨啊,还暂时只有上海可以享受此等福利,真是送到门口的肥肉啊。其实,好吧,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去超市扛一袋5kg的大米太沉了,还是送货上门的好啊。

随着信息流通的加快,不可避免的,各种传统的商业模式都要面临着变革。这个过程中,经济理论可以发挥多少作用呢?我们对于information和noise的分析、我们对于博弈的分析、对于交易成本的分析,一个个是不是都可以重新在信息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考察是不是可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有一种新的均衡结果的存在。为了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我们又应该如何设计一个对应商业模式,来充分挖掘信息的力量,创造信息租和利用信息差,赚取信息的价值?

最近在一直想这个问题,或许过去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太专一的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了。这里面其实不论是academic research还是business trials应该都是可以有所尝试的。如果说团购燃烧起了传统商业模式在信息时代的第一场变革,那么后续的,应该还有更多的爆发空间——在泡沫破灭之前,需要创造更多的实质性的支撑。

最浅的,从最直接的信息流通的层面、营销,也会经历一场变革吧。只是没有它背后实质性的商业模式的变革那么深刻的有趣。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懂经济学的客户伤不起啊~~~

大多数时间,我在客户面前都是能装就装,言多必失嘛。只是,有些东西总也逃不掉——比如项目经理会乐于把你高调的介绍出去,然后欣赏客户各种诧异的表情。于是乎,就有了前几天的一幕:

项目经理:“她是欧洲回来的经济学硕士”
客户:“正好,我这儿有个问题咱探讨一下,那个你看最近RMB汇率是会升还是会降?”

然后我正欲开口,明知这个问题逃不掉,赫然发现客户桌子上放着一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呃,亲,咱不带这样的吧?我是说曼昆的观点好呢,还是说我自己的观点呢,还是,干脆扯扯最近哈佛里面传统经济学课程被围攻的故事

常常感觉,M.Sc in Economics这个头衔,有时候反而成为了我很大的麻烦。经济学啊,尤其是在国内啊,客户总觉得你可以解决一切经济学问题似的。什么股票啊,金融啊,汇率啊,外贸啊,还从来都是宏观的问题,让我这么一个对微观执着的人情何以堪。有的时候真觉得,干脆回去拿个Ph.D的头衔再回来忽悠人好了。另一方面,我确实觉得,可能这些客户从来都没见过、也从来都没想过他们会接触到一个经济学硕士……还不是 made in China 的。亲,我是来帮您做咨询的,不是来推销个人理财的,不要再跟我讨论投资的问题好不好~(顿时觉得,自己干脆开个投资基金算了,这么多需求~这么多花钱不眨眼的客户 ^_^)

哎,原来觉得,经济学一向饱受争议是因为他的实用性

约70名哈佛大学学生日前退出该校经济学教授格雷格·曼昆(Greg Mankiw)的课程,他们宣称曼昆的保守教育影响了哈佛的前一代学生,而那一代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为今天的决策者和银行家,造成了当今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我总在说,那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是经济学家们鼓捣出来的,一项政策影响的往往都不只是一个两个产业,这是一种多么对人的控制欲和影响欲的极大满足啊!回想起当年做反垄断分析的时候,那种窝在实验室里“叱诧风云”的感觉,想想当年对电信业的分析,真觉得现在的位置被我放的实在是低的过分了。依稀记得在UPF的时候,面对N多著名教授和他们主导的宏观政策,心里没有半点怯意的直面锋芒去跟他们debate……是不是往日风光,便这么悄然退去了?

现在的工作中觉得,经济学在国内的争议,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期望太高了。先不说一个老生长谈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人不把经济学和财务管理之类混在一起我已经很开心了。一说经济,立马什么宏观政策之类的问题全扔过来了,反垄断仿佛都是跳梁小丑吸引不了什么眼球。怪不得国内经济学家们一直那么风光,环境在那儿啊!真的是对人的虚荣心的极大满足~

算了,还是用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勉励自己吧。相信很多的付出和坎坷,都是日后宝贵的积累。“为之计深远”嗯~

[偏离话题的事儿]
最后放上一张图片,大家一乐,嘻嘻。原景拍摄哦,那天领一个同事去亲自看了看这个牌子,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
“真心不是PS的啊”。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商业模式的创新?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子的算是创新的商业模式?自从被某人说道“现在的成功都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而非产品的成功”。原来一直对商业上的事情比较懒,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敏锐的商业嗅觉,就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别人都鼓捣出来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更多的是一种经验,而不是一种科学。也就是说,我的理解中人们无法像推导数学公式那样推导出来一种商业模式,无论是营销还是融资,一定会在市场中大放异彩的。很多商业创新都是企业家的动物精神的体现,是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一种“灵感”似的昙花一现,而不是在若干数学公式中可以寻觅踪迹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Microsoft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当然我不排除window在当时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还不足以不错到占据整个市场达到垄断。微软的捆绑销售战略等等达成了一个软件帝国。有的时候windows太高调以至于人们不易去观察office的光彩,我个人觉得office是集中体现微软野心和长远计划的。是不是觉得office比windows好破解的多?以至于现在在国内动辄干个啥都是doc和xls、ppt,你见过多少人用latex或者OpenOffice?至少99%的电脑上都会装上一套office,就算自己不想用但是要交个表格之类的还是得借助这东西。更有甚者,ppt的地位我觉得在可见的十年内是难以撼动的,beamer确实难以望其项背,从展示效果来说除了flash几乎很少见到比ppt更漂亮的商业展示。可是,有多少人会做flash?又有多少人离不开ppt(尤其是泛滥的各式炫目模板)?可见,Microsoft在office系列的市场拓展上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个人用户虽然几乎不为自己的使用付费,但是你的老板是要付钱的。大公司里面有几个敢用盗版的?有这么广阔的群众基础,微软就每年等着花花的金钱进钱包就可以了。也难怪office系列每次的更新都是不痛不痒。以中国为例,多少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把office系列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必备内容,多少人接触电脑的第一堂课都是学会操纵office系列三大战舰。你怎么指着大家工作后说学latex就学latex,说换成不习惯的OpenOffice或者wps就换?微软的这招实在是计谋深远。

说完了有点夕阳的微软,再说Google。Google的创新就更简单了,免费。2G(或7G)的邮箱,免费;视频,免费;阅览器,免费;音乐,免费(仅限中国);图书馆,免费……用户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喜欢上了Google。关键是Google免费的产品往往还比其他家收费的好用,比如Gmail,见过了太多太多人用过Gmail之后再也不想转到其他的邮箱(当然我必然属于其中)。于是各大厂商趋之若鹜,抢着给Google送钱打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然后望着哗哗而来的关键字流量感动的泪流满面——平时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目标顾客群啊!于是,双赢的大好局面产生了,Google也就发达了。

再说最近很热的Apple,市值一跃超过了Microsoft,成为了大新闻。说到Apple,它赚钱的自然是iPhone和iPod,但你可别天真的看着网上说什么“一个iPhone的制造成本仅为售价的1/2”就觉得苹果很暴利了。其实它大多数钱来自app store和iturns的售卖。这样的平台大大降低了人们买音乐和买软件的成本,而每款软件不高的售价却聚沙成塔,喂饱了Apple。多好啊,人们一边玩着iPhone还不时的觉得“我的是Apple,多fashion”,然后软件开发商满意地笑着“要不是放在app store我怎么能卖出这么多拷贝啊”,当然最后自然是乐的数钱的Apple,消费者和厂商两面赚钱,这生意做得多划算啊~

说完了这些IT圈子的,别以为其他圈子的都在墨守成规。GE(通用电气)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把一个制造企业打造成一个金融企业的传奇历史。GE在每年赚取的租金和修理费就够这么庞大的一家子吃喝还有余,很难想象吧?别看GE看起来貌似比其他很多企业低调的多,他家的算盘打得很是精明呢!当然,金融企业的麻烦就是金融危机,这也是这么多制造业企业中它第一个轰然倒下的缘故(错把GE当GM,该罚!GE还活的好好的呢)

我现在一直在想,下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会是什么?是营销、融资还是新产品?

可预见的是,如果接下来不发生一次惊天动地的工业革命,像电力取代蒸汽机那么耀眼,新产品的产生也是很有限了。电脑每年在升级,电视从纯平到液晶,无论再怎么发展,总不会是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多只是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我无意于贬低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也希望他们的创新可以进一步带来人们生活的进步。但是单单从一个较短时期的商业模式看,大概是与新产品无关了,毕竟他还有一个模仿者问题。

然后就是营销模式。病毒营销、直销等等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广告营销,但这些都是更容易激起一时波澜而不是长久的创造影响力。我看好的一种模式是基于social network的,但或许正如我前面说的这东西更多的是经历丰富之后的“灵感”而不是数学推导或者计算机模拟,如何利用social network还是一个各个厂商都在跃跃欲试却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的问题。当然,你可以说Facebook就是借助social network成长起来的,但是Facebook怎么大规模赢利或许正是折磨着他的CEO每天寝食不安的问题。同样的还有twitter,它现在做成了一个渠道,但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倒水才能肥水不流外人田。哗啦啦的一股脑灌下去,若是雨露均沾还好,变成了洪水怕是大家都要玉石俱焚了。我始终不认为那些充斥在各大顶级管理/市场学期刊当中的漂亮模型放到市场中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没经过市场检验的模型和几张废纸又有什么实质差别,一点价值都不创造。从这个角度上,我倒更欣赏做数据分析的那些人,至少鼓捣出来一个“男士逛超市买尿布的同时也会买啤酒”。只是现在的商战集中于红海而太过惨烈,没想出怎么可以开阔蓝海。看来对于我这种不曾在海上航行的人,估计进去之后连是蓝是红还分不清。营销需要天分,如果不是想做一个天天打电话骚扰陌生人的seller的话……期待看到这个领域更多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当然也期待不久的将来自己有机会不计成本的去实战一番,看看这到底应该怎么玩。

最后想说说融资。虽然我一直标榜“对金融不感冒”,但不代表不关注。金融,尤其是微观金融、企业层面的金融确实是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生死的。打个比方,金融就是企业的血液,血液断流了大脑缺氧了你还活个啥?侥幸不死八成也成植物人了。但比较讨厌的是职业经理人,我一直觉得很多职业经理人太过短视,为了一时的业绩报表把企业的长远规划的毁灭了。百度、搜狐无一难逃此等厄运,一度沦为行尸走肉,不知道盛大接下来会走得如何。如果有一种金融模式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跳出“上市融资”的怪圈,反而可能有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战略规划走下去,越走越远。但是对这一块着实是不了解,不知哪里可以创新亦不知现在运行在何种程度。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我看做一个商业的门外汉(连半个赵括或马谡都不如)。我不曾在任何一个公司担任一个正式的职位,也不曾做任何关于公司治理模式的研究。纸上谈兵都不算,多半是雾里看花,不知究竟看到的是几分。所以不要为一篇日志较真,更不要坚信什么。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是一个人半夜痴人说梦?欢迎讨论,欢迎讨伐,也欢迎路过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