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午后阳光

桌子上有和原来一样,放了一盆薄荷。小小的薄荷,绿油油的,勉强可以用来回忆巴塞的日子。

午后的阳光倾洒,几缕阳光卖力的穿透窗帘之间的缝隙,就懒懒的洒在了薄荷的茎梢上。于是,薄荷每天都长一点、又一点,然后渐渐的就都是新的叶子了,根部的叶子开始孤零零的变得枯黄、退落。

昨天和一群资深的UseR在躲着午后的阳光在豪华的会议室里面畅谈R的可视化。我很不争气的,就在不停的吃主办方热情提供的各种水果点心……实在是好吃啊。当然最开心的就是终于见到一群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们,上次见面都是一两年以前的事儿了吧。R会议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上海这边也和北京的分工越来越细,专注于应用,这样一年两次的R会议就都值得去听呢!

话说,这个圈子和圈子之间的氛围好不一样啊,果然隔行如隔山。一群学经济金融的、一群学统计计算机的、一群学物理的,完全就是不同的圈子文化嘛!我是断然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里了。可能还是自己最熟悉的圈子最得心应手吧,比如经济,比如R。话说,昨天被bird领到一个超级低调的Cafe,大大开了眼界,大隐隐于市。原来“小资情调”是这么玩的啊~这才是专家的玩法嘛。

中秋节快到了,也借着回家办一些文档手续的时机和朋友聚聚、和父母撒撒娇。前几天被人批判太像学生,以至于和一个“有钱没学历”的人弄到话不投机半句多。好吧,说真的,有钱有学历的、没钱有学历的、没钱没学历的我都常打交道,还觉得都OK。这个,有钱没学历的、尤其是暴发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应付啊!讲逻辑讲不通啊。我真不知道这些人要的是什么。算了,惹不起躲得起。有个词儿叫做,“低调的奢华”,嘿嘿。

午后阳光灿烂,难得上海入秋之后不下雨了,阳光灿烂的让人又开始怀念巴塞了。好吧,我只不过是找个理由怀念一下巴塞,更多的是怀念一种渐渐远去的象牙塔中的生活方式吧。或许,我也从未离开。一切都取决于选择的生活态度吧。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第二届R会议新闻稿、线性代数

前几日收到Yihui兄转发的邮件,第二届中国R语言会议的新闻稿已经发在今年的R Journal上了。虽然已经多少看过这篇稿子,但是最终看到排版好的还是感觉很有意思。就单独把这两页的新闻稿从长长的R Journal里拎出来了,可以在这里下载:RJournal_2010-1.pdf。当然也可以下载全部的R Journal:Volume 2/1, June 2010

恩,顺便广告一下,第三届中国R语言会议上海会场也开始call for papers了,而这次转战上海财经大学足可以见到上海滩竞争之激烈。同样的,请持续关注COS官网的更新:http://cos.name/chinar/chinar-2010/

好了,广告做完了,提一下最近让我颇为眼前一亮并有所感悟的一篇文章: 《理解矩阵(一、二、三)》。这篇文章虽然看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但是让我有时间好好的思考学过了那么多线性代数高等代数到底学到的是什么,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计量里面的一些东西,免得总是觉得被灌了很多“三明治”矩阵们却不知道他们到底玩的是什么。因为我傻傻的给落园定位了一个“原创”,所以转载的此文就放在后花园了,请移步:http://blog.loyhome.cn/357(原文见http://blog.csdn.net/myan)。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貌似是搞计算机图形的,所以很多东西都带有计算机思维的色彩。然后就有若干学数学的人跳出来说“你这东西如何如何不严谨”。但对于我这种只喜欢站在门外凑热闹的人来说,足够了~矩阵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从大一的时候就傻傻的搬回来一本《矩阵论》,然后傻傻的发现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现在依旧理解不了,可见四年的学习也没啥进步。

这两篇文章发表于去年的4月。在第二部分结束的时候,我说:
矩阵不仅可以作为线性变换的描述,而且可以作为一组基的描述。而 作为变换的矩阵,不但可以把线性空间中的一个点给变换到另一个点去,而且也能够把线性空间中的一个坐标系(基)表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基)去。而且,变换点 与变换坐标系,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线性代数里最有趣的奥妙,就蕴含在其中。理解了这些内容,线性代数里很多定理和规则会变得更加清晰、直觉。

这个留在下一篇再写吧。

因为有别的事情要做,下一篇可能要过几天再写了。 ”

然而这一拖就是一年半。一年半以来,这两篇粗糙放肆的文章被到处转载,以至于在Google的搜索提示中,我的名字 跟“矩阵”是一对关联词汇。这对于学生时代数学一直很差的我来说,实在是令人惶恐的事情。数学是何等辉煌精致的学问!代表着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是人与上 帝对话的语言。而我实在连数学的门都还没进去,不要说谈什么理解,就是稍微难一些的题目我也很少能解开。我有什么资格去谈矩阵这样重要的一个数学概念呢? 更何况,我的想法直观是直观,未见的是正确的啊,会不会误人子弟呢?因此,算了吧,到此为止吧,我这么想。


是时不时收到的来信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年半以来,我收到过不下一百封直接的来信,要求我把后面的部分写出来。这些来信大部分是国内的网友和学生,也有少数来自正在国外深造的朋友,大部分是鼓 励,有的是诚挚的请求,也有少数严厉斥责我不守承诺。不管是何种态度,这都表明他们对我这一点点小小的思考成果的鼓励,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思维的视角和尝试 的鼓励。他们在信中让我知道,尽管我的数学水平不高,但是我这种从普通人(而不是数学家)视角出发,强调对数学概念和规则的直觉理解的思路,对于很多人是 有益的。也许这条路子在数学中绝非正道,也不会走得很远,但是无论如何,在一定的阶段,对一部分人来说,较之目前数学教材普遍采用的思路,这种方式可能更 容易理解一些。既然是可能对一部分人有帮助的事情,那么我就不应该心存太多杂念,应该不断思考和总结下去。

所以,下面就是你们来信要求我写出来的东西。

首先来总结一下前面两部分的一些主要结论:

1. 首先有空间,空间可以容纳对象运动的。一种空间对应一类对象。
2. 有一种空间叫线性空间,线性空间是容纳向量对象运动的。
3. 运动是瞬时的,因此也被称为变换。
4. 矩阵是线性空间中运动(变换)的描述。
5. 矩阵与向量相乘,就是实施运动(变换)的过程。
6. 同一个变换,在不同的坐标系下表现为不同的矩阵,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本征值相同。

下面让我们把视力集中到一点以改变我们以往看待矩阵的方式。我们知道,线性空间里的基本对象是向量,而向量是这么表示的:

[a1, a2, a3, ..., an]

矩阵呢?矩阵是这么表示的:

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不用太聪明,我们就能看出来,矩阵是一组向量组成的。特别的,n维线性空间里的方阵是由n个n维向量组成的。我们在这里只讨论这个n阶的、非奇异的方阵, 因为理解它就是理解矩阵的关键,它才是一般情况,而其他矩阵都是意外,都是不得不对付的讨厌状况,大可以放在一边。这里多一句嘴,学习东西要抓住主流,不 要纠缠于旁支末节。很可惜我们的教材课本大多数都是把主线埋没在细节中的,搞得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先被灌晕了。比如数学分析,明明最要紧的观念是说, 一个对象可以表达为无穷多个合理选择的对象的线性和,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也是数学分析的精华。但是课本里自始至终不讲这句话,反正就是让你做吉米多维 奇,掌握一大堆解偏题的技巧,记住各种特殊情况,两类间断点,怪异的可微和可积条件(谁还记得柯西条件、迪里赫莱条件...?),最后考试一过,一切忘光 光。要我说,还不如反复强调这一个事情,把它深深刻在脑子里,别的东西忘了就忘了,真碰到问题了,再查数学手册嘛,何必因小失大呢?

言归正传。如果一组向量是彼此线性无关的话,那么它们就可以成为度量这个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从而事实上成为一个坐标系体系,其中每一个向量都躺在一根坐标 轴上,并且成为那根坐标轴上的基本度量单位(长度1)。

现在到了关键的一步。看上去矩阵就是由一组向量组成的,而且如果矩阵非奇异的话(我说了,只考虑这种情况),那么组成这个矩阵的那一组向量也就是线性无关 的了,也就可以成为度量线性空间的一个坐标系。结论:矩阵描述了一个坐标系。

“慢着!”,你嚷嚷起来了,“你这个骗子!你不是说过,矩阵就是运动吗?怎么这会矩阵又是坐标系了?”

嗯,所以我说到了关键的一步。我并没有骗人,之所以矩阵又是运动,又是坐标系,那是因为——

“运动等价于坐标系变换”。

对不起,这话其实不准确,我只是想让你印象深刻。准确的说法是:

“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坐标系的变换”。

或者:

“固定坐标系下一个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固定对象所 处的坐标系变换。”

说白了就是:

“运动是相对的。”

让我们想想,达成同一个变换的结果,比如把点(1, 1)变到点(2, 3)去,你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坐标系不动,点动,把(1, 1)点挪到(2, 3)去。第二,点不动,变坐标系,让x轴的度量(单位向量)变成原来的1/2,让y轴的度量(单位向量)变成原先的1/3,这样点还是那个点,可是点的坐 标就变成(2, 3)了。方式不同,结果一样。

从第一个方式来看,那就是我在《理解矩阵》1/2中说的,把矩阵看成是运动描述,矩阵与向量相乘就是使向量(点)运动的过程。在这个方式下,

Ma = b

的意思是:

“向量a经过矩阵M所描述的变换,变成了向量b。”

而从第二个方式来看,矩阵M描述了一个坐标系,姑且也称之为M。那么:

Ma = b

的意思是:

“有一个向量,它在坐标系M的 度量下得到的度量结果向量为a,那么它在坐标系I的度量下,这个向量的度量结果是b。”

这里的I是指单位矩阵,就是主对角线是1,其他为零的矩阵。

而这两个方式本质上是等价的。

我希望你务必理解这一点,因为这是本篇的关键。

正因为是关键,所以我得再解释一下。

在M为坐标系的意义下,如果把M放在一个向量a的前面,形成Ma的样式,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对向量a的一个环境声明。它相当于是说:

“注意了!这里有一个向量,它在坐标系M中度量,得到的度量结果可以表达为a。可是它在别的坐标系里度量的话,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了明确,我把M放在 前面,让你明白,这是该向量在坐标系M中度量的结果。”

那么我们再看孤零零的向量b:

b

多看几遍,你没看出来吗?它其实不是b,它是:

Ib

也就是说:“在单位坐标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角坐标系I中,有一个向量,度量的结果是b。”

而  Ma = Ib的意思就是说:

“在M坐标系里量出来的向量a,跟在I坐标系里量出来的向量b,其实根本就是一个向量啊!”

这哪里是什么乘法计算,根本就是身份识别嘛。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向量。向量这个东西客观存在,但是要把它表示出来,就要把它放在一个坐标系中去度量它,然后把度量的结果(向量在各个坐标轴 上的投影值)按一定顺序列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平时所见的向量表示形式。你选择的坐标系(基)不同,得出来的向量的表示就不同。向量还是那个向量,选择的坐 标系不同,其表示方式就不同。因此,按道理来说,每写出一个向量的表示,都应该声明一下这个表示是在哪个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表示的方式,就是 Ma,也就是说,有一个向量,在M矩阵表示的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结果为a。我们平时说一个向量是[2 3 5 7]T,隐含着是 说,这个向量在 I 坐标系中的度量结果是[2 3 5 7]T,因此,这个形式反而是一种简化了的特殊情况。

注意到,M矩阵表示出来的那个坐标系,由一组基组成,而那组基也是由向量组成的,同样存在这组向量是在哪个坐标系下度量而成的问题。也就是说,表述一个矩 阵的一般方法,也应该要指明其所处的基准坐标系。所谓M,其实是 IM,也就是说,M中那组基的度量是在 I 坐标系中得出的。从这个视角来看,M×N也不是什么矩阵乘法了,而是声明了一个在M坐标系中量出的另一个坐标系N,其中M本身是在I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

回过头来说变换的问题。我刚才说,“固定坐标系下一个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固定对象所处的坐标系变换”,那个“固定对象”我们找到了,就是那个向量。但是坐标 系的变换呢?我怎么没看见?

请看:

Ma = Ib

我现在要变M为I,怎么变?对了,再前面乘以个M-1,也就是M的逆矩阵。换句话说,你不是有一个坐标系M吗,现在我让它乘以个M-1, 变成I,这样一来的话,原来M坐标系中的a在I中一量,就得到b了。

我建议你此时此刻拿起纸笔,画画图,求得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比如,你画一个坐标系,x轴上的衡量单位是2,y轴上的衡量单位是3,在这样一个坐标系里,坐 标为(1,1)的那一点,实际上就是笛卡尔坐标系里的点(2, 3)。而让它原形毕露的办法,就是把原来那个坐标系:

2 0
0 3

的x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2,而y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3,这样一来坐标系就变成单位坐标系I了。保持点不变,那个向量现在就变成了(2, 3)了。

怎么能够让“x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2,而y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3”呢?就是让原坐标系:

2 0
0 3

被矩阵:

1/2   0
0   1/3

左乘。而这个矩阵就是原矩阵的逆矩阵。

下面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对坐标系施加变换的方法,就是让表示那个坐标系的矩阵与表示那个变化的矩阵相乘。”

再一次的,矩阵的乘法变成了运动的施加。只不过,被施加运动的不再是向量,而是另一个坐标系。

如果你觉得你还搞得清楚,请再想一下刚才已经提到的结论,矩阵MxN,一方面表明坐标系N在运动M下的变换结果,另一方面,把M当成N的前缀,当成N的环 境描述,那么就是说,在M坐标系度量下,有另一个坐标系N。这个坐标系N如果放在I坐标系中度量,其结果为坐标系MxN。

在这里,我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一般人在学习线性代数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矩阵的乘法要规定成这样。简单地说,是因为:

1. 从变换的观点看,对坐标系N施加M变换,就是把组成坐标系N的每一个向量施加M变换。

2. 从坐标系的观点看,在M坐标系中表现为N的另一个坐标系,这也归结为,对N坐标系基的每一个向量,把它在I坐标系中的坐标找出来,然后汇成一个新的矩阵。

3. 至于矩阵乘以向量为什么要那样规定,那是因为一个在M中度量为a的向量,如果想要恢复在I中的真像,就必须分别与M中的每一个向量进行內积运算。我把这个 结论的推导留给感兴趣的朋友吧。应该说,其实到了这一步,已经很容易了。

综合以上1/2/3,矩阵的乘法就得那么规定,一切有根有据,绝不是哪个神经病胡思乱想出来的。

我已经无法说得更多了。矩阵又是坐标系,又是变换。到底是坐标系,还是变换,已经说不清楚了,运动与实体在这里统一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已经消失了,一切 归于无法言说,无法定义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矩阵是在是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伟大的线性代 数课本上说的矩阵定义,是无比正确的:

“矩阵就是由m行n列数放在一起组成的数学对象。”

好了,这基本上就是我想说的全部了。还留下一个行列式的问题。矩阵M的行列式实际上是组成M的各个向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搭成一个n维立方体的体积。对于 这一点,我只能感叹于其精妙,却无法揭开其中奥秘了。也许我掌握的数学工具不够,我希望有人能够给我们大家讲解其中的道理了。

我不知道是否讲得足够清楚了,反正这一部分需要您花些功夫去推敲。

此外,请大家不必等待这个系列的后续部分。以我的工作情况而言,近期内很难保证继续投入脑力到这个领域中,尽管我仍然对此兴致浓厚。不过如果还有(四)的 话,可能是一些站在应用层面的考虑,比如对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算法的理解。但是我不承诺这些讨论近期内会出现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天才,R会议还有那个小册子

先说说小天才们。今年无意间在Google Reader里面看到一篇枫叶兄分享的日志,是一篇关于庞加莱的几何学的文章(见http://www.eaglefantasy.com/archives/386),虽然已是一年以前的了……之所以突然间对此问题感兴趣,是因为前几日一朋友在博客上的留言(见http://www.loyhome.cn/935.html/comment-page-1#comment-6807),当时说到了P Versus NP,我就很无知加很无耻的继续讨教了下去:

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的7个问题之一,哦,不对,现在只有六个了,庞加莱……
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些经典组合优化问题是否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图灵机算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P_versus_NP_problem

看了半天那个NP和P的问题,感觉好象是算法那边的,大概糊弄了自己一下就放过去了,因为有更感兴趣的千禧年7个悬赏问题。嘿嘿,搜了一下,大致了解了来龙去脉,于是乎对庞加莱更加的感兴趣。我真的是孤陋寡闻到一定程度了,根本不知此人为何大牛,就像前几个月还不知道写僵尸研究的Gelman是统计学泰山一样……没事,亡羊补牢,开始津津有味的八卦起来此人的历史。嘿嘿,在看不懂他研究的是什么的时候,看看传记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然后脑海中刻下了此人的大名,没想到时隔不久就又碰到关于此人的文章,自然要跳过去好好阅读一番。非欧几何我接触的不多,但是断断续续的也对那边的理念有一些了解。最初是高中的时候在张景中院士的科普读物《数学与哲学》里面有了一个印象,而后去年有幸阅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的时候渐渐的建立起来了一个整体的概念。然而看到庞加莱,着实感觉到此人的体系有多么的诱人……

回到题目,其实想说的是这篇博文的作者,也就是宇宙的心弦博客的博主,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天才。说他年纪轻,是因为他是90后,但是90后这个词儿多少有点奇怪的味道,所以年纪轻轻一词足以。说他小天才,看看他的博客就知道了,从高中开始就接触那么多的物理学,真的让吾等无知之辈汗颜。想当年俺也是狂迷恋天文滴,虽然现在时过境迁,天文大概与我无缘……一直以来有种强烈的偏好,觉得小天才们都是对数学或物理有着超强的领悟力……如果按照我的这个有点莫名的标准,那么此人必可归类于此。上了这么多年学,见过的可以称之为天才的却寥寥,大概加起来也没有一只手的指头那么多……当然不排除我孤陋寡闻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讲,吾等不济之士便从数学一路沦落,弄个应用数学混个颜面——譬如经济学。曾记得高中毕业时,很不好意思的跟数学老师说我去学“文”了,她问我是何学科,我曰经济。她笑了笑,说没事儿,你还是学的数学,只不过是应用数学罢了。当时我还没理解,学经济学的前两年也没理解,到现在隐隐约约知道她当年那番话是多么的有远见。果不其然,无论经济学别人学成啥样,我还是把它大半当作应用数学来学了,因为纯粹就是经济学思想加上数学表述嘛。

再说一件有意思的事儿。第三届中国R语言会议就要召开了,现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了。统计之都论坛上已经开始部署启动工作,诸位热情高涨,此次有望突破历史。目前在商定会场事宜,诸位有兴趣(承办、建议)的话可以直接杀到该页面(http://cos.name/cn/topic/101426)留言,我就充当一回摇旗呐喊者……

不过说实话这次我并不确定能不能参加,不过大概可以确定的是肯定不会站在讲台上面了,这次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观众。当然做观众不代表沉默,因为现在手头一直有一件事儿压着,隔三差五的我也弄一弄,目前已经稍稍有个雏形了,那就是一本关于R和计量经济学的小册子(暂定名曰:Play Econometrics with R)。现在刚刚弄完第二章,打算先内部测试一下(简称内测)听听修改意见,而后会公开的发布一个试读(简称公测)征集大家的看法。这个小册子是打算免费在互联网上发行的,作为COS的项目之一……目前关于这个小册子的一点点信息可以在这里看到(http://blog.cloudlychen.net/beginning-play-econometrics-with-r),具体的发布平台和流程还在探讨中……

Anyway,如果你对此小册子有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mailing list(此招感谢Frank兄提醒,借用于此Prof),当此册子完成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收到一封邮件通知,大致包括我们更新了哪些内容、更正了哪些错误、计划完成哪些部分。这样一个定时的email通知是为了方便及时得到大家的反馈,让我们这本免费的小册子在大家共同的心血浇灌下更快的成长。目前Mailling List的加入方式暂时只有:

  • 在本文后面留言(只需在email框里填上你的email即可,不用在留言内容中再指明,从而避免spam)
  • 发一封邮件给我:cloudly.chen[at]gmail.com (请把 [at]替换成@)

暂时只能这样麻烦大家,当然待具体的流程完善后,我会进一步改进订阅方式和反馈系统。

p.s. 最后补一句:人生最悲哀的事儿莫过于在网上搜一个问题,却发现搜来搜去列在google前面的结果都是来自自己的博客……FAINT!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

在正式的写昨天列下的三个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点关于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东西。

第一次从学术意义上接触这两个词儿还是不久之前,也就是去年冬天的R会议上。已经记不得是谁的presentation里面有一幅很经典的复杂网络的图了(当时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很难一一拎清楚来源了。欢迎各位知情人士把图扒翻出来给我),而后大家的话题也多多少少牵扯到复杂网络。

先澄清一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从我的理解来说,复杂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数学工具,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而社会网络则是一种概念和定义上的东西,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现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网络的时候会经常用到复杂网络的工具,这也是二者的结合点。简而言之,复杂网络>社会网络。

或许社会网络中最著名的就是“六度分割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 人。”

还有一个著名的“150法则”:

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 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 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150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我第一次对复杂网络有个感性的认识大概是大一的时候,当时雅虎中国出来一个很有趣儿的名人搜索(当然现在很多网站都有了),然后我就泡在上面折腾了个把小时。

复杂网络从数学的角度看自然离不开“图与网络分析”(插曲:我觉得运筹学是我学的最得心应手的数学课,几乎不用证明多好啊,直观的很容易理解,算法上的东西比定义上的容易搞定得多)。不过这里我们撇开数学不谈,看看复杂网络的应用(原文在此):

研究所涉及的网络主要有:生命科学领域的各种网络(如细胞网络、蛋白质-蛋白质作用网络、蛋白质折叠网络、神经网络、生态网络)、 Internet/WWW网络、社会网络,包括流行性疾病的传播网络、科学家合作网络、人类性关系网络、语言学网络,等等;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数学上的图论、物理学中的统计物理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钱学森给出了复杂网络的一个较严格的定义: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网络的内聚倾向)、小世界相互关系的数目可以很小但却能够连接世界的事实)、无标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

看来看去,社会网络无疑是复杂网络应用中最好观测、最易直观理解的例子。

之所以提起来这个话题,主要是前几天无聊的时候翻了翻去年10月的一期《大众软件》,虽然其中《复杂网络——网络的科学》一文更多的是一种科普的角度来阐述复杂网络的概念,但是也并非没有分析上的启迪意义。复杂网络或许从数学工具的角度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框架和脉络,但是真正应用到社会学中,又是另外一番天地。经济学的研究现在特别讨厌弄个假设然后找个数学家来解题,毕竟我们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

记得R会议之后Mr Liu曾发给我一篇沃顿商学院俩教授写的论文,原文载于Marketing Science,标题为New product diffusion with influences and imitators(谢谢tryshy订正)。可能从商业的角度看这篇文章有着自己的市场营销层面的价值,但是我感兴趣的则是里面利用的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当时我是出于我理解中的微观经济学缺少一些人类行为层面的分析(我总觉得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里面只是分析了经济因素而非把行为本身作为一个决定模型的因素),也想多了解一些behavior economics方面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体的行为必然是个人行为的加总,只是这个不能简简单单的是一个线性加法,而有着更多的决定因素和嵌套关系。

对于群体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学了解的要比经济学通透的多,他们的精华成果也颇为值得借鉴。我欲借复杂网络构建模型,却奈何对其理解不足,怕造成灾难性的错误,只得搁置。故而对于群体行为,即将撰写的博文中只会涉及正态分布和布朗运动,暂时放下复杂网络。或许有朝一日,对复杂网络的理解通透了之后,可以在两者之间构建一个桥梁,或许能看到一番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