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网络新发现

几个跟论文有关的趣事儿

在这个毕业季,很多东西都是短暂的忙碌着,却也回味起来颇有意思。摘录几则周围人真实的状态。

  • 一年前,导师给我说,你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吧。我说好。
    一个月前,我跟导师说,这个题目凑活么。他说好。
    一星期前,我 跟导师说,我实在写不出来了。他扔给我几篇论文。
    一日前,我终于撑不住了,说,我写综述行么?
    一个小时前,我发现,连综述我都写不出来了……算了,论文你Kill我吧。我不毕业了还不行 么…
  • 一写论文就不高兴,一不高兴就不写论文。
    一不写论文就高兴,一高兴一天就过去了。
  • A:你用的啥模型?计量还是。。?
    M:……很简单的一点点计量,我不擅计量……
    A:哎 挺好了 据说今年几乎没人用数学。。。
  • B:在哪找篇英文文献呢?
    N: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转载的,看着玩儿吧。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一只兔子从她的洞里出来享受大好天气。
天气好得让她失去警觉,一只狐狸危随其後,抓住了她。
" 我要把你当午餐吃掉!"狐狸说。
"慢著!"兔子答道。"你应该至少等个几天。"
" 喔?是吗?为什么我要等?"
"嗯,我正在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哈,那是个很蠢的理由。你的论文题目是什么?"
"我正在写"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
" 你疯了吗?我应该现在就把你吃了!大家都知道狐狸总比免子強。"
"根据我的研究,并不尽然。如果你想的话,你可以来我洞里,自己读它。如果你不能被说服,你可以把我当午餐吃了。"
"你真的疯了!"但狐狸很好奇,而且读读论文也不会损失什么,就跟兔子进去了。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几天以后兔子又出来休息。一只只狼从树丛中出来并准备吃她。
" 慢著!"兔子叫道。"你现在不能吃我。"
"为什么呢?我毛绒绒的开胃菜。"
" 我的论文‘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几乎要完成了。"
狼笑得太厉害,以至于松开抓住兔子的手。
"也许我不应该吃你。你的脑子真的有病,你可能有某种传染病。"
" 你可以自己来读它。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结论,你可以把我吃掉。"
于是狼跟兔子进洞里去,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终于完成她的论文,并出来在萝卜丛中庆祝。
另一只免子过来问她,"什么事?你看起来很快乐。"
" 是啊,我刚刚完成我的论文。"
" 恭喜!主题是?"
"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
" 你确定吗?听起来不太对。"
"喔!进来自己读。"
所以他们一起进洞里去。

当他们进去时,朋友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研究生的窝,一团乱,在完成论文后。存放这部具争议性的论文的电脑在一个角落,在右边有一叠狐狸骨头,在左边有一叠狼的骨头,而在中间,有一只巨大的、正在舔嘴唇的狮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论文的题目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谁是你的指导教授。

1、最牛逼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2、最牛逼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的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3、最牛逼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逼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偶同学拿着写了25页的关于usb技术的论文上去答辩,
老师开口就问:“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usb技术”,
我同学立即怒: “一句话?一句话可以说清楚我写25页干嘛?一句话可以说清楚我站在这里干嘛?”
整个答辩场集体沉默了2分钟……

偶一个同学暴强,答辩的时候,在做介绍时,说话#%¥◎×※……◎¥※……¥◎,
下面的老师有一人听不清楚,于是转头与另一位老师小声交谈,
此同学见了,立刻停下来,大声的问他的partner:“老师在说什么?”
一时间全场爆笑,老师尴尬无语……
他自己做了一个 ppt,最后一个部分时致谢,其内容基本上叙述了指导老师一生的事情,还深情的说自己很喜欢和老师讨论问题等等事情
当他的致谢还没有读到一半,导师刷的一下站起来,面容扭曲的说:“我不是让你删掉这些吗!!!!!!??????”
全场在一阵沉默后,又是爆笑!!

本科答辩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一个学生和老师的对白:
老师问:能量流是怎么算出来的?(即依据什么公式)
学生答:用计算器算的。
然后全场暴笑2分钟

两个同学毕设做了个windows环境下的程序,给老师演示。
程序登陆界面要求输入用户名,一同学ctrl+space调出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这时一老师:“打住!这个东西不错,你们俩谁做的?”
同学:“微软……”

Categories
比较正式的文章们

经济学家们的社会网络(学术圈)

时间过得真快,一写起论文来就是两三天没干别的,打开电脑开始coding...coding...整理数据、转换数据格式、调参数,好不热闹。可怜我的本本长期维持在马上就要烧主板的温度……这次的毕业论文写的很飘逸,固然与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有关,但是技术上的东西都是借鉴的别人的,我想了半天加了一个贴现因子而已——其实模型真的很简单。为了让文章好看点,也长一点,内容也丰富一点,我就开始折腾着画图、画图,画完图又琢磨着总得用点计量啊,然后没事找事的把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拿到时间序列走了个过场——单位根检验。真想扁了自己,时间序列学的那么烂,唉。还得现翻计量书,丢人丢人。

论文大多数东西都是蛮无聊的,但是也有好玩的,那就是里面有几张经济学家们的社会网络的图——我乐于称之为“经济学学术圈”。这个idea是taiyun的,他做的是国内经济学家的,我就百无聊赖的又把国外的做了一遍,反正只消几十分钟数据就抓完了,何乐而不为?现在开始享受视觉盛宴吧!注:点大的代表其pagerank值高,其实就是联系多。

all_10_nolabel

经济学学术圈全貌(2000年后至今)

top_10_grey

经济学学术圈全貌,连接线用灰色隐去

all_10_main_all_label

经济学学术圈的结构,简化了很多点之后的效果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写论文 or 写程序?

毕业论文写了几天了,越写越痛苦,时间太紧,很多东西来不及细致的想想只能先加上去,唉。

这次的论文比较的,诡异。我第一次感觉到写一篇经济学论文需要用这么多代码。以前写论文的时候,最多有几个方程需要解一下,或者一些数据扔到计量软件里面几行命令跑一下就OK。所以就算我算法很烂,写程序的水准也很懒,但是还是可以勉强应付的。但是这一次,因为算一个概率和期望算不出来,只好求助taiyun。没想到很快的taiyun就给了我一个程序,用来模拟结果。虽然模拟的不是真实值,但是大致的趋势出来了,很漂亮~

接着,我又突发奇想,来个“蜂窝状”的东西。搜了半天不知道蜂窝图对应的矩阵格式应该怎么写,于是乎就开始求助另一个程序高手——X。此人不愧是学计算机的,一边比着编程大赛,一边三下五除二就把程序写出来了。可是问题是,他用的是C语言,我机子上却没装C的编译器……我琢磨了半天想把它改成R的,结果死活有问题。X很仗义的开始帮我改,先是自己安了个R(嘿嘿,怎么我也成功一次诱惑/强迫别人装上了R),又开始研究R的语法(X语录:我这代码服务真到位...)。最后在我俩都快面临崩溃的时候,他说,要不给我个编译完的C程序,我自己调用吧。我想了想,OK啊,只要输出的是文本文件,我在R里面读入就可以了嘛。于是乎,他很快的给了我一个很好用的程序,然后我就开始舒舒服服的输出txt,最后开始舒舒服服在R里面舞蹈弄枪,望着出来的蜂窝图傻傻的嘿嘿笑。

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我是在写论文还是在玩乐了,把程序的参数调一下,然后自己就嘿嘿的对着屏幕听着CPU小风扇转悠的声音美滋滋的看结果。在几张图的衬托下,很快论文就写了七八页了。不过不知道最后能不能交英文的论文啊,我怕自己偷懒就一直用英文写下来的,要不用中文写完了肯定不会脑子抽风的翻译成英文。天知道……其实我觉得最boring的事儿就是把自己写的英文的东西翻译成中文,这不是一边翻译一边让自己鄙视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多么差么?看着中文那飞舞的流光溢彩,再瞅瞅干巴巴的英文句子,只想说“我不认识写文章那个人”。特别能体会到一句话,貌似是老舍还是茅盾或者谁谁说的,“翻译体现的是一个人使用译过来的语言的能力和文化底蕴”。一个中文积蕴深厚且能读懂英文的人,往往比一个中文平平而英文出口成章的,更能译出好的中文文章。不过话说回来,论文这种东西,不就是干巴巴的么?除非你对某个模型感兴趣,否则我估计没几个人会愿意读一篇学术论文的——真的很boring。说起来翻译,暑假如果有时间,我真的很想翻译一本书啊,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出版社肯去买版权,呃……这年头,我理想主义,不代表就能找到理想主义的出版商来搞定这事儿。

最后,这一次深深的接受了“题目要起小一点”——从初中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就一直唠叨的话。这次很豪气干云的写了一个很简短的题目,写完了就知道自己挖了个坑只能自己跳下去了。很显然,能把这么简单的题目论述好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儿。于是乎,假惺惺的写了一句“this is the first part”。反正只是我的manuscript嘛,别人也看不到。别人看到的肯定是包装好的。本来模型中想加入动态啊,博弈啊,不确定性啊等等时髦的东西,后来发现还是一个“代表性人物”分析起来比较简单,于是乎就跟博弈没关系了。“不确定性”加不加似乎也没啥影响,反正我只能模拟结果又不能真正用扰动项去表达啥。至于动态……好吧,一个贴现因子搞定。本来还很复杂的设什么时间之类的,后来发现还不如一个贴现因子delta好用。于是就狠狠的把一大片的废话论述“注释”掉了(还是没舍得一口气删了,不过在lyx里面注释标签一闭合,也能做到眼不见为净)。

写着写着,和自己起初的想法有点越走越远,每次写论文都是这样,最后写出来的肯定不是自己打谱要写的——除非写实证。不知道能不能够应付毕业……唉。其实还是很想研究研究元胞自动机的,taiyun一提这个东西我就精神起来了,看了半天介绍好像有点眉目了,但是想不出怎么拿来玩玩。于是乎,先扔到那里吧,看看毕业论文怎么能应付交差再说。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也说“从众”

前几天看到张智勇(校友+学长,专注于电子商务)博客上的一篇读书笔记——再读《社会性动物》,让我突然间有些感慨。他讲了一个很经典的社会现象:从众。

我在看《社会性动物》,里面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
第一章说的是社会心理学最知名的理论:从众;从众是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为什么突然间对这个问题这么感慨呢?主要是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新闻,比如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游人如织上海世博会试运行大混乱等等,无一不让人感慨中国之“人口众多”。当然媒体上的报道还是比较要面子的,不会说的这么露骨。只不过,连“围观”这个词儿都能这么火,我们又何必否认社会上这么普遍的从众心理呢?

那么我们日常中见到的从众现象又有哪些呢?学长的博客里面举了一些例子: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购物网站里面的销售排行榜,也都是基于从众理论的,所以他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我基本上想买书的时候,都会去新书排行榜看看……

说到这里,如果你是个喜欢标榜特立独行的人,那么是不是突然间发觉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从众”呢?我们上豆瓣去看书评、上电驴去下载最热门的影片和游戏、上校内(人人网)去看那些被人转过来转过去的热文,这一切不都是一种从众行为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选择呢?学长的文章中提到:

从众的动机不同,一种是在想获得奖励、免受惩罚,这可能是社交或者物质意义上的,比如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傻,举个例子就是大家都骂XX网站,你要是不骂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啊、无知啊?(这事情总发生,一般这时候我就闭嘴);另一种是想获得恰当行动的信息,比如说你不知道什么数码相机好,就看别人怎么说;在这里, 我觉得,口碑营销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

我们单说后一种行为。我比较依赖的网站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大众点评网”。因为总有朋友聚餐之类的活动,大家还都喜欢尝个新鲜,所以一般我都会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然后直接打电话订好或者查查路线直线前往。其实在大众点评网,我作为一个浏览者,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去过的人给出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一般说来如果这家不好,很少有人勤快到上网之后再来长篇大论一番——除非它不好的过分了值得上网去骂骂。所以大多数看到的还是正面的评价,当然也不乏一些“枪手”。可是我为什么会依赖大众点评网呢?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举了例子,你刚到一个旅游景点,也没有当地的熟人来带着你玩,那么你会去哪里吃饭呢?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当地只有一条美食街,所有的饭店都在这条街上。那么你难道会一家一家的尝,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吗?当然不会。我们一般会做的就是去各个店门口看看里面有多少人,然后选择一家人最多(或相对较多)的,进去吃。这里我们暗含着这么一个假设:如果他家的饭不好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都受骗了,所以集体行为一定是理智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越看越眼熟呢?想想你家周围,是不是有新的小吃店刚开业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排长队去买所谓的“掉渣渣烧饼”、“武汉鸭脖”?难道你就没有发觉,其中很多人都是店家请来排队加塞的吗?再想想IPOD每次出新品,是不是都会看到一则新闻“忠心粉丝凌晨开始排长队”呢?

我们再回到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如果你随机选(比如扔骰子、抛硬币)之类的,那么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或者,你一定要选到一家很好的店,所以只能挨家挨户去实地考察,这无疑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搜寻成本过高。于是乎为了降低风险或者降低搜寻成本,我就会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评价。这一点很像“声誉”机制,只不过大众点评网把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声誉放到网上了,让大家都能享有这些信息。我一直认为“声誉”机制的存在是一种有益的,对买卖双方都有益处。一方面,买方降低了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卖方可以保持市场中的良性竞争,让那些不法商家退出市场。事实上,这正是我去年冬天一篇论文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模型证明的第一条结论(其实我后面还说到,我们为保持这种声誉机制实际上是付出了隐性成本的,正所谓“声誉溢价”)。

好了,暂停“学术营销”。我只是想说明,从“降低交易成本”这个意义上,从众心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理性选择,在现实中它也是一种理性利己的行为。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营销专家们开始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制定销售战略。当然广告并非是不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商家“可置信的承诺”,因为如果没有实力他是不会下血本做广告的。然而,博弈论中对于这种例子的分析有些太过于简单,当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营销专家们的高超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提供了看待这种现象的一种角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社会学越来越吸引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和经济学很近,却能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的。

回到营销。无论怎么说,营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心理。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纪实小说,很震撼,是慕容雪村的《卧底传销23天》。摘录几段:

我不禁感慨:传销真是浪费生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完全与世隔绝,不能与当地人接触,不 能读书,不能看报,不能看电视,除了每天两堂洗脑课,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其余时间全在无所事事地闲逛。

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被骗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般的纪律、日日灌 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他们每天都吃不饱,也不敢吃饱,传销团伙内有个愚蠢之极的说法,他们全都深信不疑:每天吃多少米、吃多少菜,全是国家规定的!

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传销,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谎 言真有无穷的魔力,只要坚持说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再荒谬的事也会变成真理,不仅能骗倒别人,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去上饶之前,我自恃有点阅历,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决不会被洗脑,现在不敢这么说了:我在里面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且别有用心,时时都要警惕,所以才能保持清醒。如 果时间再长些,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所见无非恶人,所闻无非歪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天知道。

所谓传销,利用的不过是一个人沦落在一个特殊群体中,被日日夜夜的洗脑的过程。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你必须选择“从众”,于是乎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对“众”的观点深信不疑了。想想也是,“病毒营销”利用的不也是人们的这个特点吗?想当年开心网的邀请好友策略,很多人说“收到第一封邀请加入的信不以为意,当连续收到第二封、第三封,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邀请自己的时候,怎么能不对这个东西好奇?”。营销所利用的,无非于此。

其实,说到“点评”,在经济学上更倾向于认为是“口口相传”。很多研究市场行为的对此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刚看到的一篇是Michael老师的Impact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n Sal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and Consumer Characteristics (原文在这儿)。这篇文章有很多结论,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长尾理论”的证明——评论会更显著的影响那些互联网使用经验丰富的用户,使他们关注并不是那么热门的商品。此外指出了一点很有趣的事儿:线下的促销会降低线上评论的效果——我感觉就是如果网上说A里的蛋糕多么多么好,但是到了蛋糕店发现A里隔壁的好利来在促销,他家的蛋糕看起来也不错,那么我就有可能转投好利来了(事实上我经常这么干)。不知道为什么,我近半年总是在接触管理学和marketing science之类的文章,很多时候自己写论文去找参考文献,到最后看着zotero或者bibtex列出来的文献列表,恍然间有种错觉——大半都是商学那边的。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接触的电子商务比较多,所以就算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看,也会不由自主的考虑到一些营销的问题。同样不知道为什么的是,很意外的发现Michael老师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不是有句话叫做“当你发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兴致勃勃的去研究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人研究过了”吗?说实话,此时我不知道应该是欣喜,还是郁闷了。不过看看结论,印证一下一些想法和直觉,也是不错的。所以我也甘愿做一个“布道者”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找寻经济直觉 [3rd week, April]

最近在CCER蹭课听的时候,龚强老师提到一个事儿,那就是:

如果你想用某种理论做模型,你必须首先对这个东西烂熟于心,仅仅看到它知道怎么推导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不用数学能把它表述清楚的能力。

我想这,应该称之为一种学经济学学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直觉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恐怕远远比一两个模型来的重要。然而实际上,在上中/高级宏微观的课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迷茫在一堆复杂的数学推导里,很难再跳出来把它理顺,抽取其中的经济思想作为直觉性的东西。

就这一点说说我自己的体会。开始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时候用的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很好,但是一开始我们不可避免的陷入从初级微观经济学到中级之间的数学过渡困难。曾记得那个时候整天就是推来推去,各种数学公式,做了上千的练习题也大都是数学推导上的技巧。一个学期下来,感觉到似乎没学到什么。有句话说,读书的境界就是把书“先越读越厚,再越读越薄”。所以上完中级微观,考试之前已然可以达到书中内容烂熟于胸的境地。可是接下来再去读拉丰的《激励理论》之时,却又觉得此书甚厚。

恍然间半年过去了,夏天由于想用拉丰的框架写论文,就又翻出来当时的读书笔记,结果还是觉得越读越厚,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想必是对其框架理解还是不透彻,对自己想分析的问题抽象能力还是有限。于是再度放下。

秋天的时候,开始做中级微观的TA。我的任务其实蛮轻的,只是隔三差五上一次习题课而已(见尾注),内容也是我自己定。吸取了去年自己学中级微观的教训,所以我关注了很多计算技巧上的东西,也关注了一些背后的经济学直觉。这个时候时隔一年,再读范里安的书,突然觉得无比的顺畅,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样假设”,或者“为什么结果是这样”了。原来慢慢的学习之中,反复领悟到的经济学原理此时终于可以和数学完美的对应起来。这一个学期的习题课,感觉我所收获的远胜于自己把书再读五六遍。

更有意思的是,11月份开始写搁置了半年的论文之时,突然觉得对拉丰的框架一下子明白了不少,写起来也格外的得心应手。加上高级微观里面略略的读了哈佛三教授那本《微观理论》,所以更加能接受一些数学表述方法。于是乎,论文水到渠成。此时方明白,原来仅仅学过一个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不断的反复接触其他东西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让他从一个理论框架的层次到完全的形成一个分析的脉络和直觉,才可以真正应用到自己的东西里面去。

最近被毕业论文弄得很无奈,已然一个月过去了,定下题目之后毫无任何进展。看了一些论文找不到启迪之处,只能怪自己论文题目选的太偏,以至于把自己弄得这么被动。遥想当年马科维茨数学博士毕不了业,弄个二阶距到金融学里面造了个“马科维茨有效性边界”,就从经济学毕业了。我这个题目都跨到社会学去了,那我能不能跟社会学系商量一下,我从那边毕业算了,经济学这边让我毕业真的有些难啊……我真的连序言里面的marginal contribution在哪里都写不出来。话说,在山大的时候只知道marginal contribution,总想着不要弄个“no contribution”出来。最近在CCER听了一些课才知道,原来marginal contribution对应的不是no contribution,而是“original contribution”。唉,这层次显然不一样啊。我连original contribution此词都不知道,又何以做得出来呢?欲得其上,方得其中;欲得其中,只得其下吧。这时才知道,环境的差距。

比较受打击的差距还有一个,那就是言及出国,CCER里面的都在说什么MIT、斯坦福、Yale之类,最多也就说到个威斯康星……这让我这个从美国前10到50收了6封拒信的人情何以堪……好在我脸皮厚的很,装作无知少女,继续跟他们扯……唉,生活是辛苦的,像我这样自信心被打击到如斯地步也是自作自受了。

再说说最近的另一番感悟吧。落园右边栏最上边写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来一直以此话自勉,而最近恍然发觉此话应另作理解:兼济则达,独善则穷。若有一份兼济天下的心,“达”只是自然而然所至。兼济天下的同时,天下的脉络自然向你展开,必然可达。这有点类似“微软和腾讯永远倒闭不了”的论调,因为社会需要它们。一个认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自己被社会所给予的也就越多,必然“达”。然而只是独处一室,默默独善,则难免落入“穷清高”的窘境。所以想想还是不要等到“达”再去兼济吧,应该多做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儿,那么我的人生价值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人生一世,匆匆几十载,何必纠结于此一时的得失。这样想着想着,也就想开了,被若干学校拒掉的事儿也就淡了许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在接受着失败的考验,那么就不能太过于消沉了。Anyway,在任何境况下,都有最优路径。纵然不是全局最优,但是在全局最优达不到的情况下,我也应该寻找局部最优。谁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哪里呢?所以既然未知,那么就自己努力的去找寻吧。

最后,今天去蹭了一个很好的讲座,是关于并购的。原来做并购的课题的时候不喜欢,所以做了一半就没再继续。而今天听到的讲座却让我想到很多东西,才发现并购这个东西看得层次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就大不相同。如此说来,是我以前目光短浅了。讲座题目为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发在了Rand Journal,论文可以在CCER网站上下下来。唯一我想说的是,其实关于“联盟(alliance)”和“并购(merger)”的建模区别,还可以体现在信息结构上。把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加以界定,或许也会有好玩的结果。当然,Larry Qiu他们的做法也很高明,解出来的结果也很漂亮,也难怪Salant看到他们的论文之后觉得是最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最大突破(不知道有没有之一)了。这个model很有意思,尤其是可以和国际贸易相结合,很多东西都可以弄得很漂亮!暂且记下,日后说不定能借鉴不少东西。

p.s. 有想看中级微观习题课课件的可以移步我的英文站点:http://www.cloudlychen.net/papers.html#impre。打包了大部分东西,还有些零散的更正和图之类的就没放进去……可能还有一些typo,容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