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物理的入侵

最近看到好多人在叨唠编辑的事儿,比如这个。 然后突然间就回忆起来去年的一件事儿。像当年为了申请Ph.D,很天真的忙活了半天写了一篇application paper,然后时过境迁,就琢磨着干脆投出去好了。和导师一合计,就选了国内某管理学期刊准备试试身手。当年考虑到本科生身份,自然要拉上个老师显得更为专业一点(这个国内期刊对于本科生的歧视不是一般严重啊,除了那种交钱就能发的,其他的据说看到是本科生的稿子直接就不审了)。当然,专业人士自然会专业的修改一下,然后文章就某种程度上华丽丽的升级了……这个是后话了。再者其实文章发不发对我来说其实也没啥实质性影响了:一是现在回头看当年写文章真的写得蛮幼稚的;二是我对那个领域/问题也没啥兴趣了。有趣的是,那个管理学期刊很快的返回来了一个拒稿的审稿意见,很简单:本刊不宜发表。我当时就纳闷了,又不是事关政治,怎么还不宜发表?后来人就闪了,自然也就不关心了。只是看到yihui兄的一句话,颇有同感,就又把这事儿想起来了:

我没什么发表论文的经验,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发过几篇质量一般般的中文文章,审稿过程很平淡,编辑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意见。

嗯,像那么抽象的审稿意见,我真的是开眼界了。不知道是编辑还是审稿人,实在是忙碌得没时间给我们多写几行字么?哎。

继续说下一件事儿,是最近又有人对经济学家们的社会网络(学术圈)感兴趣了,然后email飞过来。只是我看到email的时候,顿时感觉百般无奈(如果您还在看我的blog,请不要太介意,我是对事儿不对人,说说最近的现象和感受而已,海涵!)。在邮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曾想用热交换方程表述知识的交流

我不知道各位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触,反正我的物理警觉细胞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这个,我这个物理白痴真的应付不来啊。话说原来只知道有“金融物理学” 这么个东西,现在却渐渐的感觉到物理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入侵——更直白一点,对于经济学的入侵。UPF以宏观见长,有一批人整天测个波动什么的,就跟物理学几乎没啥方法论上的区别了,听了一次讲座听得我那个云里雾里啊。这个RBC模型真的是造福了一群人……我是有点讨厌这个东西的,一点经济学直觉都没有—— 或者说,受限于我所学到的知识,还没能领悟这个高深模型之后的经济学直觉。然后看看现在的经济学研究,好多物理学或深或浅的痕迹。呃,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殊途同归么?

最后,呃,今天脑子很抽风地去听了一个管理学讲座。本来以为是I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因为题目很IO:

Variety and Prices in Supermarkets: Can Store Competition Hurt Consumers?
André Trindad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直到走进教室恍然间觉悟,除了Hansen之外别无econ的人,才懊悔得不得了怎么闯进来了一个管理学的讲座……这个topic其实满有趣的(要 不我也不会去了),但是好可惜啊这个speaker实在是讲的很boring,到最后我实在支持不住就那么昏昏欲睡的倚在角落里(幸好我还有个墙可以依靠……)。这个,讲座就不能讲的稍稍有趣一点么?就算广大Ph.D们在过去的若干年忙于科研、没有时间锻炼演讲的技巧,也不至于这么无聊吧……唉,多好的一个题目啊,可惜了。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商业模式的创新?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子的算是创新的商业模式?自从被某人说道“现在的成功都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而非产品的成功”。原来一直对商业上的事情比较懒,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敏锐的商业嗅觉,就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别人都鼓捣出来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更多的是一种经验,而不是一种科学。也就是说,我的理解中人们无法像推导数学公式那样推导出来一种商业模式,无论是营销还是融资,一定会在市场中大放异彩的。很多商业创新都是企业家的动物精神的体现,是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一种“灵感”似的昙花一现,而不是在若干数学公式中可以寻觅踪迹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Microsoft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当然我不排除window在当时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还不足以不错到占据整个市场达到垄断。微软的捆绑销售战略等等达成了一个软件帝国。有的时候windows太高调以至于人们不易去观察office的光彩,我个人觉得office是集中体现微软野心和长远计划的。是不是觉得office比windows好破解的多?以至于现在在国内动辄干个啥都是doc和xls、ppt,你见过多少人用latex或者OpenOffice?至少99%的电脑上都会装上一套office,就算自己不想用但是要交个表格之类的还是得借助这东西。更有甚者,ppt的地位我觉得在可见的十年内是难以撼动的,beamer确实难以望其项背,从展示效果来说除了flash几乎很少见到比ppt更漂亮的商业展示。可是,有多少人会做flash?又有多少人离不开ppt(尤其是泛滥的各式炫目模板)?可见,Microsoft在office系列的市场拓展上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个人用户虽然几乎不为自己的使用付费,但是你的老板是要付钱的。大公司里面有几个敢用盗版的?有这么广阔的群众基础,微软就每年等着花花的金钱进钱包就可以了。也难怪office系列每次的更新都是不痛不痒。以中国为例,多少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把office系列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必备内容,多少人接触电脑的第一堂课都是学会操纵office系列三大战舰。你怎么指着大家工作后说学latex就学latex,说换成不习惯的OpenOffice或者wps就换?微软的这招实在是计谋深远。

说完了有点夕阳的微软,再说Google。Google的创新就更简单了,免费。2G(或7G)的邮箱,免费;视频,免费;阅览器,免费;音乐,免费(仅限中国);图书馆,免费……用户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喜欢上了Google。关键是Google免费的产品往往还比其他家收费的好用,比如Gmail,见过了太多太多人用过Gmail之后再也不想转到其他的邮箱(当然我必然属于其中)。于是各大厂商趋之若鹜,抢着给Google送钱打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然后望着哗哗而来的关键字流量感动的泪流满面——平时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目标顾客群啊!于是,双赢的大好局面产生了,Google也就发达了。

再说最近很热的Apple,市值一跃超过了Microsoft,成为了大新闻。说到Apple,它赚钱的自然是iPhone和iPod,但你可别天真的看着网上说什么“一个iPhone的制造成本仅为售价的1/2”就觉得苹果很暴利了。其实它大多数钱来自app store和iturns的售卖。这样的平台大大降低了人们买音乐和买软件的成本,而每款软件不高的售价却聚沙成塔,喂饱了Apple。多好啊,人们一边玩着iPhone还不时的觉得“我的是Apple,多fashion”,然后软件开发商满意地笑着“要不是放在app store我怎么能卖出这么多拷贝啊”,当然最后自然是乐的数钱的Apple,消费者和厂商两面赚钱,这生意做得多划算啊~

说完了这些IT圈子的,别以为其他圈子的都在墨守成规。GE(通用电气)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把一个制造企业打造成一个金融企业的传奇历史。GE在每年赚取的租金和修理费就够这么庞大的一家子吃喝还有余,很难想象吧?别看GE看起来貌似比其他很多企业低调的多,他家的算盘打得很是精明呢!当然,金融企业的麻烦就是金融危机,这也是这么多制造业企业中它第一个轰然倒下的缘故(错把GE当GM,该罚!GE还活的好好的呢)

我现在一直在想,下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会是什么?是营销、融资还是新产品?

可预见的是,如果接下来不发生一次惊天动地的工业革命,像电力取代蒸汽机那么耀眼,新产品的产生也是很有限了。电脑每年在升级,电视从纯平到液晶,无论再怎么发展,总不会是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多只是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我无意于贬低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也希望他们的创新可以进一步带来人们生活的进步。但是单单从一个较短时期的商业模式看,大概是与新产品无关了,毕竟他还有一个模仿者问题。

然后就是营销模式。病毒营销、直销等等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广告营销,但这些都是更容易激起一时波澜而不是长久的创造影响力。我看好的一种模式是基于social network的,但或许正如我前面说的这东西更多的是经历丰富之后的“灵感”而不是数学推导或者计算机模拟,如何利用social network还是一个各个厂商都在跃跃欲试却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的问题。当然,你可以说Facebook就是借助social network成长起来的,但是Facebook怎么大规模赢利或许正是折磨着他的CEO每天寝食不安的问题。同样的还有twitter,它现在做成了一个渠道,但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倒水才能肥水不流外人田。哗啦啦的一股脑灌下去,若是雨露均沾还好,变成了洪水怕是大家都要玉石俱焚了。我始终不认为那些充斥在各大顶级管理/市场学期刊当中的漂亮模型放到市场中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没经过市场检验的模型和几张废纸又有什么实质差别,一点价值都不创造。从这个角度上,我倒更欣赏做数据分析的那些人,至少鼓捣出来一个“男士逛超市买尿布的同时也会买啤酒”。只是现在的商战集中于红海而太过惨烈,没想出怎么可以开阔蓝海。看来对于我这种不曾在海上航行的人,估计进去之后连是蓝是红还分不清。营销需要天分,如果不是想做一个天天打电话骚扰陌生人的seller的话……期待看到这个领域更多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当然也期待不久的将来自己有机会不计成本的去实战一番,看看这到底应该怎么玩。

最后想说说融资。虽然我一直标榜“对金融不感冒”,但不代表不关注。金融,尤其是微观金融、企业层面的金融确实是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生死的。打个比方,金融就是企业的血液,血液断流了大脑缺氧了你还活个啥?侥幸不死八成也成植物人了。但比较讨厌的是职业经理人,我一直觉得很多职业经理人太过短视,为了一时的业绩报表把企业的长远规划的毁灭了。百度、搜狐无一难逃此等厄运,一度沦为行尸走肉,不知道盛大接下来会走得如何。如果有一种金融模式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跳出“上市融资”的怪圈,反而可能有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战略规划走下去,越走越远。但是对这一块着实是不了解,不知哪里可以创新亦不知现在运行在何种程度。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我看做一个商业的门外汉(连半个赵括或马谡都不如)。我不曾在任何一个公司担任一个正式的职位,也不曾做任何关于公司治理模式的研究。纸上谈兵都不算,多半是雾里看花,不知究竟看到的是几分。所以不要为一篇日志较真,更不要坚信什么。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是一个人半夜痴人说梦?欢迎讨论,欢迎讨伐,也欢迎路过打酱油。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也说“从众”

前几天看到张智勇(校友+学长,专注于电子商务)博客上的一篇读书笔记——再读《社会性动物》,让我突然间有些感慨。他讲了一个很经典的社会现象:从众。

我在看《社会性动物》,里面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
第一章说的是社会心理学最知名的理论:从众;从众是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为什么突然间对这个问题这么感慨呢?主要是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新闻,比如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游人如织上海世博会试运行大混乱等等,无一不让人感慨中国之“人口众多”。当然媒体上的报道还是比较要面子的,不会说的这么露骨。只不过,连“围观”这个词儿都能这么火,我们又何必否认社会上这么普遍的从众心理呢?

那么我们日常中见到的从众现象又有哪些呢?学长的博客里面举了一些例子: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购物网站里面的销售排行榜,也都是基于从众理论的,所以他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我基本上想买书的时候,都会去新书排行榜看看……

说到这里,如果你是个喜欢标榜特立独行的人,那么是不是突然间发觉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从众”呢?我们上豆瓣去看书评、上电驴去下载最热门的影片和游戏、上校内(人人网)去看那些被人转过来转过去的热文,这一切不都是一种从众行为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选择呢?学长的文章中提到:

从众的动机不同,一种是在想获得奖励、免受惩罚,这可能是社交或者物质意义上的,比如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傻,举个例子就是大家都骂XX网站,你要是不骂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啊、无知啊?(这事情总发生,一般这时候我就闭嘴);另一种是想获得恰当行动的信息,比如说你不知道什么数码相机好,就看别人怎么说;在这里, 我觉得,口碑营销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

我们单说后一种行为。我比较依赖的网站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大众点评网”。因为总有朋友聚餐之类的活动,大家还都喜欢尝个新鲜,所以一般我都会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然后直接打电话订好或者查查路线直线前往。其实在大众点评网,我作为一个浏览者,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去过的人给出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一般说来如果这家不好,很少有人勤快到上网之后再来长篇大论一番——除非它不好的过分了值得上网去骂骂。所以大多数看到的还是正面的评价,当然也不乏一些“枪手”。可是我为什么会依赖大众点评网呢?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举了例子,你刚到一个旅游景点,也没有当地的熟人来带着你玩,那么你会去哪里吃饭呢?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当地只有一条美食街,所有的饭店都在这条街上。那么你难道会一家一家的尝,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吗?当然不会。我们一般会做的就是去各个店门口看看里面有多少人,然后选择一家人最多(或相对较多)的,进去吃。这里我们暗含着这么一个假设:如果他家的饭不好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都受骗了,所以集体行为一定是理智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越看越眼熟呢?想想你家周围,是不是有新的小吃店刚开业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排长队去买所谓的“掉渣渣烧饼”、“武汉鸭脖”?难道你就没有发觉,其中很多人都是店家请来排队加塞的吗?再想想IPOD每次出新品,是不是都会看到一则新闻“忠心粉丝凌晨开始排长队”呢?

我们再回到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如果你随机选(比如扔骰子、抛硬币)之类的,那么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或者,你一定要选到一家很好的店,所以只能挨家挨户去实地考察,这无疑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搜寻成本过高。于是乎为了降低风险或者降低搜寻成本,我就会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评价。这一点很像“声誉”机制,只不过大众点评网把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声誉放到网上了,让大家都能享有这些信息。我一直认为“声誉”机制的存在是一种有益的,对买卖双方都有益处。一方面,买方降低了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卖方可以保持市场中的良性竞争,让那些不法商家退出市场。事实上,这正是我去年冬天一篇论文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模型证明的第一条结论(其实我后面还说到,我们为保持这种声誉机制实际上是付出了隐性成本的,正所谓“声誉溢价”)。

好了,暂停“学术营销”。我只是想说明,从“降低交易成本”这个意义上,从众心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理性选择,在现实中它也是一种理性利己的行为。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营销专家们开始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制定销售战略。当然广告并非是不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商家“可置信的承诺”,因为如果没有实力他是不会下血本做广告的。然而,博弈论中对于这种例子的分析有些太过于简单,当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营销专家们的高超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提供了看待这种现象的一种角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社会学越来越吸引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和经济学很近,却能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的。

回到营销。无论怎么说,营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心理。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纪实小说,很震撼,是慕容雪村的《卧底传销23天》。摘录几段:

我不禁感慨:传销真是浪费生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完全与世隔绝,不能与当地人接触,不 能读书,不能看报,不能看电视,除了每天两堂洗脑课,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其余时间全在无所事事地闲逛。

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被骗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般的纪律、日日灌 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他们每天都吃不饱,也不敢吃饱,传销团伙内有个愚蠢之极的说法,他们全都深信不疑:每天吃多少米、吃多少菜,全是国家规定的!

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传销,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谎 言真有无穷的魔力,只要坚持说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再荒谬的事也会变成真理,不仅能骗倒别人,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去上饶之前,我自恃有点阅历,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决不会被洗脑,现在不敢这么说了:我在里面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且别有用心,时时都要警惕,所以才能保持清醒。如 果时间再长些,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所见无非恶人,所闻无非歪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天知道。

所谓传销,利用的不过是一个人沦落在一个特殊群体中,被日日夜夜的洗脑的过程。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你必须选择“从众”,于是乎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对“众”的观点深信不疑了。想想也是,“病毒营销”利用的不也是人们的这个特点吗?想当年开心网的邀请好友策略,很多人说“收到第一封邀请加入的信不以为意,当连续收到第二封、第三封,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邀请自己的时候,怎么能不对这个东西好奇?”。营销所利用的,无非于此。

其实,说到“点评”,在经济学上更倾向于认为是“口口相传”。很多研究市场行为的对此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刚看到的一篇是Michael老师的Impact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n Sal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and Consumer Characteristics (原文在这儿)。这篇文章有很多结论,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长尾理论”的证明——评论会更显著的影响那些互联网使用经验丰富的用户,使他们关注并不是那么热门的商品。此外指出了一点很有趣的事儿:线下的促销会降低线上评论的效果——我感觉就是如果网上说A里的蛋糕多么多么好,但是到了蛋糕店发现A里隔壁的好利来在促销,他家的蛋糕看起来也不错,那么我就有可能转投好利来了(事实上我经常这么干)。不知道为什么,我近半年总是在接触管理学和marketing science之类的文章,很多时候自己写论文去找参考文献,到最后看着zotero或者bibtex列出来的文献列表,恍然间有种错觉——大半都是商学那边的。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接触的电子商务比较多,所以就算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看,也会不由自主的考虑到一些营销的问题。同样不知道为什么的是,很意外的发现Michael老师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不是有句话叫做“当你发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兴致勃勃的去研究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人研究过了”吗?说实话,此时我不知道应该是欣喜,还是郁闷了。不过看看结论,印证一下一些想法和直觉,也是不错的。所以我也甘愿做一个“布道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