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成长的喜悦

小时候有部风行一时的电视剧,名字叫做《成长的烦恼》。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这个名字倒是一直没忘记。今天想提笔写“成长”,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可以把这个题目改一下,作为一个精简的表述。

29岁的时候,整个人特别惧怕30岁那一天,有种彻底要跟青春告别的悲壮感。特别是有几个过了三十的朋友,时不时满足我的好奇心,向我倾诉30岁之后有多惨,比如体力跟不上、家庭事业难两全等等。搞得我那段时间对于30这个看起来挺整的数字有着莫名的恐惧。其实很好笑,按照中文的习惯,十二年一轮回,那到36岁再担心就是了?

如今过去好几年了,有趣的是,不但没觉得30之后生活很悲惨,反而觉得成长一如既往地快乐。活得久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反而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了,不用去斤斤计较一些琐事。昨天在写一点东西,突然发现我自己的人生也有好多有意思的片段啊,我不需要总是从别人的生活里面找寻灵感了,也不用牵强附会什么,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永远是第一手的鲜活。下笔如有神,一点都不难做到。以前误入歧途,觉得写文章还是需要仰仗词汇量,多引经据典会显得自己很有深度。其实不然,最近发现让我深有共鸣的文字往往是朴实无华的,越真实越容易打动人心。那些华丽的词藻堆砌出来的,要么徒有其表故弄玄虚,要么就是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藏得很深,只供极少数敏锐之人察觉。我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那么文字就完全可以回归真实。

其实这几年最大的成长的快乐,应该是越来越不焦虑了。小时候一考试就紧张,后面不断告诉自己,紧张也没有用,久而久之就练出来怎么考试都不紧张了。同理,二十多岁的时候特别容易焦虑,得陇望蜀。焦虑了这么多年也终于学会不焦虑了,因为焦虑也没啥用,还是从容一点自己也开心。

这么想想,接下来的每一个数字符号的纪念,40,50,60,都应该是越来越值得期待的。就算时间会剥夺一些东西,但也会带来更多的东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什么不好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笔耕不辍(?)

有的时候会问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维持着落园,是什么样的动机。似乎最好的答案就是翻翻过去的日志,然后对着过去的自己嘲笑一番。人总是会在某些时刻幡然醒悟,然后继续犯着让未来的自己嘲笑的错误。

这几天又是假期,百无聊赖,开始沉迷游戏。沉迷了两天发现玩游戏好累(打了一局《文明》真的是天都亮了...),然后改看书,穿插着饿到不行的时候抓点食物或者做点饭。可见我也不是什么上进的心态,看看闲书小说罢了,并没有心情看什么严肃文学。

看着看着书,就开始八卦心起,然后毫无理性线索的开始漫天查各种人物八卦,虽然知道过了几日或者几月就会忘了(我的脑容量好像格外小,不相干的事情忘的越来越快)。看着看着,就在想,我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文学作者。当然一方面是没有天赋,阅读量和叙事能力都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慵懒。想想要靠着不断消耗脑力来创作新的文学片段来养活自己,多少有点可怕。日常工作不需要创造性也能完成,偶尔灵光一现来点有创造性的提升,这才是比较舒服的工作状态。事情都得是勤勤恳恳的,我不觉得我有那么多灵光一现的时刻可以用来挥霍。

有的时候想,不知道作为一个专栏作家会有多么大的压力。我甚是了解自己慵懒的个性,有的时候不想写就是不想写,你逼我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也写不出来什么。不知道那些日行千字的职业作家是什么做到每天都趴在电脑前面写字的,抑或很多人其实也就是流水作业流水账。着实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也没有人曾细细诉说此中辛秘。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求知欲

好像相比于在人群中肆意的狂欢而言,我更喜欢一个人的安安静静。若说一个人独处最大的收益是什么,那就是自由和无拘无束地展现求知欲。

在前段时间的颠簸流离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周末,连睡衣都不换,就窝在家里的沙发和地毯上读一些文字。虽然我也会偶尔看看电影和视频,但是相比于这些真实的动像而言,我更喜欢打开想象力空间的文字。文字是不用那么拘泥的。我看的很杂,小说、新闻、纪实、段子。什么都看。有些看过了就真的忘了,有些看过了还能记住一些什么。

前面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种消极的等待阶段。我其实蛮不喜欢这种被动的状态的,但是无奈,改变不了什么。去年仓促的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然后开始陷入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情。穿插着一些你来我往的游戏,却不改变消息被动的主要节奏。我试图挣扎,未果。后面越发的严重——回避着各种可能的不良的后果,完全不做任何对策,也不愿做任何决定,就这么伸着脖子等待着最终的宣判。我不知道那些日子是怎么一天一天最终消失在日历上的。直到最终消失的时刻,我才愿意勉强面对一点现实,拉上窗帘,躲在自己的遮阳伞下闭门不出。

我知道我在逃避。但我毫无办法解脱。我只能那么放纵着自己任性着。辜负了春光确实颇为可惜,好在多少借着一点精力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改变,也可以稍稍惊讶一下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灵感。能把握住一点点东西总是好的,不至于一切都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焦灼。

匆忙间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节奏。在多个城市之间穿梭,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离开了自己最惬意的蜗居保护状态,强迫自己打开警惕模式穿梭在人群中。好在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倒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适应。来来回回的切换比我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终于又回到了蜗居模式吧。然后决定读文字,乱七八糟的读一些东西。互联网上那么多信息,总能找到适合大脑摄入模式的文字。在酣畅淋漓的服用了若干文字解药之后,想想好像已经好久没有如此舒畅了。记忆中每一年的生活都会有点不同——这说明我还没有变成行尸走肉,可喜可贺。

最近也看了很多旅行的文字。我出门玩的方式已经变的越来越随性,所以看游记倒不是为了搜寻下一个目的地。只是很多东西就那么串起来了,那些小时候在书上读到的已经有点印象模糊的东西就那么串起来了。一种遥远的文字终究走入现实的感觉,让我心里多少有些痒痒的。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一些审视

大概有一个多月,一直在酝酿这么一篇文章。有很多的东西想说,却每每到口边欲言又止。总归沉淀的久了,该说还是要说说吧。

1. 关于大数据

我是莫名其妙的就被拽入这个领域的。虽然我也经常在一些不得不包装的场合不停的用到“大数据”这个词,但说到底我还是觉得它是硬生生的被炒作出来的。从2011年到现在,有幸在国内国外开了无数的跟“大数据”有关会议,有小有大,有偏学界有偏业界,可是越开越麻木。以至于到最后,我关心的问题就成为了几个:

  • 有什么新的数据被搜集了吗?(比如江南春去扫小区垃圾桶..);
  • 有什么新的领域被攻陷了吗?(比如某些传统行业,如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餐饮业、个人金融);
  • 有什么新的数据产品出炉了吗?(比如基于数据魔方的新的应用)。

曾经有人戏谑般的问我,“你一个做分析的关心这些high level的东西干啥?”,我的回答很直白,“为了保证不让自己失业”。当然这话有五分打发之意,归根到底的原因可能是,我在寻找灵感,在试图最大化分析的价值,在别人的失败中学习经验(输家往往比赢家更有意思)。换言之,我没打算一直做分析。自从在eBay深度接触了某些做事极端细致的同事之后,我觉得这个领域做到极致也怕就是如斯了。拼不过。

有些问题越来越不关心,因为从分工的角度来看绝非我的比较优势。比如,XX架构改善了数据库存储、查询;XX模型经过某些改进获得了几个点的提升;XX产品可以支撑更大量的数据和更好的实时并发性(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有就用,没有也不强求);XX平台实现了XX算法(没有成熟的接口我是不会去碰的)。可能对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理解(此处单指统计或者机器学习模型),我已经过了那个狂热的沉浸于美好的证明或算法无法自拔的阶段。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成(更广泛的数据源搜集、聚合,以及强有力的分析平台建立),谈那么多奇技淫巧有什么用?每每看到BI这个词,就想吐酸水...平心而论,eBay的基础设施建的还是比较好的,一个数据仓库就有几百人的技术团队在维持。

总结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做的好的就那么一两家。单单靠分析赚钱没那么容易,先把人才的缺口补上吧。

2. 关于分工和角色

说分工之前,先说说现在的工作。在eBay,听起来很曼妙的两个音节,却很不幸的在它的海外研发中心。若我是个工程师研发产品也就罢了,可惜还在分析这种需要跟业务部门频繁交流的岗位。当然做什么事情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没有绝对的。只是当你还可以选择的时候,当你处在一个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诉求。

回头看,如果我知道现在的工作是这样的模式,我还会在一开始如此选择吗?会的,我很无奈,但没有更好的选择(当时下决心一定要去一个英文环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那个时候位置太低、浮云太多,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我觉得我很幸运,毕业之后的两份工作都没有让我后悔过。

eBay对我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我重新拾回了很多技术细节。比如,对于分布式的理解越来越深,parallel SQL 越写越熟,R的某些包越用越顺手,Shell和SAS被重新拾起,诸如此类吧。这也是我当时离开咨询的目的——做pre-sale support、跟客户天天腻在一起,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每天脑袋瓜子里想的都是“客户到底是怎么想的”,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利益分析。时间久了,觉得每天都在跟演戏一般。

可是在分工链上,技术绝非我最擅长的。开什么玩笑,一个直到研究生都没怎么受过正规编程训练的人,怎么可能拼得过那些国内顶尖学校CS或者EE出身的、一直专注于此的精英们?就算勉强加上模型这块儿,就算凭着还算可以的数学基础我事后补修了很多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课,我也不觉得我能胜得过那些一早儿统计和计算机兼修的有志之士们。太多东西不是纯粹智商和努力可以弥补的,时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如果下定决心一直做下去,也未必没有成就——可是要我抛弃心头挚爱的经济学,做与之完全无关的事情,我做不到。

有个很好玩的词儿叫做“street sense”,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为佳。有点类似于soft skill的感觉。在我的同事中也有少数这方面很强的人,能明显看到他们的成就卓然不同。对我来讲,这样的感觉或许更佳吧。

3. 关于积累

工作久了,很多人就会跟你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我的感觉是,看哪个是短板吧?两个还是均衡发展比较好。要不在labor economics之中,也就不必把experience和years of study都作为回归变量了。

工作经验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一方面他会加快你做特定事情的效率(指数式),一方面他也会束缚你的思维。周围看到了许多从技术转到管理岗一开始很不适应的案例。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嘛。

我个人喜欢把工作经验分为两部分:广泛适用的经验和内部适用的经验。在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其实积累的更多更快的是更适用于本部门的一些经验,这两种经验发展不均衡在那些一毕业立刻进入一个企业、一直没有离开过的人身上尤甚。实话讲,如果想在一个大企业里面很快的发展,内部经验尤为重要。Fit the culture。而广泛适用的经验其实对于适应更多的环境、岗位更重要。把赌注都压在一个篮子里面是不明智的...

4. 关于野心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不安分且具有野心的人。不过时间会把人的奋斗精神消磨,尤其是在一个很容易就活的比较舒服的环境中。

可是当太多事情不能控制,一切浮华便如过眼烟云,与己无关。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英文的神奇

可能是中文博客给过我种种神奇的经历了,所以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英文博客却是好玩的紧,总有一些事儿出现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

前几天更新了一篇日志,说的是我想写的一个题目,或者说我觉得足可以从本科毕业论文写到博士毕业论文的一个题目——如果我还有机会继续读下去并且打算拿到一个博士学位的话。没想到很快的就被某网站利用了,真神奇。如果不是trackback的机制,我估计也不知道原来还有如此神奇的事儿。可惜那个网站貌似是金融的,我在上面溜达了一圈实在没发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而后灰溜溜的闪人了。

唯一有些疑惑的是,感觉那不是一个关于学术的网站……我就想难道我写的东西就这么的具有“广阔”的现实应用价值,以至于学术圈还未曾发现就被嗅觉灵敏的商业人士闻到了金钱的味道?真的是……(原谅我的自恋吧,哈哈。)

Fine... 最近一直在读凯恩斯的传记,实在是受益匪浅。这都读了一个月了,还没读完,不过万里长征也算是看到了尽头。凯恩斯的传记很有意思,越看到后面,搭在他的思想变化的脉搏上,就越让人感到兴奋。感触和体会真的很多,几乎每夜都在一种崇敬和兴奋交杂的心情中入眠。其实每天看完了都有一堆话想写下来的,可惜睡醒了就忘记了。简单的拎一点出来吧:对于数据的态度。书中提到“凯恩斯不是利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也不是从数据中归纳出结论”,他有着非凡的数学才华,对于数据却更讲究直觉——“他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寻灵感”。

“找寻灵感”说起来貌似也很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往往就出现“做理论做得好的最后都转到计量去了”这种尴尬的境地。原来我一直坚持计量只能拿来作为论据辅佐证明理论模型的缺陷,但是看到凯恩斯的观点,才恍然大幅应该回归数据本源——我们生下来对于数据的态度,不就是如此吗?何必沉浸在计量方法的花里胡哨却忘记了我们为什么收集、分析数据?此言大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神奇功效。看到凯恩斯那种对于自己的理论谨小慎微的态度,才体悟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科学学家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吗?倘若都有此心,那么怎么会有dirty work甚至于学术腐败造假呢?

呃,华丽丽的跑题了。算了,先到这里吧,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