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成长的喜悦

小时候有部风行一时的电视剧,名字叫做《成长的烦恼》。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这个名字倒是一直没忘记。今天想提笔写“成长”,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可以把这个题目改一下,作为一个精简的表述。

29岁的时候,整个人特别惧怕30岁那一天,有种彻底要跟青春告别的悲壮感。特别是有几个过了三十的朋友,时不时满足我的好奇心,向我倾诉30岁之后有多惨,比如体力跟不上、家庭事业难两全等等。搞得我那段时间对于30这个看起来挺整的数字有着莫名的恐惧。其实很好笑,按照中文的习惯,十二年一轮回,那到36岁再担心就是了?

如今过去好几年了,有趣的是,不但没觉得30之后生活很悲惨,反而觉得成长一如既往地快乐。活得久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反而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了,不用去斤斤计较一些琐事。昨天在写一点东西,突然发现我自己的人生也有好多有意思的片段啊,我不需要总是从别人的生活里面找寻灵感了,也不用牵强附会什么,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永远是第一手的鲜活。下笔如有神,一点都不难做到。以前误入歧途,觉得写文章还是需要仰仗词汇量,多引经据典会显得自己很有深度。其实不然,最近发现让我深有共鸣的文字往往是朴实无华的,越真实越容易打动人心。那些华丽的词藻堆砌出来的,要么徒有其表故弄玄虚,要么就是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藏得很深,只供极少数敏锐之人察觉。我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那么文字就完全可以回归真实。

其实这几年最大的成长的快乐,应该是越来越不焦虑了。小时候一考试就紧张,后面不断告诉自己,紧张也没有用,久而久之就练出来怎么考试都不紧张了。同理,二十多岁的时候特别容易焦虑,得陇望蜀。焦虑了这么多年也终于学会不焦虑了,因为焦虑也没啥用,还是从容一点自己也开心。

这么想想,接下来的每一个数字符号的纪念,40,50,60,都应该是越来越值得期待的。就算时间会剥夺一些东西,但也会带来更多的东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什么不好的。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时代的焦虑

9.16 更新

感觉我这个引子效果太好了,大家一开始就被引发各种思考了。其实我的原意是,人若是不跟自己和解,烦恼和困难总是无穷无尽的,焦虑也便会是常态。我高中的时候焦虑考不上大学,考大学之后焦虑毕业没工作,出国之后焦虑申不到PhD(最后确实也就是申不到),工作之后焦虑交不起房租,后面又开始焦虑没有前进空间,快到30焦虑找不到男朋友(现在也没男票),等等。身在其中的时候,人总是自我为难的,无论旁人怎么劝解,都无法跳出来。每个人都会在意不同的事情,最终只能靠自己解脱。我的自我和解是,PhD读不到就读不到吧,也不影响我对于知识的好奇。男票找不到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生娃儿生娃,最后害了孩子。自我焦虑没问题,通过别人来缓解、尤其是从别人身上找优越感来缓解,我觉得是误入歧途了,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而且对他人也是负面影响。如果积极地去看,焦虑其实是对自我弱点的认知的体现,所以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承认且寻找对策,努力了没效果也正常,而不是过度放大情绪。

好了,后面的读者如果还想看原文,就继续往下。别被第一段误导就好。

—————-

今天胡乱扫了几眼新晋的微博网红,感觉青年群体的焦虑又上了一层。刚毕业不久在职场打拼的青年们,不断地在网络上展现这个时代的焦虑。码农们迫不及待地在一亩三分地晒包裹,纽约白领就开始vlog记录上班开会还不时分享一些“职场技巧”。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微博上海外青椒们也开始焦虑,靠微博上晒晒自己的远见卓识获得一些赞许,才能抵抗生活中真实的压力似的。

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新鲜,只是开放的网络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容易罢了。2010年左右我还在感慨,“墙”的建立让那个无限自由的属于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产生了分隔。2021,我只能感慨,世界万变,人心不变,互联网总会在放大优点的同时放大缺点。这几年,我渐渐地不怎么用社交网络了。既没有分享自己生活的冲动,也没有窥视别人的欲望。关心我的人自然会发消息来问我,其他都是情感负担了,能省则省。

这些事情在我看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相较于自己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的关注中得到自我满足。劣势可以是身份地位、收入财富,也可以是外貌身材、家庭出身。反正总是要把自己最得意的标签贴出来,让那些尚无力获取的群体临渊羡鱼。这玩意儿好像福布斯财富榜似的——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一定在那个耀眼的榜单上吗?

纵观我认识的人,越是厉害的,越是无暇从他人身上索取肯定,尤其是不会从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群上。他们首先自我肯定,从而展现出真实的谦虚。其次,利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的肯定,来确定努力方向,更上一层楼。他们有限的精力,若是面向大众分享,也一定是隐去个人标签的专业知识,把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传播使者。这里就算做的事情类似,行为的动机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康德的讲法,“自由地行动就是自律地行动,就是根据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换言之,我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我内心认可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一些其他的私有欲望或者外界规则驱使。这里动机上的细微差别,展现到分享的内容之中,还是蛮明显的。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听得舒不舒服,不会自欺欺人。

不过,我也并不是自身清白。回头检视我十几年前做过的事情,很多确实也不符合上述标准,当时或自知或不自知。后面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明白年少时道德上的薄弱。其实,对别人做任何评判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内心准则,我没有处于任何强加自我准则到别人身上的道德高地。只是想从自身经历感慨,道德的形成其实是对我自己内心自由的解放。当我的行事越来越多地可以遵循我的自由意志的时候,人生的焦虑就越来越少,内心渐渐获得了更多的平和。人最终,还是要与自己和解。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心理学中的焦虑和回避

最近各种机缘巧合,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我以前一直对心理学不是很感冒,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很飘忽,不知道这些结论的可重复性有多大。不过后来想开了,知道一些总比什么都不知道好对不对,就算很多东西只是局部的观察和假说,那也算是一些数据点呢。

心理学其实最好玩的就是可以帮助告知自己的状态。随便找找,就有无数的测试可以帮忙来感知自己。有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行为已经偏出正常轨道了,那么不妨做个测试来看看,至少可以知道那些行为可能对他人或者自己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此外,虽然我觉得心理学的各种分类近乎玄学,不过it meant to be exhaustive, 所以知道一下人们的不同状态也是蛮有意思的。

讲讲最近看到的一些比较好玩的东西吧。两周前在温哥华围观NeurIPS,有个开篇演讲很有意思,让我在几千人的会场居然都集中注意力听下去了。该演讲题为“how to learn”,是UC Berkeley的Celeste Kidd主讲的。我本来以为是讲基于神经研究人类如何学习的,所以并无很大的兴致。后面发现其实是很多基于实践和实验观察出来的模式,所以还蛮好玩的。她列了五条人类学习的基本模式:

  1. 人们不停在建立信念 humans continuously form beliefs.
  2. 确定性会打击人们的兴趣 certainty diminishes interests.
  3. 确定性由反馈产生 certainty is driven by feedback.
  4. 减少的反馈会导致过度自信 less feedback may encourage over-confidence.
  5. 人们很快就会建立信念 humans form beliefs quickly.

她在演讲中举了很多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点开上面的链接看视频。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人们学习是依照一个兴趣逐渐提升的过程的。比如一开始,我们学习语言,学习单词,很枯燥,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看懂更多的外文书籍。又如学习数学,我们一路从最简单的符合直觉的算数和几何,一直学到高等数学。数学是个很好玩的体系,自上而下兼容并蓄,比如学了线性代数一下子就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看待很多初等数学很复杂的问题。但是从人类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几乎不可能从无到有地一下子学出来高等数学。积沙成塔是可以,但总不能靠着这个地基来建摩天大楼不是?

学到后面,会觉得书“越读越薄”,其实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自如,进入了“确定性”的阶段,一方面是容易了,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兴趣了(所以重复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归纳主义的讲法: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停地搜集数据和反馈,正如训练宠物狗一样。奖惩制度的引入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多做,什么需要停止,然后形成一份新的信念。有趣的是,人们形成信念比大部分统计分析快得多——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人等到p-value < 0.05 才去确认一件事情。我们更多运行的或许是一个贝叶斯的模型,建立一个先验信念,然后随着新的数据的到来进行校正。

最近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调查,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简称ECR)。虽然这个设计本身是针对非常亲密的关系的,但是我看了一下具体的问题,感觉可以用在大部分生活关系上面,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展示形式罢了。这个测试按结果分为四种类型:

  1. 安全型一低回避、低焦虑;
  2. 迷恋型一低回避,高焦虑;
  3. 恐惧型一高回避、高焦虑;
  4. 冷漠型一高回避、低焦虑。

仔细一看,其实就是两个主要维度的区别:回避和焦虑。其实人对于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能控制的事情,一般有两种反应:过度控制(焦虑),或者自我放弃(回避)。我自己去测试了一下,基本就是反映了我对于周围人的互动的模式。

焦虑方面,基本上就是我有没有过度思考一些事情,对于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不必要的怀疑。回避方面,则是我是否可以主动地坦白心扉,并对于他人的坦诚作何回应。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衡量,不过看下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回想我的整个人生,在一些高度不确定的阶段和事情上(比如某些升学、换工作等等),我自然是从一个高焦虑的状态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长慢慢过渡到一个低焦虑的状态。现在越来越不焦虑,是因为知道焦虑会导致过度控制(over-control),比如开车的时候过度打方向盘、控制油门和刹车。很多事情其实轻松地处理就好,事情并不会演化到一个不可收场的角度。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我出去玩基本不做太多计划,因为就算有些意外,随机应变就是了,事先准备的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好处就是,休假对于我就是一个完全的身心放松的状态,随心所欲。

回避倒是另一个很好玩的问题。这个测试的解释是,回避基本上是由于不自信。可能狮子座天生乐观+自信,所以我好像没有什么回避问题的习惯。就算是结果很坏,最好的处理方式仍然是直面。接触的人越多,越发觉坦诚其实是种优秀的品质。从小被家长教育要诚实,其实很多时候诚实不仅仅是对于言语,而更多的是对自己诚实,面对真实的、一点都不完美的自我。不过度自负,也不会过度自卑。

环顾四周,好像我和父母的关系倒是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安全型,彼此都没有太多的焦虑和回避。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的相处还是见仁见智,毕竟还是一个多少有点竞争的环境,有时不得不处于一种高焦虑高回避的状态。而开始工作之后,随着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又回到前面的how to learn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馈),焦虑越来越少,而更愿意坦诚心扉并且去帮助他人。这些可能都是渐变,一点一点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偶尔回顾才会恍觉人生已经如此不同。成长还是一件多少让人无比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