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高度决定价值——《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有感

前几天从图书馆借来崭新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有幸成为我所借出的这一本的第一位读者。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缺乏一些经济史的基础知识,所以希望找一些书来弥补,加之汪丁丁又是我比较敬仰的一位经济学家,所以当时看到是他写的就毫不犹豫的从架子上拿出来了。

接触之后迫不及待的翻开序言,薄薄的几页序言就让我知道我的观点大错特错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经济史,也不是经济学说史,也不是经济思想史,而诚如作者所说的,是“经济学思想史”。这些文字游戏之间的区别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翻翻这本书,估计各个图书馆里面应该都有吧。

短短的一个小时读了两讲的内容,速度算是比较快。只可惜的是此书虽然是一本录音整理稿,但是毕竟和亲临现场听课还是会差了很远。很多精彩的知识无法现场聆听,因而颇为遗憾。没办法,谁让人家是CCER?

话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我们学校~当然没有什么贬义,因为学校里面的老师给了我太多的知识、思想等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丰富和精彩。但是从某种方面来说,现在的课程是有欠缺的。譬如,没有“制度经济学”这门课,而在我看来这门课是非常之重要的,毕竟是芝加哥学派主导经济学界好久的武器。制度经济学很多思维方法和对现实的关注角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不论你是不是有志于从事这个方向。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楷模。

然后就是对于“经济史”类课程。其实说实话,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开经济史我很轻视它,虽然最后考试以前突击了一下还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平心而论我对经济是的了解也就限于考试之前背的那些东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背到后来越来越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不似先前那般感到乏味了。这学期学习发展经济学,在徐启福老师的影响下,更是对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寒假很重要的,除了完成“寒假作业”和写论文之外,恐怕就是恶补经济史和数理分析方面的知识了。当然,这也是我下学期最重要的几个任务之一。

读了半天《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感觉到现在我们看待问题的高度真的有限,很多东西汪丁丁一点出来,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希望这样不算为时已晚,至少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好好地学习基础的经济学知识。我现在完全是为我过去的行为买单,太烂的经济学基础导致我现在不得不恶补很多知识,reading list因而也无休止的增长。然而也在想另一个问题:山大有老师可以在汪丁丁这个高度授课吗?不乏海龟、不乏著名学者,但是就算他们有这么雄厚的经济、社会学基础,但又能讲的出来吗?至少我听了这么多老师的课,不能说没有涉及到这些东西,但是能站在一个足够高的高度上概览这些东西的老师暂时还无缘相见。但愿下学期的课程可以多多收益一些,我可不想带着这么烂的一个经济学基础去深造。

话说回来,开学除了继续完成论文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制定一个学期的reading list了。目前划入眼帘的有那么几个方面的:经济史、数理分析方法、博弈论。另外还想读一些经典文献,而不是教科书上这些“迂腐”的定理们。此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知识,毕竟我会坚持自己的阅读原则:杂。总是感觉知识是融会贯通的,思想更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不能只读经济学专业领域的著作啊,虽然它们是重中之重,但是还是需要一些新鲜的、与众不同的血液。譬如,量子物理或者时间简史?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对前辈的敬仰——凯恩斯《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读后感

学习经济学这么长时间,读了很多书,也在正规的科班好好的学习了很多方法论。但是总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框架中,会分析问题但是走不出来思考其缺陷和现实的冲突。这也是最为欠缺的地方——没有创新,只是重复劳动。虽然可以很功利的协议写论文之类的东西,但毕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怎么说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方法始终是方法,形式的完美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数学只是一种最为严谨的逻辑推演方式而不是替代一切的真理表达。因而,沉迷于那么方法的形式完美中并没有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让我现在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诚然,思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略了思想的学习是我现在很急功近利的一个表现,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在忙碌的被动地应付考试中不断的试图沉淀自己的思维,用一系列经典的文献来调节心情,并主动地去思考和理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观点——其实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点形成的过程和问题的实质——这又有些可以归结为哲学问题的范畴了。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在不同的时间读会产生不同的启迪和思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看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限于手头资料,读的是中文译本,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失真,但是读完了对于心里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凯恩斯作为开创一代理论的经济学大家,其想法自然有独到之处。虽然现在很多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也在标榜自己的由经济道理的经济散文,但是相比于凯恩斯来说,尤其是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来说,实在是不足一提——这有点是当代中国学术浮躁的反应。凯恩斯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的思维远远不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有很多对于社会、哲学、宗教等等领域的思考,其经济学家“悲天悯人”的天性自然的流露于字里行间。

一个人思想是不是深刻,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我标榜和考虑到社会每个层次就可以的。在我看来,能不能关注到是一个层次,关注到之后怎么去分析和演绎又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了。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因此,显而易见,我们是凭借我们的天性——包括我们所有的冲动和最深层的本能——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进化发展起来的。如果经济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人们就将失去他们传统的生存目的。

……对那些为了每日的面包而辛勤劳动的人来说,闲暇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乐事;而当这种向往成为现实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是另一番滋味。

这段话在我们看来并不新鲜,或许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不是什么独创。但是当你在这篇文章中看到这些文字,在被前面的思维所影响着的时候,突然间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这并不算得上什么写作的技巧,而是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说理说得透彻,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家最为难得的技能。其实单单这一段,已经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分析的框架——或者说我们必须在原来的框架里面进行一些所谓的拓展——但是这却是很多经济学家恐慌的缘故,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害怕经济学基础的颠覆。正如科斯在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的伟大贡献,还有后来引入不确定性分析的贡献,经济学每每都经历了一次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痛苦”过程。这人为的延缓了经济学发展的进程,也是其现实解释力和预测能力颇有有限的诟病所在。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喜欢引入不同形式的效用函数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但事实是人们的行为真的能够用一个足以概括的函数来抽象描述吗?当然我不否认贝克尔和冯·诺依曼的伟大贡献,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他们的伟大思想框架下耕耘着,他们给了我们一种认识这个世界的科学方方。只是我一直认为宏观经济学缺少一些真正的分析立足点,始终难以接受它把所有的社会现象视为同质化基础上的分析——虽然在统计学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我只是想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究竟离社会发展的本事规律偏离了多远?还能走回正确的轨迹上吗?

凯恩斯想到了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也意识到了经济学现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但是他所处的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萧条)赋予了他更为神圣的使命,而上帝并没有留给他更多的时间来完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每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到最后,都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但是思想和感知有了之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很多代人的努力。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又会很好的指导实践。

马克思一语道出了理论的实质。虽然我不欣赏现在大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但是实质上马克思哲学原理可以很深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他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目前看来是一种颇为客观和使用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方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哲学并不是背背书就能够学好的,是要随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加深而形成的。况且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思想家,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有哲学领悟。如同“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物理学家“一样。

诚如题目所指的,读完凯恩斯的文章,在被他的思想深深震撼后,对于他的印象决不仅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提出的意义了。有的时候我们说历史很重要,因为历史给了我们一个看问题的依据——以史为鉴。这里想说的是,理论本身并不重要,结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伴随着它的假设在一个理想的框架内如何分析,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应用,然而最后是,他的思想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下去?我承认,我的思想越来越多的被不同的“大家”影响着,或许暂时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实践来印证,需要经历去感知。我想后面的,正是我现在最为欠缺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推荐经济学入门的好书籍——《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读后感

最近在考试期间闲来无事读了读《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Hidden Order the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感觉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故在此推荐给有志于学习一些基本经济学知识的人。

其实类似的经济学家散文集和入门知识指引很多,国内的很多名家也写了很多值得一读的书,比如汪丁丁的散文集系列、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和其他散文集等等。这里有一个书单,可以供大家参照:

1: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3: 小民说话

4: 活学活用博弈论

5: 风的颜色

6: 寻找麦田

7: 魔鬼经济学

8: 卖桔者言

9: 随意集/张五常作品系列

10: 凭阑集--张五常作品系列

查看豆瓣豆列:http://www.douban.com/doulist/204848/

其实推荐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本书也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读完了也都能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可是经济学不都讲究一个效率嘛?虽说此效率非彼效率,但是还是在阅读顺序的选择上可以经过优化节约时间的(我就感觉自己没有经历这方面优化,只能自己摸索着,浪费了许多时间,虽然收获可能也更多一点)。

其实我一直不赞成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那两本教材,虽然错误不多也很凝炼,但是对于理论的阐述不够形象只是在强制的灌输结论,以至于大三开始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时候稍稍有些吃力和不适应。以我看来,曼昆和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书任选一本都可以,尤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样的话过早适应西方经济学思维对于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当然,那些为了应付考试的除外,这里只是针对学习和思想形成来说。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这本书很浅显易懂,很好的介绍了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就算是经过一段时间经济学锤炼的人再回头看还是能够发现有所启迪的。因为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当和生活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无穷的乐趣,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那些理论的罗列和背诵。这本书对于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脉络都有一个很好的演示,而且来源于生活,让人觉得很亲近,很贴切,易于接受。这也是这本书特别放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的缘故。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请参见下一篇文章:针对读经济学专业文献的经验分享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时代的新要求——《信息规则( Information Rules)》读后感

说起来,《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这本书出的很早了,英文原版是1999年的,也就是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发生之前的。但是今天看了很多,发现其中的很多观点现在看来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网上对于这本书好评如潮,但是很难买,终于在蔚蓝买到了。不过在此还是给出豆瓣的链接吧: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1731/

对于信息产品,尤以软件为代表的产品,其实并没有超脱经济学传统的理论和分析框架。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是范里安,也就是畅销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Intermediad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一书的作者。在拿到本书之前本以为会是一本部满数理分析的书,可以用来写论文参考的。但是拿到之后很诧异的发现里面只是一些文字性的叙述,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经济理论推导。很显然,本书和曾经提到的很多书,例如《世界是平的》《美国怎么了》之类的,都是普及读物和畅销书类型。

可能对于一个经济学专业的人来说那些理论略显浅显,而且明显的感觉到本书是站在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营销者行为的。当然这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所谓的“资本主义赤裸裸的剥削”,而是很平常的商业道理。故而,此书适合从事于IT行业的但又不是专业经济管理科班出身的人看。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看本书可以很好的开拓一下思路。

不知道应不应该一如既往的写很长的经济角度的评论。一口气读了四五章,只是对于“转移成本”和“锁定”有了一定的意识。当然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激励理论”的学习,我一直在想怎么把它们加入一个传统的分析框架中建立模型,以至于有些忽略作者本身思想所带来的乐趣了。突然间感觉专业角度会让阅读失去很多乐趣,这有点小恐怖。

我想“转移成本”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户从一个习惯的系统转移到另一个新鲜的系统的代价。其实说起来,和搬家的代价差不多,不仅仅是家具的搬动、装修,还有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用户也是,需要学习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高度依赖一个两个网站的缘故,甚至于对于用户界面的变化都非常敏感——例如校内的去年改版。这也是很多网站得以奄奄一息的缘故——甚至可以索取消费者更高的剩余价值。这里和“锁定”的概念差不多,不再多说。营销层面的问题最近没什么兴趣探讨。

偶尔翻翻开拓一下思路吧,最近接二连三的再看许多散文类的经济文章,最简单的感觉就是自己的经济学没有白学^_^不过还是欠缺很多的,正如导师所说的“基础知识不足”。所以咯,应付完下周的考试我真的需要好好的看书了。HOHO。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意识到新的模式——《体验经济》读后感言

刚刚读完了约瑟夫的《体验经济》,虽然出了有些年头了,但是还是值得一读的。

说起来体验经济,也是很简单的。就是花钱去买体验。在迪斯尼是一种体验,去探险也是一种体验。这里书中对于体验经济的定义就是花钱而不是为了获得什么的活动,只是为了过程的快乐。

体验经济在中国其实很发达,比如近几年流行的CS真人秀之类的,但是目前大都归于服务业了,没有单纯的提出来过。不过文中的一项比较很有意思:CPI(消费价格指数)、商品价格指数。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一统计指标,正如图1-2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看到产品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不及工业商品(这里使用新的 小轿车来表示典型的工业经济提供物),工业商品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不及服务,而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又不及在政府统计中找到的一种典型 的体验产业—娱乐活动(电影、音乐会、运动会,等等)的门票价格—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其实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涉及到诸如此类的服务,但是一般都用现用的框架归进去拉到。比如在品牌经济学中,我们把它归为品牌的内涵——快乐。就是说把此类的盈利模式归结为品牌的价值之中,来从建设品牌的角度探讨。但是从纯经济学角度,我们似乎缺少以后一个特别的框架来解释,虽然在微观经济学涉及到了“门票定价和价格歧视”的模型,但是其实看起来体验经济并不仅仅定价这么一个层次可以加以研究。

说起来,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也是蛮有意思的,这也是经济学所谓人诟病的“将世界变得复杂和混乱”。还好,作为一个消费者,不需要关心那么多理论上的逻辑,只要知道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就可以了。或许管理学家们更为关心企业怎么去利用体验经济来赚取更多的价值。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我们看到的是GE等巨头的体验经济模式、很多大商场的体验经济模式。虽然很多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被理论一凝练就会出现全新的状况,这也是颇为让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或许,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