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本科毕业十周年记

不知不觉,2020年6月也就到末尾了。如果不是在家里蹲着,可能我也不会意识到这是本科毕业十周年的纪念日。时间就是这么残忍地流逝。既然记起了这个日子,不妨写一点纪念。

挺想感慨一句,岁月如梭。此时此刻,我躺在旧金山家里的床上,面对的是疫情导致的中美几乎断航。如果十年前你问我,我能想象到今时今日的生活吗?答案是,天方夜谭。十年前,我懵懵懂懂地准备去欧洲读书。我不知道出国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人生后面会怎么样,我甚至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更不要说我会预测到我身在何方。这十年里面每一次小小的转折,回头看都是波澜壮阔。

十年前的此月,我和同学一番雄心壮志地赌了一个君子之约——给我们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我不知道我那同学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虽然当时的约定有点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幼稚之气,却在我心里缓缓缠绕了十年。无限的青春之气,在当年的无限可能中,梦想得以萌芽。

十年一晃而过,而我们注定不会在这种疫情的折磨中重逢。我甚至不知道对方身在何处,是否已经成家立业,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好像看到过她的婚纱照,而除此之外并无联系了。本科毕业于我,意味着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济南,且几乎一去不复返。偶尔回去探亲,看着越来越疏离的城市风貌,找不到一丝丝记忆可以扎根的土沙。我大概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孵化期,至今脑海里还有很多顽固的记忆——比如最喜欢的黑虎泉流水淙淙,而曾经一起在护城河边漫步的小朋友们却人影模糊。时至今日,黑虎泉依旧是我心中那弯清亮的月牙,照耀着黑暗中的前行。

黑虎泉畔,摄于2009年7月

离开了济南,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记忆开始随着时间模糊,还好落园的存在多多少少可以帮我回忆起来一些关键节点。去欧洲读书,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书中写的“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多人18岁离家上大学,可能在本科四年已经渐渐心智成熟。而我,或幸运或不幸,直到22岁才开始补上这一课。依稀记得第一次在巴塞罗那的超市,一点西班牙语都看不懂,当年也没有iphone这般方便的智能手机,两眼一抓瞎地去买基本调料。依稀记得找到了盐(西语是sal,和salt足够接近),然后找不到糖(azúcar,和sugar就差得有点远了)。比划了半天,超市里不会英文的小姐姐居然带我找到了糖,想想那时候的日子也是颇为神奇。西语不会就罢了,英文也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在生活中实践过。还好大部分课程都是数学,然后写作可以慢慢查字典,阅读被几门大量读论文的课历练之后,也没什么障碍了。口语大概只能用简单的词和逻辑吧,不过也不碍。磕磕绊绊,书也就这么读过来了。

然后回国,机缘巧合在上海开始了工作,一晃竟也呆了三年半。当年的上海还是很神奇的,带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周末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在外面参加会议和活动的。周末在家里躺一天,几乎不是一个默认选项。和cos的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还靠着微博跟一些做经济学的人有着联系。后面大家慢慢成长壮大,只能感慨早年的机缘巧合。虽然人生很多事情充满随机,但至少在那个时候,我慢慢确定了职业的发展路径。意外的惊喜总还是有的。

2015年来到湾区,不知不觉五年半了,远远超过了我在上海呆的时间。渐渐习惯了三藩这座城市,颠沛流离中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当时可能真的没有想太多,不知道再度出国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出国工作和出国读书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大概是习惯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这条路走得其实有些与众不同。后面在美国渐渐认识更多的朋友,在大家回忆往昔的时候,我难以代入自己的记忆,因为我的记忆实在是太不同了,跟美国的连系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好在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所以我虽然与众不同,但也不过是众多与众不同中小小的一个样本,大家并没有排斥。职业逐渐进入稳定期,也开始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示不同的自己。有的时候终于觉得,自己脱离了那种懵懂的状态,对人生有着更多的把握了。可是这样,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生活中的变数会少了很多呢?等我20年的时候再来写一篇纪念文,是不是只能诉一句,平平无奇呢。

回顾这五彩斑斓的十年,感觉我一直没有放弃挑战自己。随遇而安好像一直不是一个选项。前面五年,用尽气力追逐一个飘渺的梦。后面放弃了,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嘲一句人生的努力还算没有白费。因为逐梦,我也断然放弃了很多东西。事后回想,可能如果知道自己会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我过去的选择真的是挑了一条无比崎岖的路径。可是,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崎岖,我可能也不会如今日这般感激岁月的眷顾。人生没有对比的时候,可能会更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经常跟朋友说,很多选择其实不重要,最后殊途同归。命运的大潮之下,个人的奋斗只是一厢情愿。可能结局虽然不会相差悬殊,但是过程中的风景不同,刻画出来的人生轨迹也便落下了不同的颜色。今日如此珍视自由,也是因为自由创造了太多的可能性,让我不知疲倦地奔跑。若是人生早已给定,或者我早已知道答案,那么这种刻苦铭心的奋斗感,可能就灰飞烟灭了吧。

或许,我在十年这个节点上,还是没有达到十年以前自己所设想的,攀登高峰从而一览众山小。不过至少前面还有一些山可以爬,而我远远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尽头。岁月最大的诱惑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未来的十年,随着容颜的衰退,是否可以在其他方面得以精进。但又有什么所谓呢,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人生的起起落落,才是最有意思的期盼吧。如果突然间失去了一切物质所有,我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至少目前来说,还是有的。

保留着这一点点奋斗的精神,为本科毕业后第一个十年画上句号。下一个十年,或许等待我的,是更加波澜壮阔的人生。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没有人间烟火气的三藩

三藩最近分外冷清。冷清到我都怀疑城里近百万的居民是不是都搬走了。抑或,三藩街上很多人本不住在城里,现在居家令一出,大家便没有任何到访的理由了?

最近在城里遛弯,好像只有公园才能看到人群聚集。金融区一片寂静,渔人码头风声萧索。平时拥堵不堪的高架桥,现在可以直接变成赛车场。而主路不需要辅路分流后,辅路就更加安静了。然而太过安静的街道,行人走起来也并无兴致。毫无人间烟火的气息。

往日居于上海,到处都是人,半夜走在路上都不会觉得寂寥。有的时候也会抱怨为何上海人如此之多。看到了三藩萧条的购物街,一块块木板密封好的临街店铺(应对前段时间的打砸抢),才察觉人潮汹涌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氛围。我们没有走失在人潮汹涌的街头,却迷离于世事无常的浪潮。

三藩会不会就此落寞呢?一个城市的能量,不会就这般沉寂的吧。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三藩附近的小镇

时间一晃,在湾区已经住了五年有余了。时间久了,有时候就记不太清什么时间去过哪里,哪些是熟悉的存在,哪些是未知的地点。好在现在智能手机发达,在拍照的时候会自动标记一下地理位置。打开手机相册的地图,就会随着地理位置的移动,回忆起来当年的那些岁月。

湾区独特的地形,造就了三藩这样汇聚中心的存在。从三藩出发寻找小镇,第一个问题就是大致延哪个方向。往海边,1号公路可南可北。往东去,山势连绵,然后平原,然后又是群山峻岭。湾区里面的城市就不说了,七七八八去过很多,但是大都跟工作的记忆相关,人潮拥挤。数一数湾区外面让人可以喘一口气拥抱自然的地方吧。随便写写,不作为什么旅游攻略,只算是帮自己记录一些回忆的痕迹。

加州的小镇终究和欧洲的小镇是不一样味道的。直接的比较没有太多的意义,毕竟住在一个地方和旅行的心境也差别很大。独立地去看,加州小镇还是各自有各自的味道。这几年,或许也是深入了解加州的一个契机。

方向不同,风景也会各有千秋。太平洋总是深不见底的湛蓝,而东边的山丘则是铺天盖地的翠绿。每个小镇,又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记忆。不妨逐个娓娓道来。

三藩往西、顺一号公路向南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炎热的三藩

在阳光灿烂的加州,三藩其实是不怎么热的。南湾动不动华氏100度的时候(差不多摄氏38度吧,华氏100是低烧的体温),三藩一般也就是华氏80多度飘荡。今天一下子热起来,大家纷纷穿起短裤短裙,庆祝这短暂的夏天。

受限于居家令,大家只能在家附近游荡一下。然而灼热的阳光让人再也不愿窝于室内,纷纷搬出小板凳在露台上吹风。养狗的人此时是最让人羡慕的,因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圈圈在街上步行。大家友好地保持着社交距离,而三藩几乎平坦的确诊曲线,也多少给人一丝丝希望。连超市都开始卖大包的卫生纸了,慢慢放开隔离也是多少可期的吧?

平时这么超大包都是要用到天荒地老的...

在家运动量下降,承受着civid-19 pounds的诅咒。手闲不住,就开始作妖。换个水龙头啦,修个小东西啦,这种以前绝对懒得做的事情,现在成为了打发时间的最佳方式。不得不说,一边看着YouTube的教学视频,一边学以致用改造自己的环境,最终完成打扫干净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比如一个服役多年的iphone 6s,自己换个电池换掉摔碎的屏幕,又可以再战斗若干年了。解剖东西再拼起来,也是个有趣的过程。

不知道到隔离结束,人生又会无意地点亮多少新的小生存技能呢?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索尼a7r4相机初试

感恩节的时候发现已经服役了8年的sony nex-5n罢工了,各种动不动死机、过曝、对焦不准,让我在回头翻照片的时候略感遗憾。那是我工作后用自己的收入购买的第一个相机(在其之前蹭家里的尼康5700),磕磕绊绊这么多年,陪我翻山越岭,踏过五大洲。虽然舍不得,不过也确实可以考虑换个相机了。

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入手了a7r4。毕竟可能下一个十年并不会换机子了,于是沿用了“除了贵没啥毛病”,也是激励自己多拍多练习,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

镜头方面,前面的微单习惯了16mm的饼干头(真轻啊),所以这次就准备买个定焦头用用(其实是被索尼的gm系列镜头的价格吓到了,完全不比机身便宜)。想了半天,大概还是以风景为主,就入手了sigma的35mm f1.4 art。其实挺纠结的,因为这个镜头并不轻。a7r4本来就比以前的微单重好多,镜头也重了好多,这爬山真的是要负重了。自从a7r4入手了以后,我已经不怎么挂脖子上了,实在是疼。以前nex5+饼干头、毫无重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到手第一日,正好赶上部门晚间聚餐,在三藩海湾大桥下一家风景秀美的餐厅。我就趁机拎着去拍夜景玩。当时刚刚入手,菜单按钮都没摸熟,说明书也没看,就只能靠着自动模式直接按快门。没想到,自动高iso的情况下,噪点居然控制得那么好,让我这种以前依赖延长曝光的新手泪流满面。大光圈虚化起来简直毫不费力,拍人像真的是美美的。下面这张是jpg直出,什么都没改...大家可能也好久没见我了,也算是趁机放张近照吧。还不算太显老对吧?

夜景人像直出,ISO 12800!

被这个效果惊艳到了,于是乖乖地回家研究起相机手册来。首先,现在的相机已经进化到可以直接连手机了,不仅仅是无线传照片,还可以直接遥控。这就给自拍更大的发挥空间——相机放好,人站在远处,然后手机上可以看构图,还可以调参数,然后在设置一个2秒延时曝光,把手机藏起来,顺利地自拍完成。

然后,设置好蓝牙连接,就可以读取手机的gps位置,然后记录到照片的信息里面。这对于iphone这种搜索相片极其困难的系统来讲,能按照地理位置搜索是很重要的。毕竟不可能随时带着笔记本给人看照片是不?

这两项功能让我极大的满足之后,又体会了一下自动对焦黑科技。果然,以前那种对焦凭运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a7r4自动人眼对焦实在是太强大了...感觉拍出来人物都是炯炯有神的。虽然以前的时候对焦也是可以到脸的,但是眼睛和脸这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居然还是造成了照片质量的不少提升。

接下来的任务,居然是开始研究lightroom...我已经很久不用照片编辑软件了。nex5摸熟之后,直出的效果已经让我很满意了,就算有需要修修补补的,也可以在手机上简单的编辑完成,我已经很久没用电脑修图了。换到a7r4,我之所以又回到电脑修图,主要是因为raw格式。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a7r4的6100万像素造成动不动每张图片都是30m+,手机那点小屏幕确实比较吃力。以前修图的时候常用的是photoshop,但是这两年陆陆续续听大家说起Lightroom,感觉还是可以试一下这个新软件的。上手并不复杂,基本就是photoshop的简化版(主要保留的是调色功能而不是绘图功能),可以很容易地搬运以前的知识来。在b站看了几十个视频之后,顺利地上手了。我一般也不是很喜欢调很夸张的图,真实的记录美丽就好,所以简单的修修补补就让我很满意了。

大致摸熟之后,我就开始扛着它在三藩扫街。拍拍动物园的动物,拍拍夜景,拍拍安静的假日氛围。

虽然用的35mm的类广角镜头,但是6100万像素裁个1/4还是很高清的!
广角原图,拍巨大的长颈鹿完全无压力

下一步,在想要不要陪一点基本的相机滤镜。在bilibili和youtube上学习了一点简单的滤镜效果,比如偏光镜啦渐变镜啦,可以消除上图那种玻璃反光之类的。但是我连三脚架都懒得带出门的人,真的会记得住怎么配滤镜吗....算了,虽然有些后期是没法改出来的,但是带滤镜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低iso长曝光,拍车河

到现在,已经手动模式无压力了,压低iso,大光圈,长曝光,拍车河真的是简单啊...

入手两周,至今很满意。经常有人问我,花这么多钱买个相机,和最新款的iphone的拍照效果有何区别?我只能说,光线好的时候,怎么拍都好看(把感光看成一个搜集数据的过程的话,数据流量越大,收集起来越容易对吧?),确实可能没区别。光线不好的时候,专业相机毕竟是专业相机....

希望a7r4摸地更熟悉了之后,且适应了35mm这个焦段之后,可以拍出更好看的片子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