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的一些笔记

最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周雪光老师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这本书。周老师很慷慨地把原版电子版放在了他的网站上,很清晰排版也很舒服。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不用想方设法从国内扛书了。iPad 12.9'的屏幕基本和打印出来的大小差不多,配上apple pencil很方便地做笔记,我居然就把这本近400页的书花了一个月看完了。

周老师是社会学学者, 所以这本书基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很多现象背后的形成原理。我没想到的是,社会学近二十年大量吸收经济学的一些方法和框架,比如贯穿本书的“激励理论”,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很多机制设计方面的原理。还好我有点这方面的功底,所以看起来倒是顺其自然,可以很愉快地享受个中逻辑而不是纠结于方法论。看完的最大感慨就是,原来如此。很多看起来很突兀的、尤其是在网络上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其实都是一些组织结构演绎出来的表象而已。透过现象看本质,周老师这本书确实很能帮我理解关于中国政府治理的背后逻辑,探究很多事情的必然性。虽然理解了也不见得可以改变什么,但至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更何况,很多道理背后都是相通的,理解这些逻辑本身也有助于我理解身边的一些其他类似的问题,比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逻辑。

读了这么久,边读边思考,也做了一些笔记。再敲打一遍键盘,一是巩固记忆,二则也是为日后重读此类著作加快一些回忆。

1. 中国的三级治理模式:委托-管理-代理,和“官场市场双竞争”

从周黎安提出的我国官员的“晋升锦标赛”制度,到从传统的“委托-代理”两级制度拓展出来的委托-管理-代理三级治理,这些框架很有助于理解很多现象的出现。中央政府作为最终的委托方,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责任——“国家承担着对外保卫国土疆界, 对内维护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等一系列责任。” 在中国如此大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经济复杂度之下,中央政府“大政府”的治理规模的巨大可见一斑。相比而言,很多西方国家都是“小政府”的角色,比如欧盟分散于每个国家,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其实权力有限。

治理规模巨大就会受到诸多约束:信息流通不完全、激励体制不单一,诸如此类。因此,中央政府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来管理偌大的国家,只能依靠“行政发包制”来委托地方政府和基层机构执行具体的行动。以中国的治理规模,地方政府其实完全可以媲美一个西方国家的规模,所以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地方政府和基层机构之间的直接的委托-代理制度。因地方政府继承的是中央政府总委托指标,所以在三级治理模式下,又称之为“管理者”,因为他们不仅有寻找代理人的责任,还需要完成监督。

这个三级框架和分工其实很有助于我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模式。周黎安提出中国现行的是“官场+市场的双市场竞争模式”,而官场在这里就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模式,打破了竞争缺失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而中央政府的存在,给地方官员一个明确的晋升激励指标,使得他们有动力发展好地方经济和执行中央的政策。地区之间的竞争使得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而不是单一政府垄断资源。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管理方其实是要负责考核的。对应公司内部结构,其实我们也有很多考核团队的存在,比如data scientist或者analyst很多时候一项任务就是衡量产出的有效性。他们一般是作为独立的团队存在,从而可以把信息有效地传送给其他组织和领导部门,而不是把坏消息都藏起来。某种意义上,大公司里面也实现着类似的三级治理体制,只是以不同的职位名称体现出来罢了。比如product manager其实就是这框架下的管理方,而engineer则是真正的代理人。

2. 非正式谈判与人情世故

看中国社会和官场,经常大家予以诟病或者津津乐道的就是其中交织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或者叫人情世故。“八项规定”以前,公款吃喝的泛滥不仅浪费政府资源,更带来官员家庭本身的分崩离析。那这些社会关系存在的道理又是什么呢?一个层面,它们提供的是一个“非正式谈判”的场合。

非正式谈判自然是相较于正式谈判。红头文件是正式谈判,官员会议是正式谈判。很多时候,当上面的政策难以避免一刀切的问题的时候,如何执行就成为了管理方和代理方的回旋空间。这时候,正式的谈判可能没法给予灵活执行的空间,于是大家就需要非正式的场合来进行斡旋。公款吃喝也好,甚至行贿受贿也好,某种意义上都是在反映非正式谈判的存在和灵活度空间。

换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场景,其实大部分事情也是靠着正式的制度文书行事(最典型的就是有关法律和财务的管理条例),而很多时候非正式谈判的存在给予了资源分配的灵活性(比如不同团队之间人员和资源的交换,不同层级经理之间的非正式谈判,不同内部组织之间的划线)。理解每个角色的主要激励和灵活空间,才能更有效率地在一个大规模的组织中寻找出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近似刻板和不近人情的风格,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一事无成。

3. 地方政府的资源约束

很多国家基础建设项目都是中央和地方资金分成投入的,这就考验到地方政府的筹款能力。很多名目繁杂的罚款和地方性行政收入,甚至挪动专项资金,都是地方政府在筹款的时候不得不采取的一些非正常手段。最近有个有意思的反转——地方准备从电商那里找一些税钱,而政策宣布没多久,税务总局就“叫停电商补税”。猛一看,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这其实反映的正是中央和地方激励的不同。地方缺钱,自然要找各种名目增加收入。中央要考虑大局和维持稳定,自然不会任地方肆意胡来。但中央也不是不知道地方的财政困难,所以很多时候,在一定程度内地方是可以灵活获得财政收入的。

最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个“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地方不会知道中央政府的界限在那里。他们只能一点一点试探,直到出事,然后中央政府叫停。

4. “一刀切”的中央政策与地方政府和代理人的合谋行为

回到治理规模。中央在很多时候,统揽全局,而做出的政策难免没法适应地方的具体情形,多少有一刀切之嫌。地方在实行的时候,一般还是会因地制宜,寻找一些灵活性。“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搞笑,但是确实是一个适应现实状况的理智选择的结果。

而在“委托-管理-代理”三级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管理者,其实是有激励和代理合谋的。屡见不鲜的重大生产事故的瞒报,其实就是地方和代理人合谋的一个体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代理者并不是一直冲突的,他们要一起对中央政府交差。

看到这里,面对很多媒体新闻,有的时候就开始理解为什么曝光出来的地方政府的行径往往引得众怒。中央政府的利益和大部分人的利益一般是一致的,而经过筛选曝光出来的一般都是反例,其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不一致,立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念及年初武汉的疫情,一批批官员的撤换,其实一方面是病毒本身确实超越了以往的记录,而另一方面则是公共卫生一直是中央对地方考核的红线之一,一旦出事,就可能引起一票否决。地方政府若是能控制住事态,自然不会希望中央政府知道所有的信息和情况。控制不住之后,后果就如此了。多少也是一场赌局。

5. 文化观念在国家治理的角色

周老师有一点总结得很妙。“维系一统体制的两个核心组织机制,一是官僚制度,二是观念制度。”通俗说来,前者是按照条文规则运转的行政机器,而后者则是这套系统运转的时候起来约定俗成的框架。这里和企业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公司都有“洗脑”似的宣传过程,我一度觉得这就是形式主义,直到看到一句话,“企业文化决定了当领导者不在的时候,人们如何按照一个默认的框架做决策”。虽不是完全赞同,但这本书里面确实把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点了出来。在一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如何上行下效,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文化体系的传承。诸子百家,为何占有着先进的工程技术的墨家未能弘扬光大?某种意义上,对于国家的统治的需求可能远远胜于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如果把文化看作一种双刃剑,这种自上而下的法则是不是决定了中国封建帝国时期不可能有着科学发展的激励呢?

6. 运动型治理机制

这其实是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偶尔看到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整风,作为群众可能不明觉厉,但其实内部逻辑是对正常运转的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调整。当现行的官僚体制过于臃肿且利益偏离于中央政府的时候,最高管理者就不得不借助整风运动,来对这个大型机器的运转方向和模式进行调整。但是,政治动员治标不治本,一般只是短时期的特殊行为,不会长久地干预整个官僚治理体系的运转,否则既有的规则被打破,很多事情就无法实行,对整体的伤害会是巨大的。

换言之,政治运动是中央政府的“划线”行动,防止地方政府过于偏离主体政策的范围,同时也是维持中央政府权威和控制力的方式。当然我们也曾经付出过代价——“而群众运动一旦与官僚体制分离,即使毛泽东的卡理斯玛权威亦难以驾驭(王绍光 2009[2005]),最后以“文化大革命”的形式而走向极端。”

卡理斯玛权威翻译的其实不好,英文原文是Charismatic authority,基于领袖个人魅力的统治权威。

此外,很多高级官员的踉跄入狱,除了确实违法的一些行为之外,也是多少与在灰色地带的越线操作有关。大部分时间可能是可行的,甚至后面会被认可为合法行为,而少数不幸者就此牺牲仕途,也是先锋的悲壮。

7. 短期激励、多重目标和长期一致

中国现行的晋升锦标赛制度有年龄限制,所以对于官员来说,他们的主要激励并不是在如何真正造福于人民群众这个中央政府的长期终极目标,而是如何完成短期的指标实现晋升。比如教育、环保等等,需要几个任期才能看到结果的投入,相比于招商引资这种立竿见影的改变,自然是后者更容易获得官员的青睐。此外, 虽然中央政府一揽子打包的时候,给出的往往是多重目标,包括经济、文化、卫生、环境等等,但最终实现的往往是经济目标,这也是印证了博弈论里面的一个经典结论——多重目标的时候,往往只能实现其中一个,比如教师面对的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当整个考核体系偏向科研的时候,教师其实是没有激励来花很多精力在教学上的,除非本身热爱或者不努力甚至没法达到基本的考核线。美国很多大学里面有专门的“教学岗”,这些人只需要被考核教学而没有文章发表的需要,所以他们反而有可能给出更好的教学质量。

这一现象回到国家治理,就演绎出了“官员行为表现出“渐进搜寻”(serial search)—即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依次比较方式而不是全面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和“反复解决问题”(repeated attack)的特点, 其注意力集中在简单、渐进的评估,以及那些可以缓解此时此地直接压力的可行性方案上。” 这一现象对于很多人来说屡见不鲜吧,毕竟我们对于大多数事情也是得过且过,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具体到企业环境,中层管理者一般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并没有被激励着完成公司最高层领导的终极目标,而是花大部分时间在完成很多基本任务上,因考核制度而形成了过于重视短期激励的现象。我最初观察到类似现象的时候,感慨着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却一度以为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的问题。后面才发现,归根结底还是考核制度的短期性,以及其衍生效果——只有达标短期利益的人,才能一步步被晋升上去,而他们惯有的模式已经养成,最终只能恶性循环了。很多人乐于乘着风口飞,就算风口过了,还强烈地依赖着过去的既有模式,没有察觉环境的变化。或者他们察觉了,但是无力切换,就此陷住。一命二运三风水,其实很多时候也就说的是这个事情。人生很多事情在于选择,而不在于能力,也是挺悲伤的。

8. 微观治理结构的一些观察

最后两章,周老师讲到了“村”这一微观主体。我其实不知道,“镇”其实是官僚体制的末尾,而“村”则是一个行为主体的概念了。集体投资和负债就可以发生在村这一级,比如著名的华西村。村一方面受到政府管理的激励,比如政治任务的摊派(村村通公路这种),另一方面也直接面对资源约束。其中非正式的社会联系和人情往来,在微观层面就发挥了巨大的融会贯通作用,否则可能完全没有流动性了。

而村委会选举制度从走形式到真正给予村民权利,也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变,村这一单元有了越来越多的自治权,和村民的利益更为一致。民主的作用在此展现,反映了一个集体的核心利益。这一块具体到了微观实施层面,书中很多田野观察的案例,还是蛮有启发性的。

尾笔

我其实没想到自己会花这么久看完这本书。很多书我可能看一半就停了,因为很多主要道理在前1/2就已经理清楚了,后面只是陆陆续续的一些细节。这本书看完,一是对这个问题本身有很多我所不了解的背景知识铺垫,所以想多看一些。二是,疫情期间出门的时间减少,又不需要通勤,多出来的时间正适合看书。有时候挺感激在学校时候各种稀奇古怪的训练的,接触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框架和角度。近几年的一些人生经历和观察正好需要结合分析框架来内化,所以看一些自己本不熟悉的领域也是一种乐事。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小额信贷的革命家-独一无二的穷人银行家默罕默德·尤努斯

可能我也说过很多次了,我虽然是专业学习经济学,但是却对金融始终没有太多的兴趣。在我的意识里,它一种融资的手段,是解决货币流动性不足的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可能和任何一个商品市场尤其是资产市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金融却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金边色彩。

今天,看了上周上法经济学时候徐老师提到的一个访谈录,没找到CCTV版的,只看到了东方卫视版。

视频地址:http://v.163.com/list/2009/3/K/Q/V54NINHKQ.html

在访谈录里,他被称作“小额贷款的革命家",在网易的视频新闻中,他被称作“独一无二的银行家”。他就是默罕默德·尤努斯,一位孟加拉银行家——却不同于普通的银行家。

来自搜狐的一段简介:

默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国银行家、经济学家,教授。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他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的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他也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也译作格莱珉银行)的创建人。 2006年,“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也曾获得过包括世界粮食奖在内的多个国际荣誉。

小额贷款,这个问题在寒假研究“委托代理模型”的时候曾经简单的思考过,但是没有现实的体验,我无法知晓理论背后的东西。中国的小额贷款问题,或许有点像乔岳老师上学期上课的时候所说的,集中在中小企业层面。而孟加拉国,则更倾向于家庭和个人——这是非常难以置信的,因为这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

默罕默德·尤努斯,真的把“格莱民银行”做到了银行的本质——资金融通。看到他的专访,真的让人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这么大,可以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金融可以在这么大的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我想这才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它不在于赚了多少钱,可以让资本多大程度上的融通,它所能做的,是真真切切改变人们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经济学应用的力量——却多多少少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认识的经济学,和那些经济学工具所用来分析的问题。我想这才是真实的经济学,褪去了华丽的外表,赤裸裸的反映了世界的本质。

这篇访谈给了我太多启发,秉承他的“用虫子的角度看世界,而不是像鸟那般俯视”。只有真真切切的深入生活,才能体会到经济学最本源的魅力。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们被教科书囚禁了太多,沉浸在那里漂亮的理论模型中,我们真真切切缺乏的却是对于现实的体悟和改变的愿望。我无意评判金融危机,只是为了尤努斯而感叹,而钦佩。

但愿为时未晚,我人生的梦想多了许多启发和实践的方式,这让人多多少少感到了倍加荣幸。

学习经济学究竟应该学到什么样子?或许像尤努斯这样就可以了,真正去理解那些理论模型背后,那些应用背后的经济学含义!

一个社会改造者——从秩序到制度,这或许是比那些光鲜的慈善家,更值得让人去尊敬。

补上百度百科的简介:

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国际小额信贷领袖、穷人的银行家。

200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联合国希望通过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向贫困挑战,帮助世界上的穷人解决生计问题,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小额信贷是一种针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金融服务,也是一种金融创新。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小额信贷,经过10年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已经证明在我国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默罕默德 尤努斯教授作为小额信贷运动的发起人可以说是一位革命家。他的思想结合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且永远改变了孟加拉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貌。 他用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开发了一块被传统银行忽视的金融市场,又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找到了开发这个市场的途径。他创建的乡村银行为成千上万的穷人提供了有 效的金融服务。孟加拉乡村银行在孟加拉36,000个农村中拥有1092个分支机构,为孟加拉二百多万个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贷款。自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建立 以来,孟加拉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亿美元的贷款。这个为最贫困人口提供无担保贷款的新型银行系统开始作为吉大港大学的研究课题,并且不久就发展成了一个完全有 能力发展的银行。并且孟加拉银行94%的顾客都是妇女,这些妇女的还款率也空前达到了98%。孟加拉乡村银行还创造性地实现了对乞丐的贷款,让最贫困的人 口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如今,由他倡导的小额信贷运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上亿人口正从中受益。

尤努斯博士将信贷权提升到人权的高度,认为人人都有享受金融服务权利。

尤努斯教授负责许多为农村贫困人口服务的创新项目。1974年,在农村地区人民参与的基础上, 他提倡把Gram Sarker(农村政权)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形式的思想。后来,这个想法被证明是成功的并且于1980年被孟加拉政府所采用。1978年,尤努斯获得了 Tebhaga Khamar奖(合作社一种三分农业体制,在1977年被孟加拉政府批准作为打包引入项目)。

尤努斯教授在Vanderbilt大学获得富尔布赖特奖金,在1969年得到了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不久,在返回孟加拉吉大港大学经济系前,他还在中部田纳西州大学任经济学副教授。

联合国秘书长指定尤努斯教授为1993年至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研讨会国际顾 问小组成员。他也参加了在1933至1995年之间举行的全球妇女健康委员会,从1993至今举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联合国妇女和经济的专家组 以及作为扶贫顾问组(CGAP)政策研究小组的主席。除此之外,尤努斯教授还参加了许多有关教育,人口,健康,预防灾害,银行和发展等项目的委员会。目 前,他也在美国的许多国际组织任职,例如,Amanah Ikhtiar Malaysia (一种孟加拉重复项目),菲律宾水稻国际研究所,马来西亚穷人信贷和储蓄等。尤努斯教授还参加了一下基金,包括Calvert 世界价值基金会,国际社区援助基金会,国家反饥饿和立法委员会,国际Ashoka 基金委员会等。
尤努斯教授获得的国际奖项:
1984的马尼拉the Ramon Magsaysay Award;
1989年日内瓦the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1993年斯里兰卡the Mohamed Shabdeen Award for Science
1994年获得由美国的世界食品奖基金颁发的世界食品奖
在孟加拉,他还获得了1978年颁发的领导奖,1985年的中央银行奖,1987年的独立日奖以及国内的最高奖项等。

另外来自一位网友的讲话录整理

默罕默德•尤努斯讲话对我的思想有震撼的颠覆的作用,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也是。

首先,尤努斯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最宝贵的思想是:你不应该是一个找工作的人,你应该是一个创造工作的人。这一点尤其对我们当前就业现实有指导意义,甚至对 于我们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都是极大的震撼和颠覆。尤努斯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一些年轻的人到了我们的银行,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这个机会包括很 好的教育和很好的工作。因为如果你的教育背景不是很好,你是很难得到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的。在孟加拉年轻人的数量也很到,他们找工作也并不容易。所以尤努 斯教授给他们提供一个新的理念,然后把这个理念进行推广:你们不应该只是找一份工作,你们应该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因为你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做一些事 情,你可以白手起家做一些事情。你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对着镜子看着自己,不断的重复你的诺言,就是我永远不会从别人那里拿到工作,我应该创造工作,我不 是一个寻求工作的人,我是一个提供工作,创造工作的人。他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母亲,可能他身边有人出生的银行家的家庭,出生的时候就有很好的工作机会, 但对于穷人来说应该怎么做呢?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工作的创作者呢?你不应该等待你的母亲存钱给你找一份工作,你不应该是一个工作的寻找者,你应该是一个工 作的提供者和创造者。

其次,尤努斯教授还提出了关于贫困的新理念,即贫困不是由于人造成的,是由整个系统造成的,是独立在人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贫穷。所以对于人来说,他的定位不 同,他的生活也是不一样的。不能说谁天生就是穷人,或者说谁天生就是富人。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过去的这种理念是错误的。穷人是没有错的,跟别人一样,他 们也是很好的人类。他们也很积极,很有创造力。和其他人一样,他们也很有创造精神。是因为这种体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种挖掘其潜质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减贫 的话,必须要改变现有的这种体制,否则这样的贫困会继续的存在。如果体系还存在,你今天把贫困消除了,那么明天贫困还是会回来。这个体系包括很多的东西, 比如说政策、观点、制度、概念,我们要改变这些,才能消除贫困。

第三,一个机会可以让一个人的声明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无息贷款给的这些穷人人家的孩子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你可以看到母亲是一个文盲而儿子 是医生,或者是工程师。我们要说的是他的母亲并没有错,他们的母亲本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医生或者工程师,但是她没有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她没有上学的权利或者 得到这样的资金。但是她自己白手起家,通过在银行找到小额信贷,让她的儿子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的机会可以让人的生命发生如此多的变 化。

第四,贫穷的人也是有信誉的,而且可能比富人的信誉更好。尤努斯教授最初号召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信贷的时候,曾经被银行从下面的员工,到上面的经历,以及 银行总部的高层拒绝过,理由是穷人是没有信誉的。但是尤努斯教授以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和荒谬的:谁告诉我们银行不能为贫困人群提供贷款这种服务 呢?在我们努力这些年后,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小额信贷运作的非常的好,并没有任何的措施,他们如期的还上了贷款。大家看到在经济危机下,世界上最大的银 行现在破产了。正是那些富人,富有的银行,因为信用危机破产了。

第五,企业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得考虑企业的根本是什么。企业不应该仅仅以赚钱为目的。我们可以看看传统对这些企业的定义,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挣 钱、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家不断倡导的唯一的目的。我们不断的工作,我们忙于挣钱,我们忘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我们不断 挣钱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根本就不在乎我们是否对这个世界造成了伤害。在挣钱的过程中,你根本就不在乎别的人,因为你总是在忙着挣钱,你没有时间顾忌到其 他。人类他不仅仅是一维度的,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他还有其他维度,那么人不仅仅是挣钱的机器,所有的生活也不仅仅是围绕挣钱展开的,作为一个人他应该是多 维的。

第六,我们应该关注这场金融危机中真正的受害者。一小堆人或者一个国家,他挑起了这个危机,他建立的这个系统破产了。我们在谈论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所担 心的是损失,甚至上亿,十几亿的损失都蒸发了。在挣钱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你挣了几十万,你还有很多钱没有挣到。我们要谈论的不是这个,好多穷 人,失去了一切,他们的基本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健康没有保障,他们还在关注那些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危机中最终的受害者到底是谁?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中国的政策考虑有多远?

在标准的经济学分析中,对于法律和政策以及其他制度的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回答的主要分析。

引自百度百科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前段时间也提过听冯克利教授的讲座的时候在思考“法律变迁的社会成本”这个问题。他是从"时间意识与政治行为"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的。可能当时一些储备不够,不足以深刻的理解冯教授的表述有多么精妙。随着近期不断的看一些文献、上课老师所讲东西的启发和自身的思考,对于这个问题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中国政府的政策究竟是为了平缓短期矛盾还是长远发展的利益需要?

可能这个问题最好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回答,但是在这里我不想通过技术化的方法进行表述,只是想说说一点感受和想法。

政策固然有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之分,但是若是关注起来新闻媒体(比如我是RSS订阅的和讯网),有些新闻就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很有拿起经济学成熟的分析工具剖析一番的冲动。但是若只是短期政策,却真的有分析的必要么——或者分析的角度?

感觉很多政策只是尝试性的,可能只是“一拍脑门”就出来的。行就行,不行就自生自灭便是。反正在国内的这种中央宏观调控的制度下,上行下效还是很快的。

刚刚看了和讯网的一篇新闻颇有感触,是关于银行高管薪酬的。可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和大家想的问题会有些不太一样,一时冲动简单的划了划一个分析思路框架,然后整理了一下发给了两位“法经济学”方面的老师,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益的批判、建议和启发。

不过,可能近期不会写出来了,虽然明知道有时候时效也是蛮重要的。感觉自己的思路有点过于活跃,前几天看《大众软件》的时候还想起来了关于“山寨”产品的一点思考,牵扯也是比较广。马马虎虎的罗列了几个点之后,还是编上号压箱底了。实在是没有时间写这些东西,真是浪费活跃的脑细胞。

诚如邮件末尾中所说的:

我现在最最郁闷的就是很多想法根本没时间写成文章,前几天还筹划了一篇文章(No.2?)大致的框架出来后就扔在那里沉睡了。这个GRE真是让人很多事都无可奈何-_-话说感觉这个分析特别象标准的GRE作文逻辑题的思路,汗!先编好号压着这些吧,看看能积累多少东西等到暑假慢慢磨出来……

有的时候,生活确实过于无奈了。话说,也想看看“公共选择理论”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对于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选择的一点建议

这学期在Dr Yue的提醒下,很不自量力的跟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一帮研究生GGJJ听信息经济学这门课。不过对于不自量力的去旁听的另外一门课,陈强老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则是非常有动力,绝对不会逃……这个是后话,暂且按住不表,日后一定详细阐述。

我们用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的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Contracts. 此外还有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拉斯缪森的《博弈与信息》等等书目作为参考。

当然对于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于课程目的的制定。大概因为是授课对象都是研究生的缘故,选择的教材比较难。里面数理模型一堆,不禁让初学者望而生畏。而在我看来,建立一种思想应该是所有课程最最首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今年寒假期间仔细的看了一遍拉丰和David Martimont的《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代理模型》,所以听起课来只需要大概反映一下数学模型之间的不同,还好可以多多少少理解。但是对于一个没看过拉丰或者其他作者关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东西的人来说,个人感觉一上来就接触一堆复杂的数学模型真的是很不利于理解这个问题。当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里的连续模型和一些假设可能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可能更贴近研究生需要研究问题写论文的要求。

如果有人问“信息经济学教材那本好?”,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的选择(限于自身水平和接受能力,仅供参考),还是推荐拉丰的那本书作为一个入门教材,其实看过国内的很多文章不少还是核心期刊的都是直接抄的拉丰的模型去分析问题,而且也就足够了。简单问题的复杂化多多少少显得没有必要,对于学习来说可能一步步来会更好一点,先去理解这个问题和模型,然后再在数学模型加以扩展和形式的创新就足够了。

当然,严格要求也有严格要求的好处,学习的过程多一点挫折和痛苦,学出来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成就感。所以对于很聪明基础很好的学生来说,直接接受最前沿的理论和教育未尝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人而异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