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重读《凯恩斯传》(二)

昨天读了一大半,剩下了一小半,今天继续。

凯恩斯毕竟还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的。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感慨经济学真的是什么都学,除了经济学原理本身之外,我们还得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法律、数学、统计、计算机,甚至于物理——有些思维总是想通的不是?大概就还跟化学还没啥交集吧,连生物都有交集(一是跟生统和流行病学什么的有交集,二是跟神经经济学有交集)。

学的乱七八糟其实对于人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在西方教育体系下面,其实人文学科是比较难学的。对于理(工)科来说,极度的打磨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训练,而对于人文学科则有点考验见海纳百川的功夫——如何把零碎的散落在各个角落里面的东西或紧或松的串联起来。

以前最茫然的就是去艺术博物馆,尤其是当代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大概这几年在欧洲呆过、在上海的时候也全国四处晃荡、到了美国更是百无聊赖的去各个博物馆闲逛,反而对于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兴趣——对色彩明艳的感知,对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对构图和遐想的感悟。有的时候艺术需要一点空间感,很多作品没有足够的空间是难以诠释它的魅力的。

我觉得凯恩斯投身经济学多少有点是被当时的时事早就出来的——一战、二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人们的不安和焦虑产生了对偶像式的经济学家的诉求。如果他完全生长在一个和平年代,那么搞不好他会成长为哲学家而不是注重在某一个具体领域吧。

他当年对经济学的评价至今品来还是蛮有意思:

(经济学)是一种很容易的学科,但很少有人能够表现优异。

这个悖论的解释在于,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必须是多种天资的组合...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必须同艺术家那样既超然又不被人收买,但有时又如同政治家那样离现实世界非常近。

IMG_1926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其实是感慨万千的。以前学的学经济学很累,主要是发现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一个指数增长过程——学的东西越多,不知道的越多、相关的知识越多,于是越发有压力去涉足更多的相关领域。而今读起来,凯恩斯作为一个如此聪明的大脑,当年在经济学还未如此扩张的情况下,便已经感慨出来这里面类似“玄学”的味道——我这里用玄学其实是中性(至少不带贬义)的,因为这个系统实在是过于复杂,以至于我们现在对其的认知太有限。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当年还是后面的卢卡斯,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解都有很深刻的一点——这个系统本身是一直在变化的。每当我们对于(处于相对静态的)系统的运转规律更了解一点并加以干涉的时候,系统本身就变了,然后以前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就不准了。这是一个互动和动态博弈的过程,人们只能一点点的沿着自己的足迹去认知这个系统的下一个可能的阶段,而无法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鸟瞰整个局面各种可能的变化。每当我们有一点点发现,然后这个世界又变了,这是一种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可怕却又让人兴奋的状态。真的,很多问题到最后抽象出来都是哲学问题了,因为大家实在是困惑难解。凯恩斯在伊顿公学和剑桥(信使会)都受到了相当密集的哲学训练。我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在一个人未经世事(处于象牙塔中)的时候如何可以去感悟哲学的深刻,但或许不同的大脑就是不同的吧,有些思维先建立起来、然后慢慢用生动的事实来充实也不错。

还有一段二战前后、马克思主义大为兴盛的时期,凯恩斯对于《资本论》的评价也蛮好玩。背景自然是大萧条、二战的可能阴云下,人们对于前途道路的迷茫的探索。无论是希特勒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探索,还是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都给予了绝望的人群一点希望的光芒。总有人们是相信只有彻底的不同的改变才是改变,而正如凯恩斯所评价的,“俄国是一个难得的拿整个社会做实验”的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免让人兴奋。

FullSizeRender

凯恩斯将《资本论》和《古兰经》相对比,也是蛮有趣的一番相较。“我不明白为何这两本书都能是世界上的一半人口为它们而战?它让我困惑。”说起来倒是给予了当年的《资本论》一个很独特的位置。读《凯恩斯传》,从他父母的结合、到他的出生、上学、工作,一步一步,我一直最大的感慨就是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同样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英伦大地上的思维勃发,欧洲大陆人们也开始对于未来有着不同的认知。在没有一个认知的体系可以主导的年代,百家齐放的想法确实有意思的很。而其实“信仰”这个东西也是蛮有趣的,以前洗脑的结果就是对信仰是一味的排斥(虽说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洗脑就是对信仰盲目的跟从)。突然想起,凯恩斯说到信仰也是蛮好玩的,大意为“我们这代人毁灭了新一代的信仰,所以他们是不幸的;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接触了这些信仰并毁灭了他们,所以我们是幸运的”。

这又有点像昨日说到的实用主义了——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实际中可以被检验(证实或者证否)的道理,而最好的检验的便是战乱的年代、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波折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搬到美国这一年多的时间,最大的感慨就是美国实在是太安逸了——太稳定了。硅谷算是一个创新的区域吧,但是你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无非是简简单单的节奏。看美国大选,最热的依旧是经久不衰的移民、种族、医保等等。这个社会稳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大家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与压力,而不同于主流派别的学说也就难以发出足够的声音(话说早些时间的AEA居然有个heterodox专场,也是有趣)。

说来,这也跟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关。既然没办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那么面对实际的挑战,我应该如何找寻一条相对安静的道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想象的空间可以很宽广。我一时大概是不会有什么答案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可以体会波折之中的兴奋与灵感,注意到一些以前未曾注意或者懒得注意的生活侧面,然后给自己一些更加新鲜的启迪与想法。

这本书还没有完全读完,大概还有个几十页。所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写下(三),可能有些想法,可能也没有什么想法。不过还是蛮喜欢这种毫无功利心的读书的状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的是什么,那就随便看看随便记记,灵感也不是说来就来的,还是有一些积淀才能共鸣吧。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网络新发现

[译文]动物们真的有动物精神吗?

原文标题:Do Animals have Animal Spirits? 

Marginal Revolution新鲜出炉的一篇博文。我承认这次我是标题党,动物精神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而已。

译文:

我们在自然界中很容易看到“真实商业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我们不妨想象一个小生态系统——池塘。有一年一只寄生虫感染了浮萍。没有浮萍那么青蛙就没法捕捉飞虫,而后飞虫大量繁衍,但是青蛙却倍感饥饿,导致梭子鱼能吃的东西也变少。如果我们衡量总池塘的生物量(gross pond biota,GPD——译者注:这个我开始居然看成GDP了),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的循环。事实上,如果我们测量池塘中的不同“部门”(青蛙、飞虫等),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池塘中的每个部门依次对于开始这个冲击的反应、以及对其他所有部门的影响(就如同向量自回归)。

池塘里有一个凯恩斯经济周期吗?换言之,动物精神可以驱动一个自然界的商业循环吗?对我来说,很难确切的看出这个循环怎么工作。我们需要“钱”或者类似的东西对流动性产生冲击并且带来投资的下降。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个群体协作类型的商业周期(coordination type business cycle with herd behavior,如同Roger Farmer)。有趣的是,在生物学中的这个趋势,至少在我看来,已被认为是群体行为——作为群体的最优选择,但在这里并不一定适用。我们知道粘菌在面对压力时候的自我组织和聚集。这个过程可以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外部冲击吗?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商业周期循环的行为模型吗?如果只有人类拥有动物精神的话,这恐怕有些稍显荒诞。生物学和经济学有很多值得相互借鉴之处(译者注:比如一位评论者就说到“用Google Scholar”搜索一个生态系统循环模型“economics Lotka–Volterra”将得到3000+结果。)

顺带翻译一下的一个貌似来自学生物的人的回复:

如果我们允许青蛙换换口味,吃点原来不爱吃的东西,那么我们将不会看到如上的循环。
如果我们允许青蛙储存飞虫,我们也将看不到这个循环(他们将消耗那些存货并且用来交易)。

---我对生物学的了解胜于宏观经济学,先在此致歉。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在被高鸿业先生那本经典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摧残了一个学期以至于几乎失去对宏观的兴趣之后,很难得的,我居然在一年之后的春天又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当然个中缘由不再赘述,感兴趣者直接移步:春天的拜占庭/Byzantine in Spring

自此,我开始关注一个问题:micro foundations for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今天例行的在Google Reader里面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可能是新近翻译过来的文章,颇有感触,不禁在如此夜深之时欣然动笔,写一点东西。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宏观经济学家的悲哀 作者:保罗·德·格劳威 出处:《国际金融报》

而我是从《环球企业家》网站看到的,也没有去找源链接,就直接附上我看到的链接吧:http://www.gemag.com.cn/gemag/new/Article_content.asp?D_ID=9193

文章的第一句话开门见山: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根本失误是认为,经济只是理性行为者微观决策的总和

这也是我在RSS里面看到的唯一一句话,然后就直接点了链接看了全文。

文章不长,或许也是由于发布在大众媒体上,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所造成的阅读壁垒。

太多宏观经济学家沉迷于自己的模型,因为他们只想生活在自己所理解的理性、拥有充足信息的个人行为的舒适氛围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学,让其更贴近现实。

我想这是一个每一个在使用“理性预期”来建模的宏观经济学家在使用之前都会稍微一颤的问题。当然,这里它把理性预期过于俗语话了,和我们经济学建模中的公式表述有些差异,实质思想也有些偏颇。估计可能是译者对此不太熟悉的缘故。但是这或许对大众阅读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吧。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根本失误是认为,经济只是理性行为者微观决策的总和。但经济不光如此。微观决策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集体行 为,而集体行为在微观层面是不可见的。

这句话则是颇道出了我的心声。记得年初的时候曾经天真的去问导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宏观的经济行为可以简单的选用代表性个人,然后进行加总?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是不同的,而且颇具差异的啊”。他略有所思,给我的答案是:“或许这就是布朗运动的结果吧。”当时还有些不甚理解,后来看到了彭实戈的专访,名称为《彭实戈:人生就像“布朗运动”》,细细品读下来,才感觉稍稍有所参悟。

如何解决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危机?该领域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一些缺陷已暴露无遗。在本轮金融危机之前,多数宏观经济学家都盲目相信,有效市场会自我管理。他们不愿费心把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纳入他们的模型之中。这是一个重大缺陷。

看到这句话,想起来大一的时候徐超丽老师上课提到一句罗宾逊夫人说的话“学习经济学或许就是为了不被经济学家欺骗”。这篇文章毫无疑问只是一家之言,但是略去那些过于尖锐的言论,还是有些值得思索的地方。上学期上张健康老师的“金融经济学”,他也反复提及:“现在出现了金融危机,我们只有一个模型来解释银行为什么破产。更重要的是至今还都没有理论来解释中央银行。它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却连它是什么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都没有理论去分析。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远远滞后时代的需要,我们经济学家们都在做什么?我们实在是太懒了”。这样看来颇有些相似之处,从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到现在逾200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社会,尤其是制度变革了那么多,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在那个“理想中的完美模型”下,小心翼翼的放松一些假设进行所有的分析预测了。

下面是一些争论的例子:

毫无疑问,宏观经济学正深陷窘境。该领域最为优秀、知名的人物,正围绕着最基本的问题争吵不休。以政府预算赤字为例。目前在英美等国,政府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超过10%。一个阵营的宏观经济学家宣称,如不迅速扭转这一局面,如此规模的赤字将导致利率不断上升,并挤出私人投资。巨额赤字非但无法刺激经济,还将导致一场新的衰退,并伴之以通胀大幅攀升。“错!”另一阵营反驳,根本不存在什么通胀危险。这种巨额赤字是避免通缩所必需的。压缩赤字将加剧经济中的通缩势头,导致一场新的、更为严重的衰退。

或者以货币政策为例。一个阵营告诫,流动性大量累积势必导致恶性通胀,因此建议各国央行准备好“退路”。另一个阵营则认为是无稽之谈,流动性的累积不过反映了以下事实:各银行正在囤积资金,以改善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它们坐拥大量现金,但没有将其用于扩大信贷。一旦经济好转,各央行就可以收回流动性,与注资时同样迅速。通胀风险为零。

双方阵营里都聚集了不少知名诺奖得主,以增强各自论点的说服力。以往,经济学家就常常意见不合,但这次的语气有所不同。两边的领军人物都毫不犹豫地指责对方无知或不诚实。我从未遇见这样的情况。

那又如何?经济学家如此针锋相对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还是以政府赤字问题为例。你要预测长期利率,假如你相信第一阵营,你会担忧未来的通胀,于是你就会卖出长期国债。其结果是国债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这样你就把第一个阵营的担忧化为了现实;而假如你相信第二个阵营的说法,你会欣然买入长期国债,使政府得以在利率没有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大把花钱,从而促成经济复苏,这正是第二个阵营预料中巨额预算赤字将会产生的结果。

多数人并不确定哪一方的观点正确。他们犹豫不决。此刻,当到处都出现复苏萌芽时,他们相信认为存在通胀隐患的观点;而彼时,当萌芽枯萎时,他们就转而相信另一种观点。经济学家观点不一,市场参与者就失去了分析和判断形势的理论锚定。说到底,我们所有的预测都采用一种特定的经济模型来解读数据和预测其未来走向。各种迥然不同的模型的存在,使我们丧失了这种理论锚定,这种情形将加剧市场的波动。

这种冲突不仅关系到市场参与者,也关系到政策制定者。对于未来4年内,政府支出每增加1%,对美国实际GDP将产生多大的影响,两大经济学阵营的估计天差地别。第一个阵营认为,这一乘数介于0与1%之间,但更接近0,即支出每增加1%,GDP因此增加的百分比将远低于1%,增加的税收收入微不足道。因此,预算赤字将会激增,变得不可维系。

第二个阵营则预计,在2012年底之前,政府支出每增加1%,所带来的GDP增幅将远大于1%。这正是各国政府所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样的乘数效应可能导致税收收入增加,使得预算赤字下降。

经济学家的观点存在如此大的分歧,难怪政策制定者缺乏信心、摇摆不定。美国和法国等大力奉行第二阵营的观点,德国等其他国家则更为信赖第一阵营。虽然我个人认为,第二阵营是正确的,但我的意见无足轻重。关键在于,分析上述不和谐的声音,有助于解释政策制定者在同一场危机中,为何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以及他们达成协同行动为何如此困难。

当经济学的范围越扩越广,当我们有能力越来越广泛的吸纳数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精华,那么是不是可以期待,经济学会越来越接近现实了呢?宏观和微观分析之间的鸿沟,是不是有朝一日可以稍稍填平呢?每念及此,我都对凯恩斯这个伟大的先人又爱又恨。AD-AS,或许是最最缺乏微观视角的模型了吧?而它,为什么偏偏又那么有效呢?

此外,还有一篇颇值得一看的文章:创造者的品味

摘录一段引言:

我最近和一位在麻省理工教书的朋友聊天。他教的领域很热门,每年都会被那些毕业要读研究生的学生的申请给淹没掉。「他们大部分看起来挺聪明的,」他说。「但我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有品味。」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我需要学习一下时间管理[3rd week, April]

最近最为紧迫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还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来处理各种莫名其妙的突发事件,因此也颇有些狼狈不堪。

很多课想去听,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对某些老师的课实在是无可奈何的跑掉了。然后到另外的教室,去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去听更好的老师讲解同样的课程。对我来说,一个高效的课堂,或许就是可以激发我的反应能力的课堂。譬如博弈论,周三的时候仔仔细细听了三节课博弈论才恍然大悟博弈论到底在说些什么。唉,对自己以前浪费的时间赶到莫大的惋惜。差点就要放弃这门课了,幸好!

2008年,经常说自己学会的就是“选择”。还好,现在感觉自己的很多选择都是正确的。没选错专业,没选错导师,一切都是和平着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着,或许中途坎坷,但是现在看来还是颇为让人满意的。可是,越走越累,或许是边际成本在不断升高,或许是体会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觉得压力很大。有同学说我是太贪心了所以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可是,对于知识,我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渴求。那天孙曰瑶老师上课批判我们说“你们现在有干什么烦什么症”,我当时心里很不服的嘀咕着“我怎么感觉我是干什么爱什么”。诚然,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会100%的爱上这件事情,爱上做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

惯例似的先汇报一下这周看得东西。受迫于时间的约束,我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了一些法经济学的东西。

  • 徐老师推荐的两篇文章: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民法中的水权制度
  • 陈强老师推荐的:Romer-1990-Endogenous Technology Change、Lucas-1988-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一堆关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文章,翻了N本《南开管理评论》,涉及所有权、内部结构、激励、监管等等
  • 继续研究《计量经济学导论》,终于在韩青学长的耐心讲解下弄明白了单位根检验
  • Economic perspective上的一些文章,发现有两篇很有意思^_^ 可惜只看懂了摘要和结论-_-!

感觉自己真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老师推荐的指定的东西都会去乖乖的看,虽然有的时候也很打击自己的发现看不懂……积累毕竟不够。

罗嗦了这么多,感慨自己大好的青春就浪费在GRE作文上了。唉。

接下来,就是题目。“时间管理”。记得大一的时候看过一本叫做《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可惜实在是没学到什么,虽然很多人对它好评如潮。我还是倾向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不要太紧,毕竟有很多繁杂的小事会偶尔骚扰骚扰你。譬如,今天好不容易写好假条,下午正准备舒舒服服的去教室里看GRE。然后一个电话,不知道是哪位老师,不由分说让我去办公楼找他。好吧,去就去吧。果然不出所料,还是那堆儿破事儿。没办法,耐着性子,帮他分析了好半天,然后摆出一份爱莫能助的姿态,说“老师就先这样吧,我的建议就是这些,有问题再找我”的一通客套话,然后故作看表状,逃之夭夭。说实话,这种乱七八糟的事儿我实在是不愿意去耽误时间,可是没办法,都是老师,我不能不给人家面子,所以还是处于礼貌的浪费掉了自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关键是,我还不认识这个老师,唉。

真是的,有必要这么能者多劳么?又帮人家面试,又去免费帮人家做分析,我是不是太有点乐于助人了?那么多自己的事情还要去处理。唉,生活让人总是这般的无奈,面对很多无奈的事情。只是但愿,今日的付出和不厌其烦,可以日后多多少少的有些回报吧。至少,现在看来,建立一个人际网还有颇为有益的。

好吧,现在的时间要用来做的,是,吃饭!民以食为天!好饿……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学会选择[1st week, April]

刚刚纠结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拒绝了。非吾所欲,予之无益。

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坚持这么个性,不受种种诱惑。因为在我看来,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知道凭着自己以往积累的生物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可以很好的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但是,it's not my long-term goal, just as someone said.

我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路,但是是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就算是艰辛,也会努力的走下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后还是说说这周做的事情。

  • 只读了一篇文献,陈强老师推荐的: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 Lucas -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其他的,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忙碌什么。没有什么挑战性的事情可做,越来越慵懒。GRE is coming!

天空很大,梦很远,坚持而不被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