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笔耕不辍(?)

有的时候会问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维持着落园,是什么样的动机。似乎最好的答案就是翻翻过去的日志,然后对着过去的自己嘲笑一番。人总是会在某些时刻幡然醒悟,然后继续犯着让未来的自己嘲笑的错误。

这几天又是假期,百无聊赖,开始沉迷游戏。沉迷了两天发现玩游戏好累(打了一局《文明》真的是天都亮了...),然后改看书,穿插着饿到不行的时候抓点食物或者做点饭。可见我也不是什么上进的心态,看看闲书小说罢了,并没有心情看什么严肃文学。

看着看着书,就开始八卦心起,然后毫无理性线索的开始漫天查各种人物八卦,虽然知道过了几日或者几月就会忘了(我的脑容量好像格外小,不相干的事情忘的越来越快)。看着看着,就在想,我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文学作者。当然一方面是没有天赋,阅读量和叙事能力都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慵懒。想想要靠着不断消耗脑力来创作新的文学片段来养活自己,多少有点可怕。日常工作不需要创造性也能完成,偶尔灵光一现来点有创造性的提升,这才是比较舒服的工作状态。事情都得是勤勤恳恳的,我不觉得我有那么多灵光一现的时刻可以用来挥霍。

有的时候想,不知道作为一个专栏作家会有多么大的压力。我甚是了解自己慵懒的个性,有的时候不想写就是不想写,你逼我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也写不出来什么。不知道那些日行千字的职业作家是什么做到每天都趴在电脑前面写字的,抑或很多人其实也就是流水作业流水账。着实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也没有人曾细细诉说此中辛秘。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When we were young

想到了以前的一些有趣的事儿。

从有记忆开始(我的记忆开始的很晚, 大概6岁以前几乎没什么,12岁以前的我也忘的差不多了),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记忆,总感叹小时候的成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每年每月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而青春期的各种尝试、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蛮有意思的记忆。

那个时候,有幸可以和一些好朋友一直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若有若无的定义大概就是,一年聊天个一两次吧,但每次都是各种有深度的长聊。那个时候最喜欢想的问题就是成长是怎么一回事儿,然后最经典的对话就是彼此提醒对方若干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事情已经变了很多不是么?记得一句经典的评论就是,“每次回头看看那年的自己,都觉得很幼稚”。能有此感概,怕是一种成长的阅历了。

有的时候觉得可笑,在这个信息交换无比畅通的年代,我却真的可能跟旧时的好友失去联系。其实很简单,总有人不去注册校内,总有人不愿翻墙查facebook,总有人不去用qq,总有人不去上微博,总有人不堪微信的烦扰。这样一步一步筛选完之后,突然间发现,在每个新的工具上面结识的都是一群新的人,然后重新经历一遍初识的热火朝天、了解之后的心有灵犀、若有若无却依旧可以为某个隐晦的段子相视一笑。好像每次都是打开一本书,其实看到2/3就不用再往下去看什么结局了。结局是有一定的仪式感和强迫症,但是其实最惊心动魄的初识和高潮已经过去了。

我不知道那些年少时候的朋友们会不会看到此篇。我只想说,能在这里细细回味那年成长的乐趣,幸亏有你。Glad we met when we were young.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求知欲

好像相比于在人群中肆意的狂欢而言,我更喜欢一个人的安安静静。若说一个人独处最大的收益是什么,那就是自由和无拘无束地展现求知欲。

在前段时间的颠簸流离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周末,连睡衣都不换,就窝在家里的沙发和地毯上读一些文字。虽然我也会偶尔看看电影和视频,但是相比于这些真实的动像而言,我更喜欢打开想象力空间的文字。文字是不用那么拘泥的。我看的很杂,小说、新闻、纪实、段子。什么都看。有些看过了就真的忘了,有些看过了还能记住一些什么。

前面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种消极的等待阶段。我其实蛮不喜欢这种被动的状态的,但是无奈,改变不了什么。去年仓促的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然后开始陷入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情。穿插着一些你来我往的游戏,却不改变消息被动的主要节奏。我试图挣扎,未果。后面越发的严重——回避着各种可能的不良的后果,完全不做任何对策,也不愿做任何决定,就这么伸着脖子等待着最终的宣判。我不知道那些日子是怎么一天一天最终消失在日历上的。直到最终消失的时刻,我才愿意勉强面对一点现实,拉上窗帘,躲在自己的遮阳伞下闭门不出。

我知道我在逃避。但我毫无办法解脱。我只能那么放纵着自己任性着。辜负了春光确实颇为可惜,好在多少借着一点精力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改变,也可以稍稍惊讶一下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灵感。能把握住一点点东西总是好的,不至于一切都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焦灼。

匆忙间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节奏。在多个城市之间穿梭,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离开了自己最惬意的蜗居保护状态,强迫自己打开警惕模式穿梭在人群中。好在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倒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适应。来来回回的切换比我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终于又回到了蜗居模式吧。然后决定读文字,乱七八糟的读一些东西。互联网上那么多信息,总能找到适合大脑摄入模式的文字。在酣畅淋漓的服用了若干文字解药之后,想想好像已经好久没有如此舒畅了。记忆中每一年的生活都会有点不同——这说明我还没有变成行尸走肉,可喜可贺。

最近也看了很多旅行的文字。我出门玩的方式已经变的越来越随性,所以看游记倒不是为了搜寻下一个目的地。只是很多东西就那么串起来了,那些小时候在书上读到的已经有点印象模糊的东西就那么串起来了。一种遥远的文字终究走入现实的感觉,让我心里多少有些痒痒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网络购物与通胀指数; 奥林匹克的经济账

今天例行扫了两篇论文(主要是最近开始跑hadoop,各种时间都花在等结果上了...)。

第一篇是和MIT 08年搞的那个利用线上价格来监测通胀指数的项目(Billion Prices Project )有关(简单来说就是搜集了一堆在线商品的价格然后构造价格指数)。

(8) The Billion Prices Project: Using Online Prices for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Alberto Cavallo and Roberto Rigobon
A large and growing share of retail pric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posted online on the websites of retailers. This is a massive and (until recently) untapped source of retail price information. Our objective with the Billion Prices Project, created at MIT in 2008, is to experiment with these new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indicators, starting with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We also seek to understand whether online prices have distinct dynamic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whether they can serve as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The word "billion" in Billion Prices Project was simply meant to express our desire to collect a massive amount of prices, though we in fact reached that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n less than two years. By 2010, we were collecting 5 million prices every day from over 300 retailers in 50 countries. We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used to compute online price indexes and show how they co-move with consumer price indexes in most countries. We also use our price data to study price stickines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law of one pric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inally we describe how the Billion Prices Project data are publicly shared and discuss why data collection is an important endeavor that macro-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sts should pursue more often.
Full-Text Access |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Screen Shot 2016-05-05 at 2.50.41 PM阿根廷的价格指数。看起来网上的价格比实际的汇报的通胀要高很多呀。所以阿根廷就荣幸的登上榜首了么...

还有其它国家的,中国的貌似是有高有低,但基本差不多;德国、英国、美国的食品几乎是和传统cpi一致。总体而言,新兴国家的网上商品价格要稍微离实际报道的cpi远一点。不知道是数据搜集方法的原因、还是有一些其他的解释。

Screen Shot 2016-05-05 at 2.53.05 PM

 

第二篇是关于承办奥林匹克比赛的经济学意义。

基本就是帮历届奥林匹克承办城市算了一笔账...基本就是说,短期来看,办奥林匹克是亏钱的,长期来看也是亏欠的(除了盐湖城和巴塞罗那)。

(10) Going for the Gold: 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
Robert A. Baade and Victor A. Matheson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On the cost side, there are three major categories: general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housing to accommodate athletes and fans; specific sports infrastructure required for competition venues; and operational costs, including general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and security. Three major categories of benefits also exist: the short-run benefits of tourist spending during the Games; the long-run benefits or the "Olympic legacy" which might include improvements in infrastructure and increased trade, foreign investment, or tourism after the Games; and intangible benefits such as the "feel-good effect" or civic pride. Each of these costs and benefits will be addressed in turn, but the overwhelming conclusion is that in most cases the Olympics are a money-losing proposition for host cities; they result in positive net benefits only under very specific and unusual circumstances. Furthermore, the cost–benefit proposition is worse for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n for those in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In closing, we discuss why what looks like an increasingly poor investment decision on the part of cities still receives significant bidding interest and whether changes in the bidding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will improve outcomes for potential hosts.

Full-Text Access |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还有一段我就不翻译了: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Russia’s $51 billion expenditure on the 2014 Sochi Games or China’s $45 billion investment in the 2008 Beijing Summer Olympics otherwise. In countr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is not accountable to voters or taxpayers, it is quite pos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engage in wasteful spending that enriches a small group of private industrialists or government leaders without repercussions.
总而言之,不是大家不会算账,而是有的时候经济账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就算算的出来,winner's curse也是有可能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重读《凯恩斯传》(二)

昨天读了一大半,剩下了一小半,今天继续。

凯恩斯毕竟还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的。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感慨经济学真的是什么都学,除了经济学原理本身之外,我们还得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法律、数学、统计、计算机,甚至于物理——有些思维总是想通的不是?大概就还跟化学还没啥交集吧,连生物都有交集(一是跟生统和流行病学什么的有交集,二是跟神经经济学有交集)。

学的乱七八糟其实对于人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在西方教育体系下面,其实人文学科是比较难学的。对于理(工)科来说,极度的打磨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训练,而对于人文学科则有点考验见海纳百川的功夫——如何把零碎的散落在各个角落里面的东西或紧或松的串联起来。

以前最茫然的就是去艺术博物馆,尤其是当代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大概这几年在欧洲呆过、在上海的时候也全国四处晃荡、到了美国更是百无聊赖的去各个博物馆闲逛,反而对于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兴趣——对色彩明艳的感知,对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对构图和遐想的感悟。有的时候艺术需要一点空间感,很多作品没有足够的空间是难以诠释它的魅力的。

我觉得凯恩斯投身经济学多少有点是被当时的时事早就出来的——一战、二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人们的不安和焦虑产生了对偶像式的经济学家的诉求。如果他完全生长在一个和平年代,那么搞不好他会成长为哲学家而不是注重在某一个具体领域吧。

他当年对经济学的评价至今品来还是蛮有意思:

(经济学)是一种很容易的学科,但很少有人能够表现优异。

这个悖论的解释在于,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必须是多种天资的组合...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必须同艺术家那样既超然又不被人收买,但有时又如同政治家那样离现实世界非常近。

IMG_1926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其实是感慨万千的。以前学的学经济学很累,主要是发现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一个指数增长过程——学的东西越多,不知道的越多、相关的知识越多,于是越发有压力去涉足更多的相关领域。而今读起来,凯恩斯作为一个如此聪明的大脑,当年在经济学还未如此扩张的情况下,便已经感慨出来这里面类似“玄学”的味道——我这里用玄学其实是中性(至少不带贬义)的,因为这个系统实在是过于复杂,以至于我们现在对其的认知太有限。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当年还是后面的卢卡斯,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解都有很深刻的一点——这个系统本身是一直在变化的。每当我们对于(处于相对静态的)系统的运转规律更了解一点并加以干涉的时候,系统本身就变了,然后以前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就不准了。这是一个互动和动态博弈的过程,人们只能一点点的沿着自己的足迹去认知这个系统的下一个可能的阶段,而无法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鸟瞰整个局面各种可能的变化。每当我们有一点点发现,然后这个世界又变了,这是一种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可怕却又让人兴奋的状态。真的,很多问题到最后抽象出来都是哲学问题了,因为大家实在是困惑难解。凯恩斯在伊顿公学和剑桥(信使会)都受到了相当密集的哲学训练。我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在一个人未经世事(处于象牙塔中)的时候如何可以去感悟哲学的深刻,但或许不同的大脑就是不同的吧,有些思维先建立起来、然后慢慢用生动的事实来充实也不错。

还有一段二战前后、马克思主义大为兴盛的时期,凯恩斯对于《资本论》的评价也蛮好玩。背景自然是大萧条、二战的可能阴云下,人们对于前途道路的迷茫的探索。无论是希特勒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探索,还是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都给予了绝望的人群一点希望的光芒。总有人们是相信只有彻底的不同的改变才是改变,而正如凯恩斯所评价的,“俄国是一个难得的拿整个社会做实验”的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免让人兴奋。

FullSizeRender

凯恩斯将《资本论》和《古兰经》相对比,也是蛮有趣的一番相较。“我不明白为何这两本书都能是世界上的一半人口为它们而战?它让我困惑。”说起来倒是给予了当年的《资本论》一个很独特的位置。读《凯恩斯传》,从他父母的结合、到他的出生、上学、工作,一步一步,我一直最大的感慨就是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同样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英伦大地上的思维勃发,欧洲大陆人们也开始对于未来有着不同的认知。在没有一个认知的体系可以主导的年代,百家齐放的想法确实有意思的很。而其实“信仰”这个东西也是蛮有趣的,以前洗脑的结果就是对信仰是一味的排斥(虽说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洗脑就是对信仰盲目的跟从)。突然想起,凯恩斯说到信仰也是蛮好玩的,大意为“我们这代人毁灭了新一代的信仰,所以他们是不幸的;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接触了这些信仰并毁灭了他们,所以我们是幸运的”。

这又有点像昨日说到的实用主义了——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实际中可以被检验(证实或者证否)的道理,而最好的检验的便是战乱的年代、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波折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搬到美国这一年多的时间,最大的感慨就是美国实在是太安逸了——太稳定了。硅谷算是一个创新的区域吧,但是你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无非是简简单单的节奏。看美国大选,最热的依旧是经久不衰的移民、种族、医保等等。这个社会稳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大家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与压力,而不同于主流派别的学说也就难以发出足够的声音(话说早些时间的AEA居然有个heterodox专场,也是有趣)。

说来,这也跟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关。既然没办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那么面对实际的挑战,我应该如何找寻一条相对安静的道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想象的空间可以很宽广。我一时大概是不会有什么答案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可以体会波折之中的兴奋与灵感,注意到一些以前未曾注意或者懒得注意的生活侧面,然后给自己一些更加新鲜的启迪与想法。

这本书还没有完全读完,大概还有个几十页。所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写下(三),可能有些想法,可能也没有什么想法。不过还是蛮喜欢这种毫无功利心的读书的状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的是什么,那就随便看看随便记记,灵感也不是说来就来的,还是有一些积淀才能共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