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消费主义、造星运动与宗教

久闻法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直到近日方才有机会亲身体验。法语学着学着,终于不是无聊的每日生存话题,开始进入讨论阶段。于是在我们的法语课本上,冒出来一章“信仰”。我本来对此话题不慎感冒,以为就是增加一堆宗教相关的词汇。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它并不单单是展现一些词汇,更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谈论宗教信仰和当下的消费主义。哎,这个话题我略有观察,很有趣。

原文不详细复述了,毕竟是为教法语而展现。让我有所思考的是文章的引入方式:六七成法国人当下其实是没有传统的宗教信仰的,那么他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填充的又是什么呢?文章列举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点:消费主义带来的奢侈品和造星运动。

这两个怕是当下小红书平台上的热点引爆器。(题外话,我对小红书的感想就一句:她是如何让人们主动去展现了人性中最恶的一面的?)那么就不妨细细分析一下他们和宗教的相似之处。

消费主义于我来说就是广义上的营销洗脑,反正无外乎屡试不爽的三条1)重复多了不信也信,2)人们总是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以及3)人们总是从众的。只要钱砸得多,品牌总会出来的。奢侈品迎合了人们对于比较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对于消费者的效用(另一个题外话,这些年我对经济学和其立足的功利主义反思也越来越多了),使得品牌带来的溢价远远超出其物品本身的效用。这其实和宗教的底层逻辑并无二致,都是营造出“神圣”的品牌标签。

造星运动,或者说粉丝文化,就更直接了。消费主义注重的是在物质生活之上附加一层虚无缥缈的优越感,而造星运动则是从精神层面出发,直击人们本质的对于完美形象的需求。一个好的偶像本身如何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表演出一个符合粉丝幻想中的模样,那就够了。(广义上的)爱其实是很难以界定情感倾注的对象的,比如我爱的到底是那个真实的他,还是我脑海里自我认定的他的模样?如果是后者,那我又是如何构建脑海中那个完美的形象的呢?回到前面那个逻辑,人的偏好其实很容易被左右,所谓的完美形象反映的无非是若干年来生活经历中的“罕见与缺失”,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不稀有了,那很快就会移情别恋了。而罕见的感觉,其实是容易被影响和洗脑的。宗教里面的神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特点,比如超自然的能力,比如独特的个性(一般是正面的),比如美丽的外表,比如超凡的思维。这些都是罕见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崇拜心理。那偶像呢,从这方面逻辑上来讲也并无二致。

想到这里,其实大概可以总结一下三者的共同点:对于精神需求的满足。我思故我在,人天生渴望精神上的充盈。实现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并无对错之分。宗教是对于神的信仰,消费主义是对于品牌的信仰,造星运动是对于偶像的信仰,就连科学,也逃不过一种对于理性的信仰。至此可见,每个人会有自己对于精神满足方式的选择,而理解了个中逻辑,也就不难理解他人不同的选择了。

狡猾地说一句。虽然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选择,也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难免有人总希望别人认同并转向自己的选择。洗脑的方式或许多种多样,这里只是给出一个底层逻辑:对方最稀缺的是什么,新的选择能不能在这点上替代甚至超越以前的选择。当然,知道了这个逻辑,也容易反洗脑,只要暗示自己不缺那个就好了,哈哈……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职业羞耻感

人们常说“职业自豪感”,多半是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而换到自己身上,却成了“职业羞耻感”,意思和字面意思一样,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羞耻。羞耻是什么感觉呢?大概就是不好意思谈起。这样的感觉却肯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这么多聪明的人都去做广告/市场营销,想着怎么赚别人的钱,而不是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真是可惜”。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持续今日,一直逃不掉的职业羞耻感。一如我本能的排斥金融业,主要就是觉得它不直接创造价值。可以说这是一种颇为无知的偏见,可是我已经不想去改变这种偏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大概也融不进金融这个圈子吧。

若是说这次换工作有什么顾虑,职业羞耻感这点首当其冲。在前东家的时候,多少劝说自己做的事情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追求的还是类似于“真理”而不是妥协于各种业务指标,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总觉得有些无聊。而真正换了工作之后,免不了来一波强力洗脑,所以最近处于各种三观的挣扎中。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大,我多少也有点放任自己固步自封,不愿去理解他人的世界。直到不得不去理解,多少还是有些困惑和难过。

这段话大概前后也在落园写过无数遍了。学经济的时候,被洗脑最深的就是,经济并不是教你们怎么赚钱,而是告诉你们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活动。其实我觉得更像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我喜欢微观理论远胜其他分支,有人帮我理解是,数学好的容易陷入微观的数学游戏。可是我也不喜欢宏观,虽然宏观的分数可以很好看。我后面觉得,我还是喜欢分析人与人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微观个体的互动模式。这是一种处于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角度、其乐无穷的一件事情。可以每天被新的理解和想法所启蒙,然后对比下世界的繁杂无序和分析的条理清楚,瞬间感慨醍醐灌顶无非如此。

固然,相比于学术界纯粹的研究,业界的很多事情没有那么高的道德制高点。只是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搞学术尤其是纯理论研究就要和清贫联系起来...尤其是见不得媒体上总是宣传“某某科学家多年潜心研究,默默无闻,不为世俗功利所动,最后研究出来了惊人的成果”(最近的例子就是张益唐)。人难道不是应该毫无果腹之忧才可专心享受研究么?思考本身就是一件高度消耗能量的事情,如果思考的同时还要考虑那么多“世俗”的事情,那真的可以专注于思考本身吗?我一直觉得凡事不能违反人的动物本性,而至于为什么从事学术研究的金钱报酬不高(相对于相似的人群在业界得到的报酬),则是一个社会责任的问题了。一个社会应该投资于那些带领他们前进的人。其实也有两条路,要么投胎比较好,靠家里活得很舒服。要么嫁娶比较好,靠另一半就行了...

不过这也是一个理想状态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思考”本身的乐趣,我也一直不理解那些在竞争中感到快乐的人。需要用成绩来证明什么呢?当一个谈及自己最喜欢的研究,看到一个内向不善言语的人滔滔不绝的叙述他的研究乐趣所在,这种眼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的时刻,足以胜过大多数觥筹交错的庆典。

所以大概,纯粹的研究者还是孤独的吧。孤独的体验着自己的快乐,那些不容易跟他人分享的快乐。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捡到的诗集

虽然最近一直在三藩活动,但是还是有一些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的地方。比如今天终于找到时间和理由来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City Lights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听名字就是一个很有感觉的地方,城市光线城市之光。以前留意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这里,就大概估计这会是一个类似于诚品那样的书店,可以坐下来慢慢喝茶看书的。结果,我又以东方思维来推测西方生活了。这就是一个书店,一个纯粹的书店,一个不卖任何饮料的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然后随处可见的标示提醒着浮躁如我的都市人:坐下来,看本书(have a seat + read a book)。于是果断收起手机,随手翻起一本书,寻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大概是也没想读一本很厚的诗集,于是随手选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本也没想读完,却没想到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然后竟然就坐在那里翻完了,伴随着心中感慨万千。严格地说,虽然这本书被放在poetry那边,但更像是文化记录的缩影,只是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录罢了。

IMG_3316

这本书的名字是,I am the Beggar of the World, Landays from contemporary Afghanistan. landay大概相当于歌谣,并不一定是用文字(暂不论语言)记录在纸上,而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和电子记录(这里还要多谢智能手机的发明,很多语音资料得以被很方便的记录下来)。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书店的定位,粗粗扫了一眼大致以文学书籍为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出版的。直接的感慨就是美国的文化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允许人们出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句题外话,原来只是感慨有墙的存在所以大家翻墙查阅电子资料不方便,上周一个朋友说其实在国内做人文研究也很苦,因为很多国外出版的书籍都买不到、甚至连图书馆里面也很难借到。这样想想,貌似像我这样随便走进书店然后偶遇一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样的隔阂,到底会造福谁。我们甘愿沉浸于禁锢的思想和快餐娱乐吗?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读书很杂,思维活跃,功利学习和沉淀

实在是找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只能简单的罗列一下这些关键词。

最近读了很多书,也听了很多讲座,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多多少少的影响、思考和启发。我属于读书很杂的人,各类的书多多少少都有所涉及,网络上各种信息大都略知一些,长期坚持阅读的杂志如《大众软件》和《天文爱好者》、《故事大王》等等都给了我有益的信息和启示。然后最近开始专心的阅读一些经济学专著,前面说过豆瓣上列出了长长的阅读书单。不断的受着各种思潮的影响,潜移默化。当然,还有得益于最近连续的讲座(我已经连续听了三场不同类型却都受益良多的讲座了),我的思维开始进入一个异常活跃的时期——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新的想法,尤其是走在路上得以稍作思考的时候。

舍友常常问我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学习,我可以简单的用GPA搪塞过去,以显得正常一点功利一点。但是从我自身来说,学习还是一种非功利性质的,当我在学习的时候我不会计较得到多少——虽然最初可能制定的计划是为了完成什么。这大概得益于我上半年期末的时候对于经济史的复习过程,原本我认为很枯燥的课程当面对考试压力不得不细细看的时候,却不禁沉浸其中,体会到了各种乐趣,这也是最后结果颇让人满意的缘故。

想想近两个月,从《卖橘者言》开始,一直到现在感兴趣的《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拉丰的著作。不断的阅读的经济学书籍和因为中级微观作业不得不仔细研读微观经济学书籍的过程,让我真的受益匪浅。虽然一直很自信自己的自学能力,但是面对经济学开始的时候觉得很困难,因为很多东西不知道怎么去接受,只能被动的记忆在脑子里,只是灌输。但是现在稍微好一些了,至少可以活跃的思考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学习知识了。这也许是一种非功利的学习,纯粹的学习带来的美妙感觉吧。

最后想说说虽然思维很活跃,接受的信息也格外的多,但是我还是觉得需要时间来好好的沉淀一下,把这些思维从理解到融合,最后完全的变为自己的。这不仅仅是学习到了多少纯粹的知识和方法的问题,而是思想。Idea,这是一个人之所以有异于其他人的地方。现在读这么多书,只是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他更为坚固和稳定一些。感觉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百家争鸣,所以要找到自己的坚持,就必须一一的领悟,然后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我相信结果应该还是可以让人满意的。